张长寿(1929年5月-2020年1月30日),男,
汉族,上海人,无党派。1945年在上海圣约翰中学读
高中。1948年考入
圣约翰大学,开始学数学,后改为学历史。大学三年级时转到北京的
燕京大学,改学中国近现代史。1952年燕京大学毕业,大学学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被聘为德国考古学研究院通讯院士。1991 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56年7月调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长期从事田野发掘和
商周考古研究。
张长寿一直从事田野考古工作,并先后在
河北省、
河南省、
陕西省、
山东省、
山西省、
云南省、
黑龙江省等地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此外,他还参加和主持了以陕西长安丰镐遗址为中心的
西周考古工作长达30年,在西周文化的分期断代、西周井叔家族墓的发掘、先周时期墓葬的确认等方面做出了贡献。他从事商周青铜器的考古学研究,并对
商朝时期的青铜容器从器形、纹饰、组合等方面综合进行分期研究。此外,他还对
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兽面纹和鸟纹进行型式分析,探索它们的演变过程和年代的关系,并收集某些有族徽铭记的传世青铜器联系考古发现,探讨它们的特征、年代和族属,为同类研究开创了新的途径。他在商周玉器、商周车制和其他考古学文化研究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绩。
张长寿与王世民、陈公柔共同完成的《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获得第二届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
张长寿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也是商周考古的奠基人之一,他学识渊博,学风以严谨著称,广受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外同代学者尊重,以及后辈学者的崇敬。张长寿长期担任考古研究所商周研究室主任(后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并兼任丰镐考古队队长,对该所商周考古特别是西周考古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在研究上,张长寿始终坚持立足田野考古,以研究田野发掘所得考古现象为主,并广及青铜器、玉器的精深研究和古代历史的探索,有许多重要建树。他一生劳作不断,笔耕不休,著述丰富,以60多岁的年龄仍在中、美合作项目的商丘考古工地主持发掘,并以88岁的高龄,字斟句酌,完成了《豫东考古报告》的编辑工作,甚是让人敬佩。(中国考古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