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寺壁画
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法海寺壁画》是“中国寺观壁画经典丛书”之《法海寺壁画》,书中所列壁画以丰富多变的线条把人物的形象、服饰完美地勾画出来,运笔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以流畅的线条,把丰富多彩各式各类的人物,刻画得富于个性,栩栩如生。整个壁画为突出宗教内容以描绘人物为中心,作为中国人物画的临本则十分恰当。法海寺壁画始建于明正统四年,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海寺
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完成于正统八年(1443年),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至正德元年(1506年)曾进行过重修。修建者是朱祁镇朱祁镇的御用监太监李童,英宗亲赐“法海禅寺”匾额。当时的寺院包括大雄宝殿、伽蓝、祖师二堂、四天王殿、护法金刚殿、钟楼、鼓楼等,现只存大雄宝殿一处。大雄宝殿内壁画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殿前部,共六组,分上、中、下三层,上层为祥云,中间为佛国人物,下部为牡丹、莲花等各种花卉,面积60.72平方米;一部分在三世佛像背面,分三组,一组为水月观音,韦驮、善财童子、金毛吼、鹦鹉目分列四隅,间以清泉、绿竹、牡丹为衬,一组为文殊菩萨,旁立青狮、驯狮人、信士,一组为普贤菩萨,有六牙白象、驯象人、信士相伴,水月观音居中,文殊、普贤居于左右,画面三等分,面积60.75平方米;一部分在大雄宝殿北壁(后壁)东西两侧面上,即法海寺主体壁画“帝释梵天图”,“帝释梵天图”东侧由西向东包括大梵天与持珊瑚瓶、撑幡、捧盘三织女、持国天、增长天、大自在天及天女、功德天及天女、咒师、日天、摩利支天、地天及天女、水天、密迹金刚;西侧由东向西包括帝释天及持花钵、捧盘、撑幡三天女、多闻天、西方广目天王菩提树神及天女、辩才天、月天、诃利帝母及毕哩孕迦、风天、焰摩天、密迹金刚,面积44.8平方米。
《中国壁画史纲要》中说到明代的寺观壁画,首举就是宫廷画师所画的法海寺壁画:“线条流畅,色彩浓丽,天衣飘动,漫笔生辉,诸如梵天肃穆,天王威武,金刚刚毅,织女妩媚,鬼子母慈祥,儿童天真,都真切生动……”
目录
法海寺壁画
一 水月观音
二 水月观音全身像
三 善财童子
四 荷花
五 脚(水月观音局部)
六 手(水月观音局部)
八 信士(左右)
十 文殊菩萨局部
十一 飞天
十二 月天
十三 菩萨树天
十四 菩提树天局部
十五 西方广目天王局部
十六 西方广目天王
十七 北方多闻天王
十八 举幡天女 帝释天侍女二人
十九 托花织女 帝释天侍女之一
二十 大梵天及三天女
二一 打伞盖的天女局部
二二 大梵天局部
二二 东方持国天王
二四 东方持国天王局部
二五 功德天
二六 捧镜侍女局部
二七 咒师
二八 功德天局部
二九 韦驮天
三十 韦驮天局部
概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法海寺
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