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贺故城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贺故城,位于贺街镇贺江两岸,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方圆约10平方千米。
临贺故城被贺江从南北走向一分为二,分成山西省和河西。故城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河西古城池。河西古城东倚贺江作为天然屏障,西、南、北三面于建武元年(25年)始建板筑夯土城垣,周长达4000余米,高6~7米,城墙东南西北各建有城垛,城垣外侧同时开凿有约10米宽的护城河。具有近两千多年历史的临贺故城,遗留下众多的寺、庙、祠、楼、馆、观、坛、阁、宫、所等宗教文化建筑都为研究岭罗南的宗教文化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01年6月,临贺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刘彻元鼎六年(前111年),始置临贺县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始置临贺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贺州。
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七十记载:“元初毁天下城池,此城仅存。”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始设临贺县开始,到1952年贺县县城从贺街镇搬迁至八步镇,贺街镇历经2100余年。期间有临八步区、临贺郡、临庆国、贺州市、贺县等各种称谓,但一直是桂东县地区的县、郡、州的行政治所。
建设背景
在宋代临贺城又称主城,利用东汉五代十国城垣,用青砖包砌,城上筑城垛,四面辟门并建敌楼,周围开护城河,元、明、清沿用宋临贺城。清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62—1908年)和民国初均有修。
清中叶以后形成河东故城,内有石板街、民居街巷及粤东会馆、孔子庙魁星楼、八圣庙、观音楼等。城址历史脉络清晰,文物遗存丰富,城郭保存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与科学价值。
建筑特色
大鸭村城址呈长方形,东西残长150米,南北残宽100米,四周有板筑土城垣,残宽3—4米,残高1.5米,南垣部有城门,城外有宽约10米、深约2米的护城壕。
长利村城址现残村南城垣约300余米,在靠近临江一侧,还可见残存的部分墙基。
河西城址位于贺街镇河西村的临江西岸。始建于东汉中晚期,初为长方形夯土墙,四面为版筑夯土墙。南汉时期,在城墙的内墙包砌红色花纹砖。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郡守陈士宰主持将城墙的外墙、墙顶全部包砖,并修建城垛,四面辟门并建敌楼,周围开护城河,元、明、清沿用宋临贺城,明、清时期,因战乱等原因,城墙曾多次修补。临贺故城之河西城址的西、北、南三面现残存长约1100米的夯土城墙,残高3—6米,残宽4米—25米;城墙外有护城河,宽约5—10米,现被改造成鱼塘或田地。
从汉元鼎元年(前111年)至东汉初期的两百多年间,临贺古城的城池进行了三次迁移,最早的旧县肚池和旧洲尾城池遗址现均在,从残留的城垣看都颇具规模。从三处城池遗址分析,在很早以前,临贺县就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城市功能。由于城镇集市的发展,贺街在明朝以后,又生一处河东次生城区,促使贺街的集市商品交换更加繁盛。至民国时期,东城区发展成了200多家固定经商的店铺,街道宽达6米左右,长达1000余米。这条商业街今称河东街。
主要景观
综述
临贺故城城址共发现四处:分别是大鸭村城址(旧县肚城址)、长利村城址(洲尾城址)、河西城址、河东城址。现存有清代粤东会馆、八圣庙、魁星楼以及古井、古民居等古建筑。
建筑遗址
大鸭村遗址
大鸭村城址,又称旧县肚城址,位于贺街镇大鸭村,始建于西汉刘彻时期,是临贺故城中第一个县级行政治所,城址呈长方形,城内遗留有大量的汉代方格纹陶片等文化遗物。
长利村城址
长利村城址,又称洲尾城址位于河东街长利村的洲尾,历多年洪水冲刷,现残村南城垣约300余米,在靠近临江一侧,还可见残存的部分墙基,城内发现有汉代文化遗物。
河西城址
河西城址位于贺街镇河西村的临江西岸。始建于东汉中晚期,初为长方形夯土墙,四面为版筑夯土墙。五代十国时期先属后楚,后属南汉,南汉时期,四面辟门并建敌楼,周围开护城河,元、明、清沿用宋临贺城,明、清时期,因战乱等原因,城墙曾多次修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侵华日军两次轰炸故城县,造成故城居民重大伤亡。从2002年起,国家拨出专款对河西城址开始部分修复。
临贺古城城内主要以衙署、捕厅、孔子庙、书院、庙宇等公共设施为主,辅以店铺、民居。现存有明清时期的文笔塔、石板街、古井、民居、宗祠、寺庙、码头等古建筑以及文庙遗址、临江书院遗址等,河西临贺城是临贺故城四座城址中延续时间最长的古城,其作为行政治所的年代达1900余年(从东汉初年至1952年)。从河西临贺故城的设计规划来看,作为岭南桂东地区的郡县级治所的临贺城,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行政、经济、文化、宗教和防御等城市功能。
河东城址
明代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临贺古城自发形成了与河西临贺城相对的河东附属城,名曰河东临贺城。河东城沿临江东岸而建,长达千余米,沿街骑楼式店铺鳞次栉比,现存有清代粤东会馆、八圣庙、魁星楼、刘宗标故居以及古井、古民居等古建筑。明清以后,河东临贺城逐渐发展成为商业贸易区,河西临贺城则依然保留着行政、文化中心,两城隔临江相望,在河西码头与河东魁星楼之间原有一座大型的跨江浮桥,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广西贺县志》卷三.政治部津梁:“浮桥在县东门外,旧有楼,废,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署县布政司造船二十四只,维以铁索,隆庆五年夏(1571年),大水,船流失;知县陈试重修,设桥税所,充军饷;万历间,知县李文翰重修有记,明末废,清顺治间修复,年久复朽,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河标重修,四十一年,知县黄利通大修,雍正间,知县黄为汉重修,设桥夫四名……。咸丰八年(1858年),贼入寇,邑人撤去桥船,城复后,知县杨征诗重行修造,规制一新”。2001年《贺州市志》亦有记载:桥长160米,宽2米。直至1959年贺街大桥建成后,该浮桥才拆除。
临贺故城城外,遍布香花、高基、寿峰、蛇头岭、凤蝶总科岭、大坪岭等六大古墓群。
孔子庙遗址
文庙遗址位于贺街镇城厢学校内,现仅存石望柱四根,其余文庙建筑已无存。据民国二十三年铅印本《广西贺县志》卷三.政治部.坛庙:“文庙学宫,在县治东,宋元祐间(编者注:赵煦赵煦的第一个年号即1086年-1094年,下同),郡守邓璧,建;元至正初,郡守刘晋,修,(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毁;郡守孙逢辰,再建;洪武十年(1378年),因旧增饰;永乐十三年(1415年),主薄传岳、教谕李滋重修;成化三年(1467年),知县蒋智、训导马超,新之,知府袁衷有记。……。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翁勋大修庙学,培土增高地址,旋倾;三十四年(1606年),本府推官周伯逊请帑修复;天启六年(1626年),知县郑伯龙又请帑改建,……。明季庙毁,清康熙二年(1645年)修复正殿、东西两庑,……。康熙九年(1670年)米脂县何标,教谕刘懋沛,修泮池桥并名宦、乡贤祠各一间,……。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1844年),知县鹤年,暨绅士龙克家、钟衡鑑、钟明奎、林峻高、黎祖训等将迁南门内,旧学改建于都阙署西首,面正南,自大成殿以下两廊为东西庑。前为戟门,门外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又前为泮池,为围桥,又前建石牌坊一,又前为欞星门,门外有古井,水甚清洌,……。民国二十一年五月,女小校长梁女士耀青,改两庑为教室,移先贤先儒牌位置大成殿内”。说明至迟到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贺街文庙还基本保持原貌。
现存建筑
魁星楼是临贺郡县古代学宫文化的象征,矗立在贺街镇临江西岸,现河西故城城墙中心部位,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五层六角形阁式砖塔,塔高约27米,塔身外批朱红色灰沙,六角攒尖顶,塔尖饰灰塑葫芦,整个外形像一支高耸的毛笔向上直插,蕴含写尽天下文章之意。塔内供奉有魁星点斗神像,有科举文魁之意。抗战时期,该塔曾经作为美国“飞虎队”对日作战的航标,如今是临贺故城最重要的文化遗存之一。
桂花井
据保存于井旁的碑刻记载:该井于明天启(1621年)年间、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和爱新觉罗·颙琰十六年(1811年)曾进行重修。现存古井的井口为圆形,直径约1米,深约9米,井壁以青砖砌筑,护井栏则用整块青石穿凿而成。由于年深日久,井栏四周已被人们汲水时所用的绳索磨出道道沟痕,深10—16厘米。桂花井是否因井旁有一棵桂花树而得名,有待进一步考证。
贺街姓氏宗祠群
贺街姓氏宗祠群,历史上,临贺故城内建有各姓氏宗祠达30余座,现余20余座。每座宗祠占地都在300平方米以上,祠内记载有各自宗族的来历,祖先名人画像和传略,以光宗耀祖。贺街宗祠群除部分为近年来仿古重建外,大部分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青砖清水墙,山墙形式为耳山墙和博古山墙,木柱抬梁,小青瓦盖顶,石雕、木雕精美,壁画、书法、对联等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其中李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永乐元年(1403年),距今六百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贺街镇的姓氏宗祠文化,是临贺郡县族群文化曾经繁华的典型代表。
刘宗标故居
刘宗标故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故居位于贺街镇临江东岸的双瑞村昌蒲寨,由门楼及主楼建筑、两侧厢房共同围成一个四方形的封闭的院落。主楼为一座一进三开间、二层骑楼式建筑,座北朝南,硬山顶,砖墙抬梁,平脊,青砖清水墙。厢房为一进三开间,位于正房前两侧。门楼不设房间。刘宗标,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浙江台州知府(从四品,未实任),其书法造诣极深。在昭平县黄姚镇的文明阁内,还保存有刘宗标题刻的“小西湖”摩崖石刻。刘宗标故居保存完整,是临贺郡县子弟崇文重武的一个侧面反映。
文化活动
历史地位
临贺故城位于贺江流域中段,贺江的两条重要支流———临江河和大宁河在这里交汇,在陆路交通闭塞的漫长岁月里,贺江是湘粤桂毗邻地区重要的交通命脉。早在秦以前就有了的潇贺古道,是沟通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一条水陆联运通道。至民国以前,船只沿大宁河北上可达桂岭,西临江河可达富川,东出封开县番禺区广州市等地。在遥遥两千来年的历史长河中,作为13个朝代州、府、郡、县治地的临贺故城,是整个南岭山脉中最大的一条山间谷地的中心城镇,担负了谷地里所有生产资料和商品集散的交换任务,是贺州市古代重要的商埠之地。
人文底蕴
历史上,临贺故城地灵人杰,千百年来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在古代,据不完全统计,出了lO多名进士和140名举人。在进士中林世焘获第二甲第二名。在举人中,周冕、张昱、罗孟三、陈唐、程斐然等考取解元(即第一名),这些人才致力于弘扬临贺故城和中国传统文化,还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为古代临贺之地教育事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宗祠文化
临贺地区宗法气息浓厚,其深深渗透于民间并在意识形态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凡是大姓都建有宗祠且规模较大,在不足一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至2017年共保存有王、邓等22姓的宗祠,根据考察,这里是南岭山区乃至整个岭南地区宗祠修建最密集的地方。而颇具特色的是各个宗祠的功能不一,每个宗祠都有它的具体分类。
民俗活动
临贺故城地处湘、粤、桂三省交界地带,各族人民来往密切,因此八步区的文化受三省的影响较深,尤以戏曲为甚。在对外省文化和本县少数民族地方戏曲兼收并蓄的基础上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贺县地方戏曲,主要剧种有客家山歌、彩调剧、桂剧、粤剧和瑶戏等。另外民间的舞狮、舞龙等也久负盛名。特别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和五月十九的浮山歌节是贺县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届时,数万群众云集浮山,广东省湖南省等地的群众也不顾路途遥远,前来浮山唱歌助兴。
价值意义
临贺故城主城内保存有庙、聂氏宗祠、衙门、会馆孔子庙涿州学宫、石板街道、古井、民居、码头及水门等,能完整地展示古代城市的多种功能,如行政、教育、文化、宗教、交通、贸易、防御等。另有宋代营盘一处和浮山寺、沸水寺等寺庙两处。还有如著名的革命党人李真故居、民主人士李济深的浮山题词,抗战时期被美国飞虎队用作航标塔的文笔塔等革命文物和纪念性文物等。具有近两千年历史的临贺故城,遗留下众多的寺、庙、祠、楼、馆、观、坛、阁、宫、所等宗教文化建筑为研究岭南的宗教文化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临贺故城城外,遍布香花、高基、寿峰、蛇头岭、凤蝶总科岭、大坪岭等六大古墓群。建国以来,在临贺故城保护范围内抢救性发掘和征集了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瓷器、化石、铁器等各类文物达2000余件。其中寿峰古墓群是迄今为止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发现的唯一一处三国古墓群。1994年贺州博物馆在信八二级公路建筑工地现场发掘的9座古墓中,发现了六十余件珍贵文物,如东汉铭文四神规矩铜镜、软陶泥说书俑、明代金耳环、金头簪、清花瓷器,以及一批三国文物。这些文物对研究汉、三国、南北朝、明朝等古代岭南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物价值。
临贺故城作为岭南桂东地区重要的县、郡、州的治所,其历史脉络清晰,中原文化、湘楚文化与百越文化交互融合,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作为古代城市标志的各种基本公共设施齐备,古城墙、护城河、衙署、学宫、书院、宗祠、寺庙等布局合理,延续时间长达2100多年,而且不间断,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2001年6月,临贺故城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类别为古建筑类,年代为汉至清。
2002年6月28日,国家文物局对广西区文化厅“关于临贺故城第一期维修整治方案”的报告做出了专门的批复文件,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第一期维修整治方案包括大鸭村和长利村洲尾城址两座旧城址的征地和标志设立工程,河西城池文笔塔的维修工程,200多米长宋代包砖城墙的修复工程。一期工程计划投资近100万元,其中文笔塔维修工程已经完成,其他工程正在进行中。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临贺故城,位于贺街镇贺江两岸,南至浮山,东至大鸭村,北至香花村,西至沸水寺,方圆约10平方千米。
交通信息
从贺州汽车东站,乘去贺街的班车即可抵达。
所获荣誉
2022年11月16日,2022年第一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单发布,临贺故城景区在列。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建筑特色
主要景观
综述
建筑遗址
现存建筑
文化活动
价值意义
保护措施
旅游信息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