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和苍蝇
鲁迅所作杂文
《战士和苍蝇》是鲁迅于1925年写的一篇杂文,发表于《京报》附刊《民众文艺周刊》。文章以“苍蝇”这个丑恶的形象作比喻,揭露当时军阀统治者卑鄙的本质。通过苍蝇对于战士的嗡嗡营营,将伟大与渺小、崇高与恬卑、高尚与卑鄙对照起来,得出苍蝇根本不可与战士相比拟的明确结论。全文短小精悍,比喻确切,对比鲜明,语言有力,论述自然,哲理深刻。该文阐明了“有缺点、创伤并不影响战士”的唯物主义观点,强调战士的伟大和不可替代性。
作品原文
战士和苍蝇
Schopenhauer说过这样的话: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
正因为近则愈小,而且愈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他就和我们一样,不是神道,不是妖怪,不是异兽。他仍然是人,不过如此。但也惟其如此,所以他是伟大的人。
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安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
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去罢,苍蝇们!虽然生着翅子,还能营营,总不会超过战士的。你们这些虫豸们!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Schopenhauer: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德国利奥六世,唯意志论者。文中引述的话,出自他的《比喻·隐喻和寓言》一文。
2.嘬(zuō):吸允。
3.营营:象声词,苍蝇的声音。
4.虫豸(zhì):虫子的统称。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作者鲁迅在1925年4月3日发表的《这是这么一个意思》中说明:“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这篇文章以战士和苍蝇分别比况为国奋斗乃至以身殉国的革命者和攻讥他们的军阀,并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革命者的深情赞颂与对军阀的极端鄙夷之情。
此文以生动的比喻,揭露了攻击、污蔑孙中山和民国初期革命先烈的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奴才们的卑鄙、渺小的本质,说明他们的诽谤损害不了民主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同时,也揭示了一个真理:民主革命战士和反革命小丑这两者是无法比拟的。前者可能存在着一些缺点、错误,但这无损于他革命者的本质;后者无论如何“完美”,也终究改变不了他们腐朽卑鄙的本质。文章借用德国利奥六世阿图尔·叔本华的一段话作引子,说明伟大的人物有一些缺点错误是并不奇怪的,因为他们并不是什么神怪、异类。作者鲁迅反对把伟大的人物神化为“天才”、“先知”或“超人”,认为他们是生长在民众之中的,是广大人民的一员,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缺点、错误,这无损于他们的伟大。阐明这一点后,作者鲁迅接着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那些攻击已死的民主革命战士的封建军阀的丑态和本质。这些封建军阀们利用革命者身上的某些缺点、错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妄图达到抹杀战士的光辉,丑化民主革命的目的。这正如苍蝇们当战士战死了的时候,“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一样,这是由他们本身的腐朽、卑鄙的本质所决定的。他们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得意洋洋,自以为“英雄”,唯心主义地抬高自己、表现自己,营私利己。但是他们肮脏、丑恶的本质是尽人皆知的,对于他们,根本谈不上缺点、错误的问题。因此,作者鲁迅讽刺地写道:“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接着,便一针见血地指出:“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最后,作者鲁迅以战士挥去苍蝇的姿态,以对他们的大声呵斥来结束全文,表示了对他们的极端轻蔑。
艺术特色
贬弊常取类型作者并不直接驳斥种种谎言,而是高屋建瓴,抓住对方封建军阀的本性,巧妙地运用贴切、形象的比喻,创造了“苍蝇”的形象,苍蝇的自然属性转化为社会属性,人格化,使封建军阀的丑恶、卑劣、可恶、可憎的“人相”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活灵活现,成为人类中“苍蝇”的标本,准确地勾勒出封建军阀们丑恶嘴脸。
诗与政论相结合,情、理、趣融为一体作者鲁迅有感而发,充满着对民主革命战士和封建军阀的浓烈的爱僧感情,形成一种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在爱憎感情中熔铸着政治、社会真理和人生哲理,全文提出的两个哲理,超出历史的约束,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和说服力。文中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采用嘻笑怒骂的方式,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揭示了一个重要的规律,提供了认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划清民主革命和封建军阀、成绩和缺点的经验。
这篇杂文,短小精悍,尖锐泼辣,鞭笞入里,锋利切实,触及时弊,字字见血。以《战士与苍蝇》作为标题,新颖,奇特,醒目,具有悬念的作用,也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在艺术上,主要是运用了比拟、对比、引语、反语、讽刺等艺术手法,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绍兴市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参考资料
战士和苍蝇.www.chinawriter.com.cn.2016-07-1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