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西梅诺湖战役(Trasimeno,Battle of Lake)公元前217年4月,在布匿战争期间,
迦太基军队与
罗马军团在特拉西梅诺湖畔进行的一场交战。特拉西梅诺湖畔交战是利用有利地形和有利进攻时机解决战斗的一个卓越战例。
简介
特拉西梅诺湖战役 Trasimeno,Battle of Lake
公元前217年4月,在
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军队与罗马军队在特拉西梅诺湖畔进 行的一场交战。迦太基统帅
汉尼拔·卡扎菲率军约4万人大胆冒险穿越阿尔努斯河泛滥沼泽地,绕过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军团的坚固阵地,向南
意大利佯动。弗拉米尼获悉敌方进行机动后,为了阻止汉尼拔向罗马进发,在执政官塞维利乌斯的军队赶到之前开始追击。军团行进时既不侦察也不警戒。
迦太基人在
特拉西梅诺湖和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上设下埋伏。拂晓时罗马人(3.1万人)进入该通道,遭到突然袭击。浓重的晨雾对设伏十分有利。
罗马军团还没有来得及转换成战斗队形,就在
白刃战中溃退,被赶进湖中,共死亡1.5万多人,余皆被俘。汉尼拔军约损失1500人。
点评
特拉西梅诺湖畔交战是利用有利地形和有利进攻时机解决战斗的一个卓越战例。
汉尼拔抓住了弗拉米尼没有侦察和警戒这一失误,利用突然性的因素,乘罗马人变换战斗队形之际一举将其歼灭。
战役之初
公元前217年四月,
亚平宁山脉山路上的积雪期刚刚消融,汉尼拔军就全军出动了。他们既没有向东也没有向西,而是一头就钻入了亚平宁山脉,对此罗马人毫无察觉。与翻越
阿尔卑斯山脉时不同,这次
汉尼拔·卡扎菲的军队只带有少量的粮草。因为汉尼拔知道,如果自己胜利了,那就无须发愁粮草的问题。但是要是自己失败了,那么带多少粮草也无济于事。于是他的军队在进入战场时,就会再次面临生死的选择,求生的欲望就会再次发挥巨大的作用。
汉尼拔军的少量粮草和重走在队伍的先头,由精锐的
西班牙兵和非洲兵押送。队伍的中间是最近加入战列的
高卢士兵,
汉尼拔与他们的交往时浅,不大了解和相信他们的实力,担心他们在翻越重山峻岭时吃不了苦而逃回高卢。所以他将自己的精锐骑兵放在队伍的最后,由自己的弟弟玛哥率领。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高卢兵的逃跑,二是为了监督催促高卢军的行军速度,说白了就是督战队。整个行程与
阿尔卑斯山脉相比并无可描述之处,有时遇上些风风雨雨,对汉尼拔的士兵们来说应该都是小菜一碟,所以不久他们就越过了亚平宁山的最高点科林纳隘口,进入了斯多利亚地区。从那里转向东南后不久,
汉尼拔·卡扎菲就发现为什么罗马人和
高卢人都不大重视这条通道的原因了。
亚平宁山脉的冰雪在四月阳光的照耀下迅速地融化,这些涓涓细流顺山势而下,渐渐行成许多溪流,当这些溪流汇集成几条大的支流时,水量已经相当大,加上这一年的降雪远比往年大,汹涌的河水在流入阿诺河前就失去了控制。泛滥的河水在庀斯多利亚和
佛罗伦萨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烂泥地。在这片烂地上的行军十分艰难,所有的士兵都得在没胫的水中行走,不小心踏入泥潭就会浑身污泥,狼狈不堪。山上的雪水仍在不断消融,水势不但没有短期内退潮的可能,反而还有增大的倾向,所以汉尼拔一味督促全军赶路,不得拖延。经过三天四夜的连续奋斗,终于走出了洪区。没日没夜的行军使不少士兵筋疲力尽,他们无法找到一块干地休息,许多人只好相互依靠,站着打个盹。有时当一头牲口累倒了,士兵们就会挤在它们的尸体上休息。浑浊的泥水和空气使不少士兵患病,
汉尼拔自己也染上了眼疾,红肿的双眼使他难以看清道路,只好在唯一幸存的那头
战象上休息。等到他终于走出来的时候,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
汉尼拔·卡扎菲的一只眼已经接近完全
失明,成了独眼将军。
驻守在
阿雷佐城外军营里的
盖乌斯·尼波斯十分震惊,他正等着洪水退后进军卢卡,却完全没有想到汉尼拔会在洪区的东面出现,并在
佛罗伦萨城外扎下了营寨。他立刻就派出急使前往阿里密侬,向同僚塞维利阿求援,希望能合兵一处,围歼汉尼拔。
挑衅与设伏
汉尼拔和全军在佛罗伦萨外的到了足够的休息,然后汉尼拔便开始向东南前进。这不是一般的行军,而是一路烧杀劫掠,那真是彻底的三光政策。
汉尼拔·卡扎菲的目的当然不是收集粮草和财富,他在用漫山遍野升起的浓烟激怒弗拉米尼乌斯,试图诱使他出营决战。
盖乌斯·尼波斯和手下的将官们一眼就看穿了汉尼拔的企图,如果现在出营应战,以罗马的兵力,特别是骑兵兵力的严重不成比例,恐怕不是汉尼拔军的对手。此时不如坚守营寨,等塞维利阿的援军到达。所以任凭
汉尼拔如何挑衅,罗马就是不肯出营应战。
汉尼拔见挑衅无效,而塞维利阿的援军已经开始沿罗马大道南下,心中暗自着急。于是他更进一步南下,将劫掠扩大到罗马营寨的西南,还不时到营寨附近耀武扬威。弗拉米尼乌斯硬是铁石了心肠,闭眼假装没有看见,决不肯出营应战。这时,汉尼拔已经将附近的地形全部调查清楚,见
盖乌斯·尼波斯依旧没有出营的意思,便突然挥兵南下,晾下弗拉米尼乌斯不管,直奔科托那而去。
科托那城是通往罗马的交通要道,
汉尼拔·卡扎菲的行动无疑将弗拉米尼乌斯与罗马的联系切断了,而且也阻断了塞维利阿前来救援的道路,使罗马两军无法合流。弗拉米尼乌斯这下子可就坐不住了,他不能放任
汉尼拔毫无阻拦地南下,使自己的防线完全没有作用,但是又不愿与汉尼拔对阵,于是他决定尾随汉尼拔军,以等待时机。如果运气好,塞维利阿的援军赶到时,说不定会象当年夹击
高卢人那样围歼汉尼拔。
汉尼拔见
盖乌斯·尼波斯带领全军出了城,也不去理会,只是一味地向东南方向行进。几天后的傍晚,汉尼拔军抵达了特拉西梅诺湖畔,然后沿着北岸向东扬长而去。这
特拉西梅诺湖是中部
意大利最大的湖,在北岸和东岸有一条狭长的平地夹在湖水和丘陵之间,通往培鲁西亚城的道路沿着这条平地向东伸展。
汉尼拔·莱克特早就将这里的地形了解清楚,所以他是有意在傍晚才进入这个平地的。进入湖畔地区的
汉尼拔没有浪费时间,立刻就命全军分散在沿岸的丘陵上过夜,严令不得生火点灯,不得有声响。汉尼拔在这里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等待罗马自投罗网。
当
盖乌斯·尼波斯的罗马军追到这里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弗拉米尼乌斯见前面的路径狭窄,又丝毫不见任何灯火和动静,就认为汉尼拔已经走到湖东夜宿,便命令全军在丘陵地带的外面结营过夜,等待天亮。这一切都在汉尼拔的计算之中。
战争爆发
第二天拂晓,弗拉米尼乌斯担心汉尼拔会走远,迫不及待地督促全军继续上路。这时特拉西梅诺湖面和周围覆盖着一层晨雾,更加看不清周围的情况。在这个时代,罗马行军时是几乎没有任何警戒规则的,全军将士排着队伍,一窝蜂地赶路,不会对前后左右的情况做任何侦察和警戒。
盖乌斯·尼波斯也只是想当然地认为汉尼拔已经走出了湖区,象所有罗马军的行军一样,没有派出任何先兵侦察情况。
特拉西梅诺湖周围的能见度相当低,罗马军首尾不能相望。当全军都进入了湖边的狭长地带时,罗马军的前部遭到了汉尼拔军的攻击,而后面的士兵只听见前面有叫喊声,却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在大家犹豫的瞬间,从整个
队列的左侧传来了叫喊声,同时伴随着“嗖,嗖!”的空气的响声,转瞬间,无数的羽箭、石块和标枪象下雨般地落下,罗马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混乱。
盖乌斯·尼波斯搞不清到底有多少敌军,也看不见敌军的位置,不过他十分明白罗马中了埋伏,于是下令后撤。还没等他的命令传下去,后队便遭受了
汉尼拔·卡扎菲的精锐骑兵的猛烈攻击,于是,罗马军的两个联合军团完全陷入了包围之中。
汉尼拔的包围圈十分完美,这是军事史上第一次将全部军队都用于设伏的战例。在这个陷阱的底部,汉尼拔布下的是自己从
西班牙和非洲带来的精锐重装兵,他们占据着一个不高的小坡,居高临下地阻挡罗马的前进方向。在罗马军左侧的丘陵上是汉尼拔的轻装兵、投石兵、弓箭手和
高卢士兵,他们居高临下对罗马军全线进行长距离攻击。陷阱的封口,汉尼拔投入了机动性强的
努米底亚王国骑兵。
在朝阳的映照下,位于晨雾上方的汉尼拔军可以辨认出罗马军的身影,而身在大雾中的罗马军抬头望去,只见大雾将阳光乱散射成的耀眼光幕,根本无法辨认敌军的动向,
盖乌斯·尼波斯也无法组织任何有效的抵抗。没有队形,混乱万分的罗马军将士,包括执政官和将官都只能各自为战,结果不过是象无头苍蝇一般左冲右突,完全失去了作为军队的作战能力。
这根本不能算是战斗,而是名副其实的大屠杀,罗马军三面被围,一面临湖,无处藏身,情况是那样地绝望和惨烈。战斗只不过进行了短短的三个小时,罗马军就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等
太阳终于驱散了晨雾的时候,战场上尸首狼籍,一片地狱般的景象:两万五千罗马将士中一万七千阵亡,前军有六千人决死突围成功,逃到东面的一个小山上后,被
汉尼拔·卡扎菲的骑兵追及包围,全体被俘。跳水逃生而又侥幸躲过了迦太基军的枪林箭雨的袭击,狼狈地逃回罗马的不过区区千余人。执政官
盖乌斯·尼波斯单人匹马奋力拼杀,但终寡不敌众,力尽落马,被砍的粉身碎骨,尸首无存,罗马将士的血染红了湖边的水。
汉尼拔的损失只有两千,而且又是高卢士兵的损失,自己带来的精兵几乎毫发无损。
罗马的一个执政官军、相当于罗马常备兵力的一半,就这样被彻底的歼灭了。
特拉西梅诺湖
特拉西梅诺湖(Trasimeno, Lake)亦称佩鲁贾湖(Lake of Perugia),
意大利语作Lago Trasimeno,拉丁语作Trasimenus Lacus。
亚平宁半岛的最大湖泊。位于翁布里亚大区、
佩鲁贾西面16公里(10哩)。面积128平方公里(49平方哩)。水浅,最深点仅6公尺(20呎)。由一些小溪流补给,湖水经人工地下水道排入
台伯河。湖滨多沼泽,人烟稀少。
西元前217年,
汉尼拔·卡扎菲在湖北岸大胜
提图斯·弗拉米尼努斯(Gaius Flaminius)执政官率领的
罗马军团。汉尼拔的部队由非洲人、
伊比利亚半岛人和塞尔特人组成,打死约15,000罗马人,俘虏约6,000人。
汉尼拔
汉尼拔·巴卡(Hannibal Barca)(公元前247年~前183年或前182年),
北非 古国
迦太基著名军事家。生长的时代在正逢
古罗马共和国势力的崛起。少时随父亲
哈米尔卡·巴卡进军
西班牙,并在父亲面前发下一生的誓言,要终身与
罗马为敌,自小接受严格和艰苦的军事锻炼,在军事及外交活动上有卓越表现。现今仍为许多军事学家所研究之重要军事战略家之一。
弗拉米尼努斯
古罗马将领和政治家。公元前198年被选为执政官,并取得罗马驻
马其顿王国军团司令官之职。公元前197年,在塞诺西克法莱打败与之抗衡的马其顿国王
腓力五世,并于公元前196年在
科林斯地峡运动会上宣布希腊诸城独立。在罗马同塞琉古人作战时期,支持
小亚细亚半岛的
希腊城市自治。公元前184年,作为罗马使节会见俾西尼亚国王普罗希尼斯,反对该国进攻帕加马,并要求普罗希厄斯处死在俾西尼亚避难的汉尼拨。
迦太基
迦太基(QRT HDST,该词源于腓尼基语,意为“新的城市”,英Carthage)坐落于非洲北海岸(今突尼斯),与罗马隔海相望。最后因为在三次
布匿战争(Punic Wars)中均被罗马打败而灭亡。是到
突尼斯旅游的必游之地。位于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濒临
地中海,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的首都。今天看到的迦太基残存的遗迹多数是罗马人在罗马人占领时期重建的。从残存的剧场、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确。在
迦太基古迹附近有一座新落成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保存并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197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迦太基遗址列入第一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名单中。突尼斯政府在这个遗址建立了国家考古公园。
古罗马
公元前510年罗马人驱逐了前国王
卢修斯·苏佩布结束了罗马王政时代,建立了
罗马共和国,国家由
罗马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Comitia Tributa)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平民和贵族构成。驱逐国王之后的最初十六年,罗马陷入了长期的所谓“骚乱”之中。公元前494年,当时罗马同邻近部落发生战争,而罗马平民拒绝作战,带武器离开罗马,史称“平民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贵族被迫承认了平民选举保民官和召开平民大会的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公元前471年,平民大会获得
特里布斯会议(Comitia Tributa)称号,但其决议仅对平民有效。公元前454年罗马成立一个由贵族和平民构成的十人立法委员会。前451年,十人立法委员会颁布了一部法典,并刻在10个铜表上,被称为
十二铜表法。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公元前367年李奇尼亚·塞克斯提亚法(lex Licinia Sextia)规定每年必须有一位执政官由平民担任。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罗马刚建国时,还是一个小国家。自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先后战胜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邻,又征服了
亚平宁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
地中海西部的大国。前264年-前146年
罗马和
迦太基之间为争夺地中海沿岸
霸权发生了三次战争,被称为
布匿战争。前215年-前148年发动4次
马其顿战争。 ●前264年-前241年--
第一次布匿战争,主要是在在地中海上的海战。开始在
西西里岛交战,接着罗马进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被打败。 ●前218年-前201年--
第二次布匿战争,三个中最著名的战争。迦太基主帅汉尼拔率6万大军穿过阿尔卑斯山,入侵罗马。罗马则出兵迦太基本土,
汉尼拔回军驰援,迦太基战败,丧失全部海外领地,交出舰船,并向罗马赔款。 ●前215年-前204年--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罗马战败 ●前200年-前197年--
第二次马其顿战争罗马胜利 ●前171年-前168年--第三次马其顿战争罗马胜利 ●前149年-前148年--第四次马其顿战争罗马胜利 ●
第三次布匿战争(前149年-前146年),罗马主动进攻,长期围困迦太基城,最后
迦太基战败,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并使之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阿非利加行省。经过四次
马其顿战争,罗马征服了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
希腊。又通过
叙利亚内战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
欧洲、
亚洲,称霸
地中海的大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会矛盾。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前1世纪30年代,史称内战时代,先后爆发了
西西里奴隶起义和
斯巴达克起义。形成了破产农民与大地主的斗争,无权者与当权者的斗争,骑士派与元老派的斗争。并且在前133年-前123年发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
盖乌斯·马略当选为执政官并开始实行军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无地或少地公民涌入军队。前90年,为了争取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起义,史称
同盟者战争。前82年贵族派支持的苏拉率军占领罗马。次年,迫使公民大会选举他为终身独裁官,开创了罗马历史上军事独裁的先例。前60年,
马库斯·克拉苏、
盖乌斯·恺撒、
格涅乌斯·庞培秘密结盟,共同控制罗马政局,史称前三头同盟。前53年,克拉苏战死于安息。前48年,尤利乌斯·恺撒在内战中击败庞培,被宣布为终身独裁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厉行改革,但因独裁统治而招致政敌仇视,于公元前44年3月15日遭贵族派阴谋分子刺杀。凯撒死后,
罗马内战又起。前43年,
马克·安东尼、
马尔库斯·雷必达、
盖乌斯·屋大维公开结盟,获得统治国家5年的合法权力,史称后三头同盟。随后屋大维将另外两人打败,于前27年
罗马元老院授与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成为事实上的皇帝,
罗马共和国结束了,
古罗马进入了
罗马帝国时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