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种茶
盛产于中国台湾北部的名茶
包种茶,盛产于台湾省北部,与冻顶乌龙茶并称为台湾两大名茶。由福建 泉州府安溪县人王义程氏所创制,仿岩茶的制法制造安溪茶,茶叶四两包成长方形之四方包,以防茶香外溢,包外盖上茶名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包种茶外观似条索状,色泽翠绿,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乙二醇滑润带活性。具有香、浓、醇、韵、美的特色。素有“露凝香”、“雾凝春”的美誉。
历史发展
名称由来
据日人井上房邦氏之调查报告指出,包种茶是在距今150余年前由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人王义程氏所创制,仿武夷岩茶的制法制造安溪茶,并由他倡导及传授制法,当这种茶叶制成后,用方形福建毛边纸两张内外相衬,放茶四两包成长方形的四方色,放在炉中干燥,再选出其中品质最好的一种,出售时;也用方纸二张内外相衬包成放入茶叶四两包成长方形之四方包(每包四台两)或扁形四方包(每包半两),包外盖上茶名及行号印章,称之为包种,然后运往福州市加入香花(有茉莉花、玉兰、米仔兰等)出售,或经由厦门直接运销南洋,这就是包种茶制造的开始,也是包种茶名称的由来。
发展历程
台湾省从事包种茶的制造,据考许多文献所载均说系始自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盖以当时台湾之乌龙茶,遭受世界茶业不景气影响,再加以台北市当时专制乌龙茶出口之五家洋行,认为台湾茶价昂贵,无利可图,乃一致中止收购,致使乌龙茶有行无市,陷于惨境。其后乌龙茶市况,日见衰退,大有“无人问津”一脉不振之势。此对台湾茶业之发展,显有莫大之打击。亦即清代台湾乌龙茶遭受厄运时期。当时台北一般茶商,鉴于乌龙茶之市况,自五家洋行中止收购以后,景气日衰,迫不得已,即将台北一带滞销之乌龙茶,大部份装运福州市,悉数改制包种”茶,当时在福州通称为“花香茶」。此固为台湾省乌龙茶改制包种茶之由来,亦实为台湾从事制造包种茶之先声。
光绪七年(1881),有福建省省泉州府同安区茶商吴福源氏(许多文献称为吴福老),因感到在福建改制包种茶获利不多,他为图厚利起见,遂带同技术工作人员渡台,在台北市设源隆号专事制造包种茶;同时还有同府安溪县商人工安定及张古魁两人合伙组设建成号,亦经营包种茶。开始将茶经由台北之淡水运往其为集散地的厦门市,再由厦门输往重要消费地的南洋诸岛。自是之后,一般茶户相仿制造,包种茶制造产量乃逐渐增加。到了光绪十一(公元1885)年,福建省安溪县地方,又有王水锦魏静二氏相继来台,在台北七星区南港大坑地方,悉心从事台茶研究,不论栽培或制造方法,加以研讨改进。一面提高产制技术,一面将其研究心得传教同业。特别将他们对包种茶之制造具有超越之技术,多方传授,并全力鼓励同业学习,遂使包种茶制造技术日见改进;到了日本占据台湾省,日本政府为改进台茶,亦选择该地为包种茶产制研究中心,因此各茶区笃志农家遣送其子弟前往受其传教者甚多。
自1920年起,每年春秋二次,招集全省茶业界子弟,举行包种茶讲习会,由王魏二氏担任教师,热心教导。此时新北市农会及新竹县农会亦相继在该地方举行包种茶讲习会,分春秋二期,召集有关人员前往参加。这项工作,继续了十几年,是以本省茶业者,当时受教于王魏两氏者颇众。二氏对台湾包种茶产制技术之改进与贡献,其功甚伟。包种茶产区最早发达者,系台北县七星区(现阳明山管理局辖地),文山区次之。以制茶品质而论,则以文山区所产最优、海山、七星、基隆市、新庄、淡水等地所产顺序渐次。至新竹市方面(包括桃园市,新竹二县)包种茶之发展,初期产区由台北市扩展桃园中等地。祇是当时产包种茶数量无多。其后经十余年之推广,由于制造包种茶有利可图,农家对此发生兴趣,纷纷栽培制造,于是茶区遂扩展至大溪、新竹、竹东、竹南镇苗栗县各区;在这一带茶区,所产包种茶品质推竹东区为第一,而以竹南、新竹、苗栗、大溪、桃园、中坜区、依序次之。
民国十九(公元1930)年前后,全省各产茶区域,皆能制造包种茶,产量逐年增加,输出数量且可凌驾乌龙茶之上。因此期中,日本占领我国东北数省,包种茶之市场除南洋一带外,有东北广大市场,是以产量输出遂年增多。本省光复后,乌龙茶大有“寿终正寝”之势,而此台湾省第二种特色茶---包种茶,仍然可以稳扎稳打保持原有的大部份市场,虽然每年输出量比不上全盛时间那样的钜额,但亦没有像乌龙茶那般的惨淡,至少每年尚可以维持一百万公斤以上的输出量。而且包种茶每年在本省的消费量比其它茶种的数字亦较钜大。因为本省居民多数喜饮包种茶。是以包种茶在本省光复后没有像红茶或绿茶的一时走红,确实它是固步自封在走它原有的道路,虽不兴旺,却也不是到了惨败地步。
自然地理
产地分布
台湾省所生产的包种茶以台北文山地区所产制的品质最优、香气最佳,所以习惯上称之为“文山包种茶”。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区包括台北市文山、南港,新北市新店、坪林、石、深坑、汐止等茶区。约有2300多公顷,
生长环境
茶园分布于海拔400公尺以上的山区,环境特殊,尤以坪林地区山明水秀,气候终年温润凉爽,雪雾弥漫,土壤肥沃。
品质特征
水色蜜绿鲜艳带黄金,香气清香幽雅似花香,滋味乙二醇滑润带活性,包种茶最注重香气,香气越浓郁质量越高级。包种茶茶叶外观为条索状,色泽翠绿。
加工工序
采摘标准
台湾包种茶的采摘分为春夏秋冬四季,3月中旬~5月上旬为春茶,5月下旬~8月中旬为夏茶,8月中旬~10月下旬为秋茶,10月下旬~11月中旬为冬茶,其中以春茶、秋茶及早期冬茶品质较佳。鲜叶采摘标准为与新梢顶芽开面采二、三叶。不同品种、不同时间采的鲜叶,应分开制作。
制作工艺
台湾包种茶的初制工艺依次分为日光(或室内加温)萎凋、室内萎凋(静置与搅拌)、炒青、揉捻、初干、焙干等工序。
包种茶初制工艺要点如下:
(1)日光萎凋或加温萎凋:视天气而定。鲜叶要薄摊,每平方米摊 1公斤左右。日晒温度以 30~35℃为宜,过高时可用纱绸遮荫,历时一般为 10~20分钟,中间轻翻 2~3次。室内加温萎凋用萎凋槽,摊叶厚度 5~10厘米,热风温度 35~38℃,风速 40~80米C分钟,中间轻翻 2~3次。鲜叶经日光萎凋失水 4~9%。
(2)做青:室内萎凋包括静置与搅拌,即做青工艺,传统方法采取碰青(做手)与摊置相结合。经日光萎凋的鲜叶移至室内,先摊置 2小时左右,再进行做青。做青次数一般为 3~5次,每次历时 1~12分钟,依次由短到长。每次做青后即予摊置,每次历时 60~90分钟,依次由长到短。
(3)炒青:锅温 160~180℃,炒至手握叶子柔软,芳香显现,减重 35~40%。
(4)揉捻:炒青叶即置揉捻机中揉 6~7分钟后,再重压揉 3~4分钟。
(5)烘焙:揉捻叶取出解块后随即进行初干,温度 87~98℃,第二次焙干温度75~85℃。
选购标准
包种茶的品质因制作时间、鲜叶品质、制作工艺等的不同,质量等次千差万别,那么如何选购上等包种茶?
首先是望:即观其外形。将干茶捧在手上对着光线检视,看茶叶颜色是否鲜活。
其次是闻:即闻其味。手捧包种干茶,埋头贴紧茶叶,吸三口气,如果香气持续甚至愈来愈强,便是好茶,较次者则香气不足,而有青气或杂味者则为劣品。
再次是摸:即看茶叶手感如何。球型茶叶手握柔软则是干燥不足,好茶拿在手上抖动要觉得有分量,太轻者滋味淡薄,太重者易苦涩;条型茶叶,如叶尖有刺手感,则是茶青太嫩或退青不足造成"积水"的现象,喝起来易苦涩。
最后是沏:即开汤冲泡。这也是试茶最要紧的步骤。茶商们试茶通常抓一大把包种茶叶,将茶壶塞满,其实试茶只要一只瓷杯,5克茶叶,冲150毫升的开水静置5分钟。然后取一只小汤匙,拨开茶叶看汤色如何。如果浑浊,就是炒青不足;如果淡薄,则是嫩采和发酵不足;如果叶片焦黄碎裂,则是炒得过火。
好的茶汤,颜色明亮浓稠,依品种及制法不同,由淡黄、蜜黄到金黄。把汤匙拿起来闻,注意不要有草青味,草青味是包种茶制茶不够严谨所造成的,有草青味的茶,一旦增大投茶量,再稍加久浸,必然滋味苦涩,汤色变深。另外,好茶即使茶汤冷却,香气依然存在。选购包种茶的基本原则是少投叶、多冲水、长浸泡。这样茶叶的优缺点就会充分呈现,一览无余。
茶叶文化
制茶比赛
包种茶原是福建省制茶的特殊技巧,茶叶采摘下来后就在该地焙制成团茶,进贡京师。因宋代皇帝皆嗜饮茶,宋徽宗更是品茶高手,因此对茶的品质要求甚高亦带动了制茶技术的竞争,闽浙一带每年举办茶叶比赛,最盛时有二十二省六百余县参加,选出与赛中上 好品种二十余种,其中以武夷茶的香气、滋味最佳。所谓包种茶是岩茶的制造方法之一。
文化影响
包种茶不仅开创了台湾茶的制茶史,更是创造出了山城小镇坪林的流金岁月。坪林位于新北市的东南,重山环绕,林木茂盛,山林中有一方平地,蜿蜒而过的是清澈见底的北势溪,沿溪两岸是苍翠的茶园。溪水如同两条绿带怀抱坪林。茶是坪林人的重要经济命脉,全乡90%以上的人从事茶业和与茶相关的产业。吴德亮先生称赞这里是“条条道路通茶园”。坪林的老街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茶贩行业。作为北台湾省最为盛名的茶乡,传承的不仅是清香独具闻名于世的包种茶,而且是承载着台湾茶业文化与历史的特殊意义。
坪林乡的茶艺也是久负盛名的,民间的品茶斗茶,成了当地茶人闲暇之余的休闲活动。建于1997年的坪林茶业博物馆,主建筑是一座闽南茶乡安溪县风格的四合院,博物馆后山是坪林乡生态观光园。
参考资料
包种茶史.中国茶网.2015-06-03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名称由来
发展历程
自然地理
产地分布
生长环境
品质特征
加工工序
采摘标准
制作工艺
选购标准
茶叶文化
制茶比赛
文化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