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蕨(学名:Thelypteris palustris (L.) Schott)是
金星蕨科、
沼泽蕨属植物。植株高35-65厘米。
植株高35-65厘米。
根状茎细长横走,黑色,光滑或顶端疏生
红棕色的卵状
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20-40厘米,粗2-2.5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为深禾秆色,有光泽,通常光滑无毛,或幼时被白色柔毛;叶片长22-28厘米,宽6-9厘米或有时稍宽,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并羽裂,基部几不变狭,二回深羽裂;羽片约20对左右,彼此接近,近对生,平展或斜展,成熟时往往略向下弯弓;基部一对略缩短,中部羽片长4-5厘米,宽1-1.2厘米,披针形,短
渐尖头,基部平截,羽裂几达羽轴;裂片长5-7毫米(基部的略较长),宽3-5毫米,圆钝头或钝尖头,能育裂片边缘常反卷而呈尖头;叶脉在裂片上羽状,侧脉4-6对,单一或分叉,伸达叶边,基部一对出自主脉基部。叶厚纸质,干后草绿色或黄绿色,两面光滑,叶轴和羽轴上面有一纵沟,下面隆起,均无毛。
孢子囊群圆形,背生于叶脉中部,位于主脉和叶缘之间;囊群盖小,圆肾形,膜质,成熟时脱落。孢子深褐色,大小为(43.7-48.5)45.8×70.2(63.5-82.5)微米,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或豆形,具单裂缝,混有三裂缝,单裂缝线形、其长度为孢子全长的2/3,外壁表面光滑,周壁透明,具不规则块状和小刺状突起。
生
草甸和芦苇中沼泽地或林下阴湿处,海拔200-800米。广泛分布于
北半球其它
温带地区。喜阴,耐寒,耐水湿,适宜疏松土壤。
与
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沿叶轴、羽轴和叶脉下面被多细胞针状长毛。
染色体2n=70。
产东北各地和
江苏省北部(
云台山)、
山东省(
艾山)。生湿草甸和沼泽地中,海拔达800米。也产东亚其它温带地区及北美。
丝状体:孢子萌发伸出
假根后,原叶体原始
细胞分裂为2个细胞,前端细胞伸长,基细胞一般不再分裂,前端的细胞进行横裂,成为2-6个细胞长的单列或又经纵裂为双列的丝状体。细胞圆筒形,壁薄,侧壁向外鼓出,与
卵果蕨不同,丝状体无分枝。
片状体:无论是单列或双列的丝状体,其顶端都能出现楔形的顶端细胞、由于它衍生的细胞,位于两侧,其中一侧的细胞先横裂、产生一条毛状体。片状体前端宽至4-6个细胞时,顶端细胞被4个细胞组成的分生组织代替,期间才出现第2条毛状体,此时已进入幼原叶体阶段,形状如掌状。
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又蕨型(Nayar \u0026 Kaur 1971),与卵果蕨不同,其毛状体在顶端
细胞初次分裂出来细胞后即产生,原叶体绿色、体较薄,原叶体宽圆形或宽圆状卵形、后端急尖成尾状、或截形、一般宽度大于长度5.5-6.1毫米×5.2-5.3毫米,有时长度大于宽度4.4毫米×5毫米,两翼宽大、宽圆形,前端上升,内侧平行或交叉,边缘无齿状分裂,具毛状体,毛状体在边缘的分布较稀疏,其顶端也复有
腺体。
毛状体:毛状体发生早、由丝状体顶端细胞向两侧衍生细胞产生。而且比较规律,与毛状体相连的边缘细胞稍突出或不突出。毛状体内含
叶绿体,边缘
细胞产生的毛状体幼时,宽三角形,长30微米,基部宽25微米,长成后长棒形、长55-60微米,直径15-20微米,近基部收益,原叶体的背腹面的毛状体长棒形,分布较少。
中脉:原叶体幼时无中脉、在产生
颈卵器时,中脉处细胞层次增加,向表面鼓出,呈圆形,此处未发现维管细胞。
假根:生长情况同
卵果蕨,幼时胞壁无色,内含叶绿体,老时淡褐色,直径30-35微米,长至1.4微米,外壁常弯曲,前端膨大或分枝。
性器官:接种后1个月产生,与一般
真蕨纲性器官发生相似,
精子器长圆形,3
细胞组成、高50-70微米,直径15-52微米,环细胞长于基细胞、且有时分裂,环细胞高25-30微米,基细胞16-25微米,盖细胞15-18微米,精子器成熟时、盖细胞一侧产生缝隙。
颈卵器颈部4层细胞高,颈高105-112微米,直径63-68微米,向后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