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艺广播公司
1991年成立的全国性广播电台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简称“华广”,英文缩写CHBC)成立于1992年6月30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经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以“中国”冠名,按“公司”形式运作的全国性广播电台。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手段的媒体集团。为海内外中国人竭诚提供高品位信息服务,弘扬中华文化,凝聚同胞情感是公司信守如一的宗旨。
基本介绍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CHINA HUAYI BROADCASTING COPORATION,英文缩写CHBC,简称“华
广”)成立于1991年11月1日,是中国大陆唯一一家经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以“中国”冠名,以“公司”出现的全国性广播电台。
FM(调频):107.1MHz
MW(中波):873KHz
SW(短波):4830KHz6185KHz
华广电波主要覆盖中国大陆大部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北美洲、大洋洲和欧洲部分地区可以使用短波收听到华广节目。
十九世纪
1991年11月1日,一个全新的广播呼号——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在榕城上空问世。她以中国广播改革探索者和民间媒体的面目出现,以“公司”的形式进行运作,引起了海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廖汉生、倪志福、荣毅仁、卢嘉锡、杨静仁、叶飞、程思远、屈武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华广开播题词作贺,陈立夫关山月黎雄才程十发白雪石傅二石、沈柔坚、陈大羽、肖劳、沈鹏尹瘦石李铎王遐举刘开渠柳倩、郭仲选、朱关田潘主兰、陈奋武等海内外数十位书画名家名人为她挥毫泼墨。1991年11月10日,华广派出两名记者奔赴广东省采访首届世界女足锦标赛。开播仅10天,首次参加世界级大赛新闻大战的华广记者,出手不凡,36天时间制作了72档节目,发回了30多万字的稿件,第一时间系统全面地报道了“首届世界女足锦标赛”。听众反响热烈,收到来信2000多封。1992年3月,华广首次派出记者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两会”采访。此后,华广每年都以系列专题形式重点报道这一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10多年来,先后有20多位华广特派记者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其中,1994年的全国“两会”,华广记者采访了24位省部级领导干部,播出系列专题《中共政要话改革》。1992年7月1日至8月15日,华广派出4位特约记者,首次走出国门,赴西班牙巴塞罗那,采访第25届奥运会。同时,举办“奥运金牌万元竞猜”活动。奥运会前后,分别有包括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内的海内外7家报刊相继刊登了华广这次加入奥运新闻大战的消息,香港中国新闻通讯社集团有限公司发了新闻通稿。在45天的奥运宣传中,收到听众来信近万封。其中,台湾及海外来信一百多封。之后,数百名听众在福州西湖大酒店参加了抽奖仪式,这是华广成立后第一个最大型的有奖竞猜活动。作为中国广播改革的先行者,华广率先对编播人员实行聘用制。开播之前,全国各地有近2000人寄来应聘书。开播头一年,仍有一批批思想新锐的广播界青年才俊和蜚声海峡两岸的节目主持人加盟。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华广团队”,有思想,有抱负,满腔热血,浑身冲劲,身居陋室,胸怀大志,一心想闯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远离北京,却以中央级大台的标准要求自己,制作的节目既大气,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播不久,一炮打响,引起广播界的高度关注。1992年9月23日至25日,中国广电
会主持人研究会专门在福州市召开了“华广节目听评会”。时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副会长何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司长赵水福、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理事长白谦诚、秘书长朱砚等数十位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听评了《华广快车》、《华广文化街》、《华广服务台》、《华广欢乐园》4组节目,一致认为华广节目总体设计起点高,节目质量达到了国家级广播电台的一流水平,有的甚至达到了精品水平。1993年3月底,在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以浦东新区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地区”的战略决策一周年后,为了向海内外华人及时报道祖国改革开放这一最新成果,《华广经济网》节目组派出4位记者,从长江源头开始,沿江而下,到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以记者纪行报道方式,忠实记录了中国这一最富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并在4月1日《华广经济网》节目开播的第一天,推出了53集系列专题报道《黄金水道万里行》。这一报道的圆满完成,比上海东方广播电台10月份进行的号称“中国广播界首次全景式报道长江流域的《长江万里行》,早了半年。1993年10月,在中国大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态势下,由《华广经济网》节目组策划,华广和国家口岸办、福建口岸办联合推出40集的大型系列报道《中国口岸纪行》,派出的5位记者沿着中国国境线进行采访。东至中国最东端的烟台市成山角口岸,西及最西端的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北上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口岸,南到最南端的海南三亚口岸,行程近5万公里。如果说这是华广首次和国家部委进行宣传上的合作,那么,一年后,为纪念《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10周年,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推出的85集系列报道《中国少数民族纪行》,则是华广和国家部委进行宣传上合作影响最大、最成功的一次。它是中国广播界第一次真实全面系统地记录了海峡两岸56个少数民族发生的重大变化。国家民委领导专程到华广参加这一系列报道的新闻发布会,还向华广赠送了一面题为“增进民族团结、关心祖国统一”的锦旗。这也是华广历史上的第一次。1993年11月18日,作为华广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活动,华广在厦门悦华酒店举行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听众见面会。厦门市党政军领导及400多位听友和华广主持人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联欢,这是华广首次在异地举办主持人与听众的联欢晚会。此前,在华广开播和周年庆晚会上,毛阿敏董文华阎维文蔡国庆黄宏牛群、冯巩、马季赵炎李维康马兰程前宋丹丹等群星荟萃,但听友们觉得还是厦门这一次的联欢会,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至今仍津津乐道。1993年底,《华广服务台》节目主持人林海春,作为华广第一位出国访问学者,到瑞典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问和讲学。其间,与瑞典国家广播电视台、马尔默市广播中心的同行,一起考察了欧洲国家媒体运作情况,并客座主持节目,向瑞典观众和听众推荐了华广的节目内容,受到广泛好评。在林海春仍在瑞典讲学的同时,《华广文化街》节目组长黄作为华广第一个到香港考察的记者,受到了香港电台公共事务组总监戴继文先生的热情接待。戴先生详细介绍了香港广播的历史和现状,谈了香港电台的节目设置、电台运作、人员构成、经费来源和开支等情况,并带黄螓参观了电台,双方还就交换节目达成了共识。弘扬中华文化,是“华广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华广文化街》节目于1994年初开始推出的文化系列报道《文化名人故地行》(120集)、《中国名街名巷》(80集)、《中国名山》(60集)、《中国名俗大观》(80集)、《雪域文化之旅》和《走向青藏高原》(60集),历时5年,洋洋300集,是华广节目跨越时间最长、集数最多、文化味最浓的一个系列。1994年春节,台湾“中广”女主持人沈琬来到华广,并和华广主持人共同主持一档春节特别节目。这是岛内广播界同行首次做客华广。之后,“中广”又有吴瑞文、谢德莎先后到华广参与主持节目。1994年9月,华广副总经理王怡随福建新闻采访团赴台采访,成为华广赴台采访的“第一人”。在台北市,“中广”著名节目主持人沈琬,热情邀请王怡到“中广”共同主持节目,向“中广”听众介绍华广的朋友。听说华广正在制作《中国少数民族纪行》系列报道,“中广”男主持人吴瑞文利用中秋节休息时间,帮助搜集高山族同胞生活习俗的音响资料,台湾工商时报的陈吾先生提供采访线索,协助王怡在日月潭采访到了邵族村长的实况录音。1994年10月,华广第二任总经理王志强赴广岛市采访第十二届杭州第19届亚运会,这是华广记者首次出国采访。在亚运村街道,因为有“中国”这两个金字招牌,主办方把华广作为中央级电台看待,记者的一切待遇都与几家中央级媒体一样,能够进入所有的比赛场所,从而发回了大量来自现场的独家报道。在繁重的采访之余,王志强总经理还利用“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这一特殊身份,与美联社、共同社、朝日新闻、《中国时报》、澳门电视有限公司等媒体同仁,进行了广泛接触与交流,商谈媒体横向合作。1995年1月1日,《华广午间潮》、《华广欢乐园》作为华广第一批开通热线直播的节目,吸引了大批听众参与。由蒋舟主持的《华广欢乐园》直播节目,创下了一档节目收到听友来信300多封的记录。1995年1月18日,在广州市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广播文艺奖评选中,1993年12月3日播出的《华广欢乐园》节目为华广赢得了第一个中国广播政府奖一等奖。1995年6月2日,华广与《团结报》、上海市政协艺术团联合于中科院上海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台“两岸情”——欢度端午节文艺晚会。《华广欢乐园》节目主持人朱建榕、录音室工程师李光旭,在海峡之声驻上海记者站站长张玉龙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两条长途电话线路,成功地通过华广晚间(20:10——21:40)直播综艺节目《华广欢乐园》,直播了晚会现场演出。这是华广开播以来,首次进行异地远距离现场直播,在海峡两岸引起热烈反响。《文汇报》、《新民晚报》、《联合时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对华广首次异地远距离直播作了充分报道。1995年6月30日,台湾桃园广播电台致函华广,通报了该台工程技术人员测试华广调频广播收听效果的技术资料和华广广播在岛内的覆盖区域,反映了华广调频广播在台湾岛内的良好收听效果。这是第一封岛内广播媒体的反馈信件。1995年9月,是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斯主义战争胜利50周年。《华广快车》节目策划推出了《重返抗日战地》系列报道,《华广音乐特区》节目推出30集的系列文艺专题,播出各类稿件100多篇,采访了有名望、有影响的爱国将领、老英雄、老战士60多人。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华艺出版社联合推出《忆烽火岁月、话祖国统一》广播征文,并结集出版。10月份,在北京举办征文颁奖和同名书的发行仪式,杨成武等数十位老将军出席了仪式,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这一征文活动。1995年10月8日至12日,由国家广电部主办的第二届传音技术质量比赛活动在兰州市举行,华广工程师李光旭,在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各省市区广播界36名传音技术尖子参加的“广录杯”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这是华广技术系统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传音技术大奖,展示了华广的技术实力。1995年12月11日,由华广文艺部编辑方昭主创的戏剧专题节目《知音》,荣获第二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这是方昭、也是华广连续两届获得国家级广播文艺的最高奖,全国仅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天津市广东省辽宁省、河南、湖南省和华广连续两年获一等奖。1995年,《华广午间潮》节目对福州市出租车司机刘世雄烈士见义勇为的事迹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请烈士的妻子和女儿走进直播间,和听众进行直接交流,广东省一位企业家通过华广向烈士女儿提供了终身教育费用。节目进行中,时任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会长边圻、中共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爱枝、烈士生前的领导、同事及烈士女儿的校长都打来电话,在节目中共同探讨学习英雄的话题。《福建日报》、《福州晚报》及省市电视台记者闻讯赶到华广直播间采访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1996年4月,《华广文化街》主持人孙红英采写的专题节目《周恩来的故地行》,获得全国对台广播优秀作品特等奖,这是华广在对台评奖中获得的第一个特等奖。当年,这篇作品又为华广获得第一个中国广播新闻奖的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评奖办主任张君昌高度赞扬这篇作品,认为“内容十分感人,编排手法艺术性强,演播水准很高,音乐与文字的结合近乎完美,是近年来少见的高水准节目。”1997年5月,华广文艺部编辑方昭被福建省记协评为“福建省双十佳新闻工作者”,这是华广编辑首次获此殊荣。之后,又有王龙庆、范翠萍、郑永,分别于2000年、2002年、2004年获此奖项。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行使主权,为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华广首次延长播出时间,推出连续7小时的大直播,全方位报道了全国各地喜迎香港回归的盛况和香港政权交接、特区政府成立的重大历史事件。1998年3月,台湾海基会回函大陆海协会,表示愿意恢复两会间的接触和交流。华广采访全国“两会”的特派记者张美庭捕捉到这一信息后,独家采访了大陆海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并率先予以播发,受到有关方面领导的称赞,认为华广记者新闻敏感性强。1998年夏季,百年不遇的洪水袭击长江嫩江松花江,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华广新闻部及时组织人力,迅速做出反应,通过外派记者和各地特约记者发回了近百篇现场录音报道,多位记者在堤坝上、决口处面对汹涌洪水,与直播间进行连线报道。这是华广记者首次在最紧张、最危险的现场进行电话连线报道。上级机关主要领导和许多听众纷纷给予好评。1999年4月,《华广快车》节目组组长何海滨采写的消息《台湾处置核废物的出路在于同祖国大陆合作》,获得全国对台广播优秀作品特等奖。当年,这一作品又为华广首次获得中国广播消息类政府奖一等奖
二十世纪
2000年,华广文艺部编辑方昭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这是迄今为止华广编播人员个人获得的最高荣誉。2000年11月20日,华广新闻部记者范翠萍作为祖国大陆唯一一位独家专访了首次回龙岩市老家祭祖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撰写的新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接受华广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化解两岸政治僵局只有坚持“一中”原则》,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迄今为止华广记者获得的中国新闻奖的最高奖。2001年1月4日,华广首次自己组团入台考察,这也是新世纪第一个入台考察的广播媒体。在为期10天的考察中,与“中广”、“台湾飞碟电台”、全民广播电台、神农电台等台湾北、中、南部多家广播电台,进行了广泛接触和交流,对岛内广播媒体的现状有了系统全面的了解。2001年4月16日,华广进行了建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节目改革,在经过8个多月的考察、研讨、设计、制作,充分吸收海峡两岸强势广播媒体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原有每天分两次播音10小时,改为一套创意新颖、内容丰富、24小时全天候播出的广播节目。新节目在听众中引起热烈反响,他们纷纷来电、来信表示认可,直播间的热线电话常常爆满。2001年9月11日,华广在“9·11事件”发生后一小时内迅速推出《9·11特别报道》,成为当地反应最快、报道最深入最全面的广播媒体。2001年9月22日,华广与福州市熊猫馆共同主办中国·福州首届熊猫文化节。2001年10月5日至7日,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期盼祖国和平统一,华广在福州市于山堂举办“王渊华竹片书法艺术展”及万人签名活动。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著名人士与会共襄盛举。2001年11月1日,华广十周岁生日,特别推出了《十年华广十年歌——热烈祝贺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开播十周年特别节目》及CD光碟。全国各地25家广播电台专门为华广创作了祝贺节目。当天,华广网站“[/url]”正式开通,使华广第一次拥有了两个传媒。2002年9月,华广推出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大型异地直播报道《CHBC直播大西南》,后又推出《CHBC三峡不了情》、《CHBC台湾行》。2002年9月27日,华广新闻部与台湾《投资中国》杂志联合推出《双赢之路——两岸经贸网上论坛》,来自海峡两岸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在网上论坛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两岸双赢之路。这是华广网站首次与岛内媒体合作。2002年10月17日至2003年1月1日,华广发起了《同在蓝天下——关怀智障儿童大型公益活动》,并分别于2002年11月30日和2003年1月1日在中亭街和沃尔玛公司山姆会员店广场举行了两次大型室外公益演出。本次活动共为福州培智学校募捐筹集到四万多元的现金及物品。2002年11月18日,华广开通网上实时在线广播。2002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华广新闻部主任王龙庆参加中国大陆第一个直航新闻采访团前往金门,首次推出了两岸连线特别直播报道《你好,金门》。2003年3月20日上午11时,在伊拉克战争打响后,华广马上中断正常播出节目,推出三个小时直播报道《决战巴格达》。之后,每天6个时段、直播4小时,36天共直播70个小时,直播报道时间创华广纪录。2003年4月16日,华广再一次节目改版,推出一档被台湾业余无线电促进会理事长林伯龙称为“全球华语电台第一个广播爱好者节目”的《BCL的天空》,有50多位台港澳及海外的无线电爱好者通过电话连线参与节目。台湾无线电爱好者刘茂川还在节目中开设《无线电爱好者新闻动态》和无线电知识讲座。该节目在当年8月举办全球收听大赛暨征文活动中,美国IBS公司提供了6本精美的2004年《全球广播年鉴》作为奖品。2003年5月,华广和《东南快报》、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发出“抗非典——福建原创音乐全球音乐电视台”活动,由华广编播人员施会毅、蒋舟创作的歌曲《共同走过》,成为福建省第一首抗非典公益歌曲,三家媒体合作拍摄《共同走过》MTV,并邀请4位医护人员共同演唱,电台、电视台连续滚动播出,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听众和观众纷纷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对这一活动表示赞赏。许多媒体称这是福建省首次平面、电台、电视台3家强势媒体的立体合作。之后,由蒋舟作曲、著名歌手汤灿演唱的抗非典公益歌曲《生命彩虹》,由中央电视台拍摄成音乐全球音乐电视台,先后在5月12日—18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8套《影视金曲》栏目,以每天5次的频率滚动播出;随后,又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中国中央电视台3套、4套及广东、湖南省等10多个省级电视台滚动播出。2003年9月,华广推出首张公开出版发行的CD专集《感动》,并在福建省的4所高校举办“感动----金秋高校助学行”大型公益演唱会,现场观众达1万多人,其中为福建师范大学白血病女大学生张晓燕募捐金额达7万多元。一位不愿留下姓名的女士听了广播后,来到张晓燕的病房,捐献了1万多元人民币。
由台湾退休公务员程法旺创办的福海文教基金会捐献了5000元人民币。2003年11月,华广文艺部主持人蒋舟创作的《鸪飞》歌曲获得由中国音协主办的首届中华闽南语歌曲大奖赛十大金曲的第二名。12月,施会毅、蒋舟创作的《绿萱茶歌》,获首届中国武夷山茶文化中国艺术节茶歌大赛第一名。2003年,蒋舟创作的歌曲《多少故事能完美》,首次由台湾歌星焦恩俊演唱并收入电视连续剧《狼侠》中。2003年11月,新闻部记者王轶南采写并主持的节目《同在蓝天下》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政府奖二等奖。这是华广成立以来主持人在播音主持方面获得的最高奖项。半年后,王轶南采写的新闻专题节目《一场特殊的对话》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政府奖一等奖。2004年,蒋舟创作的歌曲《思念你就会忘记自己》,首次由香港歌手黄伊汶和北京歌手黄阅合唱并拍摄MTV。蒋舟创作的另一首歌曲《红红的日子》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公安部春节晚会、湖南卫视春节晚会,歌曲演唱者汤灿获得2004“中国广播金号奖”、“金榜歌手奖”。2004年3月,新闻部首次和中国新闻门户网站《中国新闻网》合作设立《华广特稿》,60多篇独家报道被中新网、新浪网等20多家门户网站转载,20多篇特稿被香港电台及海外新闻网站转载。2004年5月,华广精心策划了“真情五月天”系列活动,先后举办了“假日山水情缘”、“情牵两岸心”、“不同的电波一样的真情”、“青春飞扬之夜”、“台歌激情演唱会”等五场活动,创下了华广单月举办活动最多的纪录。其中,华广与福建外贸学院、福建警官学校等6所高校共同举办的“青春飞扬之夜”,还创下了单场活动合作单位最多的纪录。2004年6月1日,华广新闻部记者郑永采写的《两岸观察家》文章——《陈水扁没诚意两岸关系难改善》一文,首次被台湾媒体《国际论坛报》头版头条大篇幅转载使用。2004年10月,华广选送的歌曲《山河听我说》,在全国26个赛区4000多首的参赛歌曲中,脱颖而出,以总票数第二名荣获“中国原创歌曲奖”的最高奖项“十大金曲奖”。2004年10月,华广“蒋舟音乐坊”栏目通过网站征集听友歌词超过2000首,在听友中产生热烈反响。由蒋舟创作、中国著名歌手刘媛媛演唱的台湾题材作品《船儿啊快快靠岸》经华广策划、包装后正式向全国媒体推荐。2004年10月19日,华广网站与网龙(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原创频道,开办网上“音乐在线”,并实现网站域名跳转。
节目播出时间
0:00 ,华广音乐厅
5:00,华广服务热线
6:30,朝花夕拾
7:00,华广快车新闻早报
8:00,乘着歌声的翅膀,三味书屋
9:00,我歌张扬,新歌老字号
10:00,佳松在线
11:00,快乐高手
12:00,娱乐新响法
13:00,赵新流行驿站(周六:我的精神家园)
14:00,友情航班
15:00,国雪佛兰乐风
16:00,在水一方
17:00,快乐生活
18:00,蒋舟音乐坊
18:40,快乐金手指
19:30,小嘴笑谈,艺术摇滚
20:20,华广服务热线
22:00,华广快车新闻晚报
22:40,华广音乐厅
参考资料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天眼查.2024-03-18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十九世纪
二十世纪
节目播出时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