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惠渠
天惠渠
湖北省北部人工渠道。引天河水,系无坝引水灌溉渠系。原名六官坪渠。渠首位于郧西县城西北1s公里油坊岭下的天河上游河道上。始凿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时称“六官坪渠”,溉田300余亩。1939年扩建后,定名为天惠渠。1956—1957年重修,干渠长40公里,支渠和配套工程计338处,灌溉西县属六官坪、金钱石、红庙镇、南关等乡耕地面积近万亩。为郧西县最大水利灌溉工程,并建有水电站1座,装机容量135千瓦。渠首流量为2.5立方米/秒。
民国
民国十八年,1929由当地乡绅、代理县长夏小冬倡修,并私捐银元800块,另一乡绅方介仁为修此渠卖掉水田4亩,偕当地农民技术员李正军,带领民工施工两年余,修至六官坪上坪头,仅灌田100余亩。县政府共拨款160元资助。
民国二十七年(1938),县长柯愈珊发起农民续建此渠,经两年多施工,修至朱家湾,全长4公里,灌田500余亩,更名为复兴堰。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复兴堰放水典礼时,县长王开化倡议重修复兴堰,改名天惠渠。次年,计划得到省水利处批准。
民国三十一年,省水利工程处第二勘测队长高紫藩率人勘测设计,县建设科水利技士林光曦参与,历时4月余。省府拨款66万元分期下拨,并列入大型贷款项目,共贷款144708960元(旧币)。是年10月1日动工。县成立天惠渠工务所,县长卢生桂任工务所主任,高紫藩任副主任。劳力征自土门、城关、观音、双掌、马鞍、安家一带。石方开挖和燕子沟、大沙沟、小沙构渡槽由唐山市“宝兴”建筑公司承包。灯草沟、冯家沟渡槽由“利民”公司承包。本地组织小型施工队,承包小型石方工程。民工最多达7000余人。工地先后病、饿、工伤民工近百人,因逃工被洪水淹死7人。
民国三十五年夏,渠道修成21公里至南岭,仅通水一天,沿途塌方阻塞,只有一股细流经过燕子沟渡槽,灌田804余亩。
1956年
解放后县政府把重修天惠渠列入议事日程。1956年元月14日,襄阳地区水利局刘吉香、县水利局李玉德等人进行勘测设计。农民自发组织扫雪队扫开侧t线。在群众支持下,仅38天初步侧量完毕。
1956年2月29日正式开工。县成立指挥部,副县长盛永凯任指挥长。主要由土门区和城关镇承担施工。参加施工的还有城郊、马鞍、夹河、羊尾、上津、河夹、观音等区民工。工地最多上近万人,为解放后第一次劳力大集中。同年9月28日,县长申富宝任指挥长。施工步骤:先上后下,先易后难,先大后小,先急后缓,按技术性质成立石工队、土方队和木工队,分工划段,必要时统一调配,县内开挖的第一个大隧洞—天惠渠五谷梁隧洞净深84.6米,原计划施工137天,结果提前4天,于1957年3月28日开通。次日隧洞塌方,由县水利局长詹世镇带队苦战9个昼夜,完成隧洞衬砌。
1957年
1957年4月7日通水,整个工程完成土石工程 221218立方米,投标工200136个,国家投资9万元,银行贷款10.74万元,其它0.0805万元。完成全渠土石工程和附属建筑物338处。其中隧洞1处,隧洞进出口分水闸各1处,大小石拱渡槽3处,倒虹吸1处,石拱顶69处,木质顶笕7处,大小石拱涵洞9处,反滤层38处,木质反滤层1处,引水葫芦凸1处,泄水闸39处,浆砌渠埂37处,靠山帮41处,填方11处等。整个工程无1人死亡。
干渠总长4公里。其中总干渠1条,从渠首至五谷梁长1公里。三支分干渠:东干渠从五谷梁至黄山市,西干渠从五谷梁至桥子沟,南干渠从五谷梁至南岭南端,干渠控制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15000余亩。总干渠宽2.5至3.5米,最浅处1. 4米,过水1.7立方米/秒。全渠主灌土门、寺沟、城关3个乡镇17个村95个村民小组8000余亩水田。沿渠乡村利用水位落差建成各种水力加工场站28处。干渠通水时,县成立天惠渠管养所,属县水利局管辖,有职工10人左右。
1958年
1958年4月,利用南于渠水在老虎沟建成县第一个水力发电站。1961年元月22日至4月4日,县里从马鞍关水库调来民工120人将燕子沟30米长的木质渡槽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平板渡槽。1962年元月22日,受益地区上劳力70余人,将渠首葫芦凸引水工程改建成马蹄形隧洞引水工程,次年4月竣工通水。隧洞长119.6米,宽1.8米,高2米。总干渠流量增加到2.5立方米/秒。1964年后,所有木质顶笕、渡槽都改建成石拱顶览和石拱渡槽。1957年7月,利用天惠渠水源,在原水电站闲置的前池建成县自来水厂。到1984年底,沿渠先后建成电力提灌站7处,装机315千瓦,可取水浇地2000余亩。灌区内粮食单产由1956年的430斤左右上升到1000斤左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民国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