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忠桥
山西晋城老城区的古桥
景忠桥又名永济桥,俗称东关桥、东大桥。晋城市老城区古桥,从清代泽州时期至今,仍是山西晋城市东向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初建时为木构桥梁,明弘治年间仿晋城西关景德桥大券拱式样,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建,四十八年(1783年)又进行了大修。该桥是一座单孔弓形石拱桥,桥长16.55米,桥宽5.7米,桥面略有弧度。桥身为单孔拱券,桥拱宽6.5米,共由99道石圈采用并列自由错缝法砌造而成。
历史沿革
据清乾隆《泽州府志》载,桥始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初建时为木构桥梁,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仿晋城市西关景德桥大券拱式样,改建为石桥。清乾隆三年(1738年)重建,四十八年(1783年)又进行了大的修。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景忠桥又名永济桥。因位居山西晋城市城外东关东门外沙河上,俗称东关桥、东大桥。和景德桥一样是晋城老城区的著名古桥和重要象征,从泽州时期至今,仍是晋城东向交通往来的必经之路。
气候特征
景忠桥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1℃,气温总的分布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盆地由平地向山区递减。全县多年无霜期192.6天,最多为226天,最少为138天。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总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山区多于平川区、丘陵;南部和东南部山区大于北中部地区。降水量主要分布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0 %。
建筑结构
景忠桥是一座单孔弓形石拱桥,拱石厚0.62米,上、下接面处不设露明腰铁,拱背上设有护拱石一层,拱外券面石素平面无雕饰,拱顶锁口石刻作兽面。桥身两侧各设一根长条石,外端刻作龙首形。桥面栏杆低矮无奇,是清代桥梁上常见的形制。
保护现状
晋城市政公司已将两座古桥的鉴定结果公布:景忠桥为四类危桥,目前只能勉强通行;景德桥则为五类危桥,已不具备机动车通行能力,需要立即拿出解决方案进行维修。
据晋城市政养护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按安全运行等级划分,桥梁可分为5类,数值越高,危险等级越大。目前,市区有16座桥梁属于1、2类,功能完好,或有轻微的缺损,对桥梁使用功能无影响。3类桥梁则有4座,需要对裂缝进行加固,对锈胀的路筋进行除锈、防锈处理等。
在对涵洞检查中,养护管理处发现,只有5座涵洞情况良好,其他的涵洞则存在问题。如新市东街东谢匠涵洞现已与文博路北段项目中新建涵洞进行连接,但是原涵洞设计承载力不能满足现状;泽州北路延伸段涵洞、凤台东街涵洞由于历史原因找不到出入口;文昌街涵洞、兰花路涵洞、黄华街涵洞、泽州路涵洞则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检测。
由于景德桥、景忠桥至今仍然发挥着交通功能,给文物保护带来诸多困难。晋城市政公司养护管理处已派专人对两座古桥进行日常巡视和监管,提醒过往车辆要尽可能绕行保护。
参考资料
泽州古城 走进千年前那深邃的遥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晋城市委员会.2024-04-1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气候特征
建筑结构
保护现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