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笛"顾名思义,是因乐器本身的形状象形于"丁"字而得名。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5年12月31日授权公告专利号ZL200520006694.6.丁笛经国家文化部指定的专业测量机构一一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视听技术实验室的频谱测量,系统总体误差不超过0.5%,与十二平均律相比,最大误差范围均在10音分以内。我国
声学博士
韩宝强先生在检测报告中认定,丁笛在"音准、音色、音量上均能满足专业演奏的音响水平".可以说,丁笛是竹笛母系中的又一新支,它在民族吹奏乐器的宝库里有望占有一席之地.
产品简介
丁笛于2005年12月31日获得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0520006694.6),被誉为“中国民族
器乐改革绽放的奇葩”,载入《
中华乐器大典》。并在2010年荣获到中国民族器乐制作大赛金奖,2012年荣获北京第五届发明创新大赛金奖等。2011年4月28日,由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和
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联合主办的丁笛研讨会也在北京隆重举行。丁笛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三项专利,获得国家级认证有八项,
中国中央电视台、
北京卫视、人民日报都曾多次报道。
产品由来
在2013年举行的北京科技活动周科普展上,一种全新的小型民族乐器丁笛,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丁笛因其形似于“丁”字而得名,与传统笛子一根管不同,丁笛由
横笛管和竖吹嘴两部分衔接组成。最大低音大丁笛,管长1050毫米,管径52毫米。超高音小丁笛,管长只有42毫米,管径4毫米。
“前后整整12年,太难了!”说起创造丁笛的过程,路文明、路文汗兄弟俩有道不尽的艰辛。
一支笛子要上千次地钻孔,不行就再来
1998年,吹奏了30多年竹笛的兄弟俩在吹一种
口笛时发现,有些高音或低音难以吹响,音调也不稳定,有时音准难以把握。对竹笛颇有研究的兄弟俩萌发了发明一种新型笛子的念头。
想法一出,兄弟俩立刻前往江浙一带盛产竹子的地方寻找材料。好在传统竹笛制作成熟,他们只花了半个月就在
江苏省的竹林里找到了合适的材质
孟宗竹。
材料买来,接下来就需要一根一根打孔试验,看哪根竹子适合做丁笛。
“孔的精确度要求太高了!”路文汗感叹道,“一根竹子上钻好多孔,费了上百根的竹子才能定好一个音。一个音不准,另一个也跟着不准。”
不仅如此,由于竹子的筒内结构复杂,粗细不均,孔的大小得随机调整。孔的大小、孔间距需要一根根试验。
除了
横笛管,丁笛的竖吹嘴也是发音的关键部位。竖吹嘴上出气孔的大小和角度决定了高音和低音的音域,也需要成百上千次试验才能确定。路文明说:“一支笛子要上千次地钻孔,不行就再来。有时候就用蜡封补一下,然后再试。”
家人反对、邻居投诉、同事抱怨,都没有动摇兄弟俩的决心
刚开始,兄弟俩在自己家里试验,打一个孔就试着吹一下,测量音准和音调。然而,吹出来的声音往往都不成调。整日试验整日吹,遭到了邻居们的“上门投诉”。为了不影响家人和邻居,兄弟二人只好挪到办公室里去试验,时间一长,办公室的人也受不了,于是他们只好又租了一间偏远的屋子,钻到里头潜心研究。
“家人反对,投入这么大,也没什么效果。”路文明说,“一心制笛跟外界接触很少,有时候都觉得有点自闭了。”
12年的反复试验让兄弟俩倾尽所有,但他们仍一门心思扑在研究上。一次偶然的机会,路文明在某本书中读到笛子界的泰山北斗
赵松庭老先生说过的话,同管双笛是世界尖端的乐器,古今中外的管乐器中都找不到这种形制的乐器。
“我们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兄弟俩铆足了劲。
丁笛最大的亮点不仅在于专业性,还在于容易普及
2010年,中国民族器乐协会和
齐齐哈尔大学联合在北京召开丁笛研讨会,经
中国艺术研究院对丁笛的音色、音准、音量进行测验,专家对丁笛给予充分的肯定,认定这一新型民族乐器可以全面推广。
“丁笛最大的亮点不仅在于它的专业性,还有它的普及性。与传统竹笛相比,丁笛好吹又好学,一吹就响。而传统竹笛需要训练一两个月才能吹响。”路文汗说,刚开始他还担心这一新鲜事物能否被人们接受,而现在他头疼的是如何满足人们源源不断的需求。
竹材料制作的丁笛是手工制作,生产一支丁笛大概需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而要想大批量生产丁笛必须要找到一种替代材料,既能不改变丁笛的音质音色又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后来,经塑料生产商推荐,一种
台湾省生产的无毒无味的ABS塑料完全适用,这种塑料跟婴儿使用的奶瓶材质相同,对人体无毒无害。
如今,他们只需将设计好的丁笛模具交给ABS塑料生产企业,30秒钟就可以生产一支完整的小丁笛。
更让兄弟俩感到高兴的是,丁笛已纳入
齐齐哈尔大学公选课程,
齐齐哈尔市的小学课堂也已开展了丁笛的教学工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