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村
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
西厢村位于永济市蒲州镇北端,西有铁牛、鹳雀楼景区、普救寺位于西厢中央、旅游路穿村而过。现有土地面积3639亩,其中耕地面积1639亩,滩地面积2000亩。主要以石刁柏种植面积1000亩、核桃500亩、柿树300亩,养殖、旅游为经济基础。
西厢村由3个自然村8个居民小组共420户1730人,其中劳力占1038人,党员57人
西厢村是一个重文化重教育的村庄,在普及文化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村里有90%的家庭都能做到送孩子接受更高的文化教育和培养,所以整个村民的整体素质都有质的飞跃和提高,都能做到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从而是整个村庄都能走在新农村建设队伍的最前列。
西厢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盖起新的村委会办公大楼,配套了村民健身器材、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室。西厢村主要以旅游、养殖、种植等主导产业为主,使全体村民的人均收入达到7500元。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旅游文化
西厢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村内的普救寺,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缘定三生的地方,也成了千千万万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圣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成了人们对追求爱情的祝愿和向往,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 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历经岁月沧桑,寺内殿阁僧舍均已毁湮没,唯有13层、高37米的舍利砖塔(俗称莺莺塔)依然屹立于土岗之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依据唐代佛教寺院的布局和西厢记故事的格局修复了普救寺。巍峨高大的主殿、小巧玲珑的西厢书斋、方整宽敞的塔院、崔相国夫人和莺莺小姐所在的佛居别墅等建筑都已落成,它们依山而筑,错落有致。
黄河岸边的黄河蒲津渡遗址和铁牛馆,在1991年,黄河岸边古蒲津渡遗址出土的四尊唐朝开元年间铸造的每个重达60吨左右的大铁牛,模型在人民大会堂展出,震动了世界考古界、冶金界、工艺美术界。
历史文化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著名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 位于永济市内黄河岸边,它同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省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一起,并称中原地区的四大历史文化名楼,同时也是四大名楼中唯一位于中国北方和黄河岸边的文化历史名楼。
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雀楼景区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
21世纪初,中国人重建鹳鹊楼。有关方面报道,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997年12月,鹳鹊楼复建工程破土动工,重新修建的鹳鹊楼为钢筋混凝土减力墙框架结构,设计高度为73.9米,总投资为5500万元,截至2001年,主体工程已完成封顶,预计2002年底,这座l六层高楼将在永济市黄河岸边落成。
鹳雀楼与同在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的人文风景胜地的普救寺相隔不远,这两大著名人文景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支柱。
任期目标
新一届村委班子刚刚成立,我们要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进一步明确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用全新的姿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为全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一.责任到人,加强班子制度建设
我们西厢村全体班子成员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在政治素质上、文化知识上、法律意识上、管理能力上、执政水平上要有大的提高,班子内部团结互助,关系融洽,有战斗力,而且各负其职,责任到人,做到小事解决在村,大事由村主要领导牵头,班子人员共同协商处理的原则,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保证。
二.加强管理,做好各方面工作
1、积极配合村党支部的工作,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肩负的责任。
2、强化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村委会要加强对村调解组织的领导,定时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对各类纠纷及时调处,避免事态扩大,尽量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3、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我村的养殖业和干鲜果种植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我村各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从多方面促进农民增收。
4、加强民生保障工作。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加快,要全面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做好消防工作、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加大对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的帮扶力度,以及大力开展适合农村群众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早日实现“村容村貌整洁,人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完善,农民生活幸福”这样一个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5、严格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我村财务开支实行严格审批制度,并成立由专人负责的财务监督小组,并按上级要求及时公开财务帐目。让党员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村财务开支情况,消除误解,凝聚民心,使群众放心,在很大程度优化干群关系。
三、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1.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完成对全村主巷道的整治保洁,及老年活动室,村文化广场的硬件设施,做到有专人管理负责。
2、结合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开展,对我村的部分道路进行更新硬化。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加强我村治安巡逻力度,创建“文明和谐村”。
5、对村容村貌进行重点整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
6、进一步加强农廉网建设,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目录
概述
旅游文化
历史文化
任期目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