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灯树(
学名:Kigelia africana (Lam.) Benth.)是
紫葳科、吊灯树属植物。
乔木,高13-20米,枝下高约2米,胸径约1米。
奇数羽状
复叶交互对生或轮生,叶轴长7.5-15厘米;小叶7-9枚,长圆形或倒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光滑,亮绿色,背面淡绿色,被微柔毛,近革质,羽状脉明显。
复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序轴下垂,长50-100厘米;花稀疏,6-10朵。
花萼钟状,革质,长4.5-5厘米,直径约2厘米,3-5裂齿不等大,顶端渐尖。
花冠桔黄色或褐红色,裂片卵圆形,上唇2片较小,下唇3片较大,开展,花冠筒外面具凸起纵肋。
雄蕊4,2强,外露,
花药个字形着生,药室2,纵裂。花盘环状。
柱头2裂,子房1室,
胚珠多数。果下垂,圆柱形,长38厘米左右,直径12-15厘米,坚硬,肥硕,不开裂,果柄长8厘米。种子多数,无翅,镶于木质的果肉内。
为优美园林树种,供观赏;果肉可食;树皮入药可治
皮肤病。
形态特征
乔木,高13-20米,枝下高约2米,胸径约1米。
奇数羽状
复叶交互对生或轮生,叶 轴长7.5-15厘米;小叶7-9枚,长圆形或倒卵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叶面光滑,亮绿色,背面淡绿色,被微柔毛,近革质,羽状脉明显。
复总状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序轴下垂,长50-100厘米;花稀疏,6-10朵。
花萼钟状,革质,长4.5-5厘米,直径约2厘米,3-5裂齿不等大,顶端渐尖。
花冠桔黄色或褐红色,裂片卵圆形,上唇2片较小,下唇3片较大,开展,花冠筒外面具凸起纵肋。
雄蕊4,2强,外露,
花药个字形着生,药室2,纵裂。花盘环状。
柱头2裂,子房1室,
胚珠多数。果下垂,圆柱形,长38厘米左右,直径12-15厘米,坚硬,肥硕,不开裂,果柄长8厘米。种子多数,无翅,镶于木质的果肉内。
生长环境
吊灯树原产地属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湿季,年
降水量在500-1600毫米之间,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高气温
热带雨林地区,日平均气温24-30℃之间,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带来丰沛降水,形成湿季。11月至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盛行来自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
信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
由于原产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吊灯树喜强光、耐干旱、耐瘠薄和粗生的特点。吊灯树为强阳性树种,也能利用侧光,形成多层次的茂盛树冠,庇荫良好,是优良的庭园绿化树种。适应年平均气温23-26℃,最低温2℃以上,年降水量800-2200毫米的条件下生长,在湿润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速生。但在冬季2℃左右停止生长,这种低温气候如果延续1个月以上会因寒害而死亡。对土壤不苛求,适应能力强,在红壤或红黄壤的立地,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生长快,长势良好。
生长习性
吊灯树在湿润炎热的气候条件下速生。但在冬季2℃左右停止生长,这种低温气候如果延续1个月以上会因寒害而死亡。10年生树高达10-15米,胸径22-25厘米。
海南岛尖峰岭中国林科院热林所1963年定植于庭园内46年生,
树高18米,平均胸径72厘米,优势树胸径达94厘米。在海南岛西部年降水量不足1000毫米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沿海沙滩上15年生树高12米,胸径25厘米。吊灯树4-5月开花,9-12月果实成熟。
繁殖方法
播种
采种:吊灯树4-5月开花,9-12月果实成熟。成熟后的果实从果柄中自然脱落,采种时只需从地上收集。由于果实坚硬,果肉高度
纤维化,人工直接取出种子较困难,可先用刀削去果皮,然后将除去果皮的果实埋入地下,浇透水,保持水分饱和,1个月左右果肉腐烂后将种子抠出。大小不同的果实,种子的收获量差异很大,从100-500粒不等,种子每千克3000-3500粒。
播种方法:种子处理好后及时播种,这样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播种前用清水浸种12-15小时后晾干,即可播种。采用撒播,每平方米苗床播种0.12-0.15
千克,种子播匀后用小木板将种子压实再覆土0.5厘米左右,然后用遮阴网直接铺在床面上,以避免太阳光直射床面及淋水时种子翻动,影响发芽率。约10天开始发芽后要及时去除遮阴网并改为
拱棚遮光,发芽率可达70%。当小苗长出1对真叶,苗高3-4厘米时就可移入营养杯中培育,适当遮阴,经过3-4个月的常规管理,高30-40厘米时,可出圃定植。
扦插
吊灯树的繁殖也可用插条和压条的方法进行。插宜在4-5月生长旺季进行,一般采用1-2年生嫩枝扦插成活率较高。
压条
吊灯树的压条繁殖采用高空压条,压条后一般2-3个月才能生根,翌年春天切下移植。
栽培技术
选地
吊灯树具有耐干旱、耐瘠薄、粗生、速生的特点,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沙壤、砖红壤、黄壤都适应吊灯树的生长。造林地可选择海拔600米以下的山腰、山顶或排水良好的缓冲地带,在一些对土壤适应性较差的树种不宜栽培的地方都可以种植吊灯树。
种植
造林地经过砍杂、炼山后,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机垦,株行距3米×3米或4米×3米,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定植前每穴施农家肥3-4
千克。选择在雨季的连续阴雨天定植,用营养杯苗造林可以保留枝叶,用裸根苗造林需切除3/4枝叶,以保持较高成活率。
作为庭园或行道树栽培的,一般用裸根苗种植,选择胸径10-15厘米干形通直的健壮苗木,保留
树干3-3.5米后截顶。起苗后注意浆根,在雨季裸根大苗移植只要措施得当,成活率仍保持在95%以上。
抚育
吊灯树没有蹲苗现象,造林后第2个月每株追施复合肥100克,同时进行扩穴抚育。半年后高生长1.2米以上,地茎粗2.5厘米左右。吊灯树速生,侧枝发达,主干往往呈弯
弓形,要注意及时修枝,发现主干弯曲时要及时用木棍撑直或捆绑纠正。植后2年内每年追施复合肥2次,选在雨季的初期和中期进行,并及时砍除林地内的杂灌。3年树高达5-6米,胸径7-8厘米,冠幅3-4米,完全郁闭。吊灯树十分耐旱,在中国国内各引种区干旱季节都能保持正常生长,没有休眠或半休眠的现象。
分布范围
原产于
热带非洲、
马达加斯加,主要分布于
安哥拉(安哥拉)、
贝宁、
博茨瓦纳、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佛得角、
喀麦隆、
中非、
乍得、
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
科特迪瓦、赤道
几内亚(
比奥科岛、安诺本省)、
厄立特里亚、埃斯瓦蒂尼、
埃塞俄比亚、加蓬、
冈比亚、加纳、几内亚、
肯尼亚、利比里亚、
马拉维、马里、莫桑比克、纳米比亚、
尼日尔、
尼日利亚、卢旺达、
塞内加尔、塞拉利昂、
索马里、
南非(
豪登省、
林波波省纳塔尔省、西北省普马兰加省)、南
苏丹、苏丹、
坦桑尼亚、多哥、
乌干达、
赞比亚、
津巴布韦。中国广东(广州)、
海南省、
福建省(厦门)、
台湾省、
云南省(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均有引种栽培。
病虫防治
极少发现病虫害。苗期偶尔有
蚜虫危害嫩枝叶及顶芽,可用20%
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
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洒。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经济
木材纹理细致,结构均匀,干后不裂、不变形,较耐腐,适于建筑、门、窗、农具、家具及板材等用。
观赏
吊灯树是分布在热带非洲典型的
速生树种,其树姿婆娑婀娜,树冠广伞形,四季常青,开花成串下垂,花大艳丽,特别是一条条悬挂在细枝上的硕大果实酷似大型炮弹,经久不落,疑为人工点缀。引入
中原地区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主要作为庭园及小区绿化,景观及遮光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