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
消极悲观的网络文化
“丧文化”是青年群体在新浪微博、微信等络社交圈中,通过语言、文字或影视动画等方式 ,营造出的一种消极、颓废、自我否定、自我嘲讽的文化形式。“丧文化”具体表现为年群体中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代表有“悲伤蛙”“葛优躺”等表情包。
”丧文化“的流行,折射出青年群体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真实生存样貌 和复杂社会心态。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其生成除了受到外来流行亚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与传播媒介营销造势、青年精神世界复杂变化等也息息相关。
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正式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100条和《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其中包括禁止宣传丧文化等内容。2022年1月,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市政协教育界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关于减轻网络“丧文化”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提案,作为2021年度优秀提案受到表彰。
定义
“丧文化”是指青年群体在新浪微博、微信等络社交圈中,通过语言、文字或影视动画等方式所表现出的一种颓废、绝望和悲观的网络文化,具体表现为年群体中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其实这是一种“消极”“颓废”“动机降低”,即部分青年面对压力时的一种以戏谑式自嘲来化解压力排遣情绪的方式。
词源
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嬉皮士运动、70年代在英国诞生的朋克音乐,以及日本的“宅文化”等,都与中原地区当下的“丧文化”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诞生于本土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时代。反观中国当下,也正处于改革攻坚、矛盾凸显的关键转型期。相比嬉皮士运动和朋克音乐反抗主流文化时的激进,“丧文化”以更温和的形式表达了一种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无可奈何不如凑合”的戏谑心态。而这股风潮也伴随着一些典型性文化标识的流行。
发展沿革
“丧文化”最早出现在欧洲,然后是美国,之后进入日本盛而不衰,近几年又演化为“佛系”等出现在其他国家。其中,日本“丧文化”,很有代表性。“丧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存在孕育它的社会基础。青年人的问题往往不仅是青年人本身的问题,而是某种社会问题在青年群体中的集中体现。20世纪尤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受经济市场化与社会全球化影响,中国社会转型速度进一步加快,阶层上升通道煎发狭窄并呈现逐渐关闭趋势,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脑力工作者”煎加贫困化、草根化,且社会阶层板结的趋势因为过多的“不可抗力”而无法扭转,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为价值导向的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由此引发物质焦虑和价值观的迷失。缺乏合理有效的疏解和引导,青年人转身走向接受“丧文化”等主流文化的背面。
“丧文化”的崛起,与“宅文化”“ACG文化”的兴起一样,背后都有外来文化输入的因素。“丧文化”的最初缘起就与日本文化有密切关系,“丧文化”的前身,其实就是曾经蔚为壮观的“小确幸”,而“小确幸”就来源于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创作。网络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带动全球文化交相融合,开放的网络环境带来了鱼龙混杂的外来文化,青年由于对网络的熟练掌握,较为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并将其与本土青年亚文化交融,进行本土化的二次创作,这为“丧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提供了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土壤。
“丧文化”在中国刚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不少追捧者,其实都是抱着一种娱乐调侃的心态。对年轻人而言,在生活中遭遇一些压力与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遇挫之后的愤懑不满,和看似时髦的“丧文化”遇到一起,自然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让其在短时间里流行开来。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和社会交际有了更为有利的工具和途径。相较于之前的线下沟通交流,网络为青年交流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并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青年群体共同交流,逐步发展出以共同文化背景和兴趣爱好为分区特征的垂直社交网络,具有共同颓丧心态的青年网民借此实现了网络聚集,完成了“丧文化”产生、加工、传播的整个过程。
2016年,拍自上世纪90年代情景剧的“葛优瘫”以其的半躺无力肢体形象重新引发关注,成为许多网友特别是青年网友戏仿的对象。随着“葛优瘫”成为热搜词、走入表情包,一场带着忧伤与自嘲的狂欢渐渐获得了网络亚文化的鲜活形貌,“丧文化”开始进入更多年龄段人群的视野。在文化与娱乐领域,除了与“表情包”文化结合达到复合性的传播效果,影视作品中“丧文化”的展现也进一步加深了其影响。《马男波杰克》《海边的曼彻斯特》《不求上进的玉子》《四重奏》等影视作品,以“丧”的基调描基某种生活样貌和人生状态,引起网民主要是青年群体的关注和热议。结合社交网络、影视作品、线下营销的受众定位和使用群体来看,青年网民群体受“丧文化”影响范围最广,程度最深。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丧文化”的影响范围与中原地区主流文化相比,依然处于个十分局限的范围之中。此外,真正助推“丧文化”成为流行文化的是商业营销因素的介入,“丧文化”表情包和“丧茶”等“丧文化”周边现实产品的产生,便是利用了“年轻人对于鸡汤文化的反感,他们喜欢“丧文化”产品是对自己真实生活的一种自嘲,也进一步推动了“丧文化”在其他领域的扩展,而网络红人为追求热度而不断进行的关于“丧文化”的内容创作,则是不断将“丧文化”推向公众视野的重要原因。
代表示例
“废柴”“葛优躺”等内容一般是“丧文化”常见的代表例子。
葛优瘫/葛优躺
“葛优瘫”出自于1993年的情景喜剧我爱我家》。葛优在其中扮演一个混吃混喝的“二混子”,“葛优瘫”出现的这集讲的就是葛优饰演的季春生在贾家蹭吃蹭喝的故事。2016年7月,“葛优瘫”剧照火遍网络,转发这些图片的用户大多是90后。青年群体把葛优瘫倒的模样比作是自己颓废的状态,并把这样一种颓废状态娱乐化、自嘲化。
马男波杰克
马男波杰克是同名动画片中一匹拟人化的中年过气明星马。该剧讲述了波杰克应对个人危机的故事,风格以幽默为主,但兼有许多黑暗、抑郁的场景。主角波杰克抑郁颓废,对生活的无力感极为坦率。
青蛙Pepe/悲伤蛙
青蛙Pepe是美国设计师Matt Furie创作的漫画《Boy’s Club》的主角。该漫画讲述了Pepe和朋友成天瞎闹的故事。“悲伤蛙”一开始并不悲伤,然而,2009年1月,外网网友把Pepe微笑的嘴反转了。从此,Pepe与“丧”联系起来,常被用来表达失望、悲伤、受挫等心情。
相关评价
社会评价
“丧文化”的流行从根本上就反映了当代青年在批判性思维和鉴别能力上的不足。当代青年在面对包括“丧文化”在内的各种亚文化侵袭时,会丧失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容易盲目跟风,陷入“流行即正确”的认识误区,从而被其中的的不利因素所影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邓磊评)
“丧文化”是年轻人降低了自己对即将发生事情的期待增加了自我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同时也是年轻人从众心理的表现,可以加强彼此的共同认同感,也是一种能化解压力和焦虑的搞笑方式。而且年轻人通过给自己贴“丧文化”标签的方式,来增加自我认同感。(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博士田林评)
研究评价
“丧文化”并不是完全负面的,一方面来说“丧文化”是青年人宣泄自己压力的一种方式,大多数青年人虽然在网络世界或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丧语录和丧系表情包,但在实际生活中依旧坚持着不断努力。另一方面有一部分青年人被“丧文化”影响,在生活中放弃努力认为一切都没有意义,甚至早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因此,青年人自我意识尚未成熟的特殊性要求在思想上要有领导,需要各方面的帮助来正确对待“丧文化”。“丧文化”是社会现实的产物,对于“丧文化”所带来的影响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既不能否定其帮助青年人宣泄负面情绪的能力,也不能过分夸大“丧文化”的积极意义而忽略了它所存在的问题。对待“丧文化”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的、联系的去思考它形成的原因、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不能闻“丧”色变将“丧文化”看作是一种带来危害的东西,“丧文化”并不可怕如何对待“丧文化”才是值得注意的。“丧文化”成为流行文化并不意味着青年人失去了奋斗的动力,青年人虽然用丧文化语录进行自嘲,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内心的斗志,“丧文化”对于大多数青年人来说更像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只要将其进行引导便能避免其消极影响。(毛玉婷《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丧文化”》评)
相关影响
”丧文化“的流行,折射出青年群体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真实生存样貌和复杂社会心态。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它不是主流文化突然变异的产物,其生成除了受到外来流行亚文化潜移默化的浸润,与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传播媒介营销造势、青年精神世界复杂变化也息息相关。
部分青少年受到“丧文化”的消极暗示较大,将这种消极的态度从偶尔的网络倾诉行为逐渐变为生活常态,从而影响到了青少年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状态。
“丧文化”的消极话语在青年人的相互比拼、相互调侃中,也影响着每一个人。长期在这样的话语里生活浸润,不免沾染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对待生活、他人的态度,对于青年人成长、社群和谐都有很大危害。
相关规定
2019年1月9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正式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100条和《网络短视频平台管理规范》。其中包括禁止宣传丧文化等内容。
2022年1月,在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市政协教育界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关于减轻网络“丧文化”对青少年消极影响的提案,作为2021年度优秀提案受到表彰。谈到这个提案,程凯表示这是孩子们的“主动发现”。
相关事件
在日本,以“丧文化”为基调的影视作品折射着社会思潮,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现实。多年来,日本一直有“自杀大国”的称呼。在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日本自杀率11年以来首次出现上升,达到21081人,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死亡率不相上下。“很丧”“躺平了”“不想再努力了”,这类颓废的词汇时常出现在日本的社交媒体上。颓废文化所衍生出的文字、视频和表情包,更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流行。日本社会学家大前研一认为,这种现象只是“低欲望社会”的一部分,并表示如果长期持续未能被及时调整缓解,将会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目录
概述
定义
词源
发展沿革
代表示例
葛优瘫/葛优躺
马男波杰克
青蛙Pepe/悲伤蛙
相关评价
社会评价
研究评价
相关影响
相关规定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