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让
明末清初藏书家
孙朝让(1593~1682)
明末清初藏书家。字光甫,号本芝。江苏常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福建省按察使,后迁江西省布政使,明朝灭亡后,立志不侍二主,优游泉林四十多年,始终不出任清朝官员,90岁时,无疾而终。其家世有藏书之风,祖父孙七政(1528~1600),与王世贞汪道昆等人游,以文采知名。
概述
孙朝让(1593~1682)
明末清初藏书家。字光甫,号本芝。江苏常熟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后迁江西布政使,明朝灭亡后,立志不侍二主,优游泉林四十多年,始终不出任清朝官员,90岁时,无疾而终。其家世有藏书之风,祖父孙七政(1528~1600),与王世贞、汪道昆等人游,以文采知名。喜收藏古籍,精于鉴赏,建藏书楼为“西爽楼”、“清晖堂”,收藏图籍、古物、金石、名画,称一时之盛。去世后,藏书遗留给后代,保存完好。兄 孙朝肃,字恭甫,号芝,官至刑部主事广东省布政使,亦以酷爱藏书,先后建有藏书楼为“五芝堂”,以刻书、藏书亦有名一时。朝让继承了孙氏所有遗书,建“大石山房”藏书楼,终日以鼓琴和藏书为事。子孙承恩,深受顺治帝的厚爱,惜英年早逝。孙氏家族后辈还有 孙鲁,字孝若,号沂水县,多藏善本;孙藩,字孝维,号留松,亦能继承孙氏藏书,另建藏书楼有“慈封堂”,并有所增加,宋元刻本亦有不少。孙氏家族自孙七政藏书开始到孙藩藏书散佚止,历时300余年。孙氏历代藏书印有“恭父”、“孙朝肃印”、“孙光父”、“朝让”、“大石山房”、“本芝翁”、“孙孝若图书记”、“虞山孙仲孝维考藏图书”、“虞山孙氏慈封堂丙舍图书”、“主司巷人家”等。
史料记载
孙朝让,字光甫,号九芝,或作木芝,明末清初·苏州常熟人。明·崇祯十年至十三年(1637—1640年)前后、清· 康熙(1662—1722年)间两知泉州府。
爱新觉罗·旻宁《晋江县志·卷34·政绩志文秩1·明·知府·孙朝让》据《葵山文集》、参雍正《志》稿为作传。
身世
道光《晋江县志·孙朝让》:“孙朝让, 号九芝,苏州人。”
光绪《常昭合志稿·卷25·孙朝肃传》附弟朝让传略云:“朝让字光甫,一号木芝。”
孙朝让父孙林字子乔,兄林朝肃、林朝谐。
明末清初·钱谦益《初学集·卷56·封中大夫广东按察司按察使孙君墓志铭》略云:
“孙氏世居中州,胜国时,千一公官平江路录事司主事,遂家常熟市
府君讳林,字子乔,与其弟讳森字子桑,贯成童,爽朗玉立。子桑与君之伯子恭甫,相继举于乡。又十年,少子光甫(孙朝让字光甫)亦举进士
君既辱与先人游,而余与子桑同举,交在纪群之间。恭甫既第,光甫始见知于余。君之丧,光甫自泉来奔。
君卒于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享年七十有四。娶陈氏,赠淑人。子三人,朝肃广东布政司右布政,朝谐国子生,朝让福建泉州府知府
今余离告讦之祸,幽于请室,而光甫之乞铭也哀,故不辞而为之铭。”
首知泉州府
光绪《常昭合志稿·卷25·孙朝肃传》 附弟朝让传略云:“登(明)崇祯四年(辛未科,1631年)进士,历官刑部郎,出知泉州府。”
爱新觉罗·旻宁《晋江县志·孙朝让》:“由进士崇祯(1628—1644年)间知泉州府,告养归。”
孙朝让首知泉州市的时间不详,但据上引钱谦益《初学集·卷56·诰封中大夫广东按察司按察使孙君墓志铭》,孙朝让之父孙林于崇祯十年(1637年)四月卒时,“光甫自泉来奔”,可知孙朝让首知泉州不会迟于崇祯十年。
崇祯十三年(1640年),孙朝让内艰服阕,再补泉州。
崇祯十三年(1640年),洛阳桥重修,郡守孙朝让撰重修记。
崇祯十三年(1640年),林孕昌蒋德璟重修清源山西洞天,“改护屋为朋来轩,易偕乐亭以石。八仙宫旧作厨房,今改建。落成偕太守孙朝让登临赋请记焉。”(参见《泉州山川·清源山》、《泉州人名录·林孕昌、蒋德璟》)
万历二年(1604年),泉州市发生特大地震,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受毁。崇祯十年(1637年),曾樱郑芝龙重建。竣工后,孙朝让为书“大雄宝殿”大匾,今存大雄宝殿上方。(参见《泉州寺庙·开元寺》、《泉州人名录·曾樱、郑芝龙》)
入清:再知泉州府
爱新觉罗·旻宁《晋江县志·孙朝让》:“(清)康熙(1662—1722年)间,再任泉州府……市米买薪而外,惟啜清源一水。日与诸生谈经课艺,讲明程、朱之学。公私无扰,镇静自持,与民休养,其为政不在多言,而郡人思其德。祀名宦。”
升福建南道副使
道光《晋江县志·孙朝让》:“升兴泉道(福建南道副使)。”
光绪《常昭合志稿·卷25·孙朝肃传》附弟朝让传略云:“升建南兵巡副使。”
福建省按察使、转江西省布政使不赴,林居终老
光绪《常昭合志稿·卷25·孙朝肃传》附弟朝让传略云:“旋晋按察使,转江西布政使,不赴。年方逾艾,林居终老。年九十而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概述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