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末乡,隶属于
晋城市高平市,地处高平市东南部,东接
陵川县附城镇,南邻陵川县西河底乡,西接
河西镇,北与
北诗镇达界, 区域面积47.75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6517人。
1949年,属高平县第四区。1961年,属石末公社。1984年5月,石末公社改石末乡。1993年5月,属县级高平市。 截至2020年6月,石末乡下辖12个行政村。
2018年,石末乡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个。
地理环境
辖区南北长约9千米,东西宽约8.5千米,面积45.33平方千米,海拨高度1200米境内大部属丘陵地带,东有墓掌山和红花山,西南倚
马鞍山市和万松山,西有白龙王山,西北有庙凹山,东北有赵虎山,中有紫峰山,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煤、铁、铝钒土、钳土、
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石灰石等,分布广,储量多,埋藏浅,宜开采;全乡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春燥多风,夏热频雨,秋湿阴凉,冬寒少雪,年平均气温10.3℃,最高气温35℃,最低气温-18℃。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无霜期180天。高陵高速、米双线、石河线贯穿境内。
行政区划
下辖17个行政村:
经济
目前,全乡已形成了以粮食、育种、三樱椒、旱地蔬菜、优质薯类为主的种植结构调整新格局,特别是在示范推广W膜盖种植技术方面,得到了国家农业厅的赞誉,受到了省市的肯定。推广面积已达近万亩。全乡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科技创新工作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2007年全国农业工作现场会在石末召开,2009年被评为“
山西省爱国卫生模范村镇”,2010年被评为“
晋城市爱国卫生先进乡镇”。
近年来,该乡紧紧围绕农业稳乡、生态立乡、教育兴乡、文化活乡四大战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不甘落后、富而思源”的石末精神,奋力拼搏,迎难而上,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截止目前,阵地建设、通道绿化、甲级卫生所、文化“五有”设施、户通自来水、户通
水泥路等工程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以“一区四片”为重点的设施农业示范区已经全面铺开,投资1600万元的辣椒深加工生产线将全面投产,投资1800万元的
高平市一流的石末寄宿制小学将顺利竣工,投资500余万元的乡办中学教学楼、餐厅建设,17个行政村按照计划将全部创建成为高标准生态园林村。
历史文化
据考古发现,至迟于旧石器晚期,石末乡已有人类聚居。
夏商时代为
冀州之域,
春秋时为属
晋国,晋国分裂后先属韩,后属赵,
长平之战后为秦所据,属
上党郡。
民国初年,石末镇属山西省
冀宁道,民国23年,石末镇属山西省直辖,民国26年后,石末镇属山西省第五行政区。民国30年,共产党在
高平市建立根据地,归
太岳区管辖。民国32年划归为
陵高县。1945年6月,高平市解放,同年10月撤销陵高县,仍划归高平市,属太岳四专区。1948年又改属太岳三专区。
旅游
文物古迹有龙王山的龙王庙,建筑整齐,保存完好。石末村千年特大
酸枣树,挺拔不衰;侯庄赵家老南院,一进十八院,闻名遐迩。1988年将全乡分散的烈士纪念碑集中于此,建成石末乡烈士陵园,陵园正中矗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侯庄老南院建于清
乾隆,为近代资本家赵伯周、赵仲周兄弟的世代住宅。
翻身碑
刻有碑文的翻身碑立放在碑亭之内。前边两根立柱上雕一副对联:
想从前独裁专制血泪不干难活命
看现在民主自由说理树根把身翻
横批为“大翻身”,悬于碑亭顶部。
“翻身碑”高2.4米,宽0.73米,厚0.25米。碑首为方形,正面刻有“减租清债反奸运动”图,反面是反映村民耕作的“大生产”图。碑身正反面边缘,有耕田播种、
喜鹊闹梅、士兵图、农作物及几何图纹环绕。 1945年6月,山西高平解放,土地改革运动随即在当地展开。
据老人回忆,修建这座碑亭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石末村为修建这座碑亭,还专门成立筹委会,动用本村和附近村庄的工匠20多人,“刻字的工匠名字我至今还记得,是本村的杨金福。”
“翻身碑”上刻有“中华民国三十五年阴历七月初九日”字样,李贵发、李志文说,阴历七月初九,是村里传统的庙会日,延续至今,“可以想象,当时翻身碑的落成典礼,场面是多么热闹!
如今,这通保存完好的翻身碑,仍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一幕幕辉煌难忘的历史。
三槐庄村翻身纪念碑
1947年4月,三槐庄全体民众同立。碑身为
石灰岩,建置于砂石碑亭内。纪念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2009年,新农村建设户通
水泥路时,将纪念碑原有的围墙拆除,将腐烂风化的碑座进行加固。此碑现保存完好
千年酸枣树
树高9.8米,茎围1.66米。树冠形似
巨龙。相传树龄约2000年,至今生长旺盛。果实分长、圆、扁、方4类,果味有酸、甜、苦、辣4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高平县第四区。
1956年,属石末乡。
1959年,属石末工作区。
1961年,属石末公社。
1971年,增设双泉、秦庄2个生产大队。
1981年,增设秦庄川生产大队,辖17个生产大队。
1984年5月,石末公社改石末乡,改辖17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
2011年末,石末乡辖区总人口1653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4人,城镇化率2.3%。另有流动人口443人。总人口中,男性8220人,占49.73%;女性8310人,占51.27%;14岁以下1881人,占11.38%;15~64岁10284人,占62.22%;65岁以上4365人,占26.4%。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16528人,占99.99%;有
回族1个少数民族,共2人,占0.01%。2011年,人口出生率7.4‰,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4.1‰。
2017年,石末乡常住人口15677人。
截至2018年末,石末乡户籍人口16517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石末乡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370多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1所,在校生950人,专任教师8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43人,专任教师6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石末乡有各类科技人才38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47人,经营管理人才9人,高技能人才14人,农村实用人才22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石末乡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7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剪纸、面塑、刺绣、捉马、九莲灯等。
2011年末,石末乡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2%。
2011年末,石末乡有中央、省、市等电视台10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3306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石末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8个,其中卫生所1所;病床1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专业卫生人员13人,其中执业医师4人,
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人、执业(助理)医师0.54人、注册护士0.25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400人次,住院手术12台次,出院病人250人次。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290人,参合率96.04%。
2011年,石末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96户,人数696人,支出97万元,比上年增长4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人,支出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69人,支15万元,比上年增长40%;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73人次,共支出18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02人次,支出3.66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2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70亩,倒塌房屋64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救灾支出24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石末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9千米,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3000份、期刊2000册。有固定电话用户3400户,移动电话用户4100户。
交通
石末乡境内有陵侯高速公路过境。县乡级公路2条,总长17千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