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景发(1933年8月4日—2001年5月12日),男,出生于上海,籍贯广东番禺,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著名校友。1955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化学系,1959年复旦大学电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63年任复旦大学讲师,1978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邓景发长期从事物理化学及多相催化、真空表面化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研制成
电解银催化剂用于甲醛的工业生产,使之达到国际水平。1990年至1991年在日本
早稻田大学任交换研究员。2001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人物介绍
邓景发,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
催化和表面化学的科研工作。
在国内率先研制成电解银催化剂用于甲醛的工业生产。首次阐明了在电解银上
甲醇转化为甲醛的分子
反应机理,提出并实验证实了IB族金属
吸附氧的反馈键模型和催化剂表面存在的诱导酸性,并研制出新型银催化剂。首次把非晶态合金以高分散形式负载在大比表面的载体上,解决了比表面小的问题;提出了非晶态合金的高催化活性是由几何效应引起的观点,研制成几种新的非晶态合金。研究出
环戊二烯催化合成
戊二醛的新方法。
人物经历
1963年4月至1978年5月 在
复旦大学化学系任讲师。
1978年5月至1984年8月 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副教授。
1984年8月至今 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10月至1991年4月 在日本
早稻田大学任交换研究员。
1995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5月1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邓景发,1933年8月4日出生于
上海市,祖籍
广东省番禺区。少年时,家遭
日本侵略军炸毁,家境贫寒,曾随母流浪街头,后在友人帮助下,母亲摆饭摊谋生。邓景发白天上学,晨晚协助母亲购物、记账,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母常以国难家难的事例教育他“勤奋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艰难的少年时期和母亲的教导对他后来始终不渝的顽强拼搏精神有极大的影响。至今,他常对人说:“母亲虽然一字不识,却是他的严师,一位终生的严师。”1951年,邓景发考入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转入
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1955年毕业后师从
吴浩青教授作研究生,从事电化学研究。1959年毕业留校任助教。在此期间,他讲授“
化学热力学”课程并同时进行电化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发表论文10 余篇,崭露了教学和科研的才华。他完成的“电解法生产
过硫酸铵”和“电解法生产
氧化亚铜”都应用在工厂的生产实际中。1963 年提升为化学系讲师。
70年代初,
复旦大学招收了工农兵学员。邓景发担任“
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讲教师。他联系工厂生产实际,把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1977 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物理化学》。
研究领域
金属和合金的表面化学研究;非晶态合金的结构、表面组成和
催化性质的研究;膜催化研究;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构和催化性能研究及低碳
烷烃的选择氧化。
科研成就
1972年,在一次下厂劳动中,邓景发看到工厂的甲醛生产仍用浮石银作催化剂。这种方法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严重,一位工人在处理催化剂时曾被
硝酸烧伤。当时,工厂的干部和工人希望邓景发能研究出电解银催化剂,因为国外的工厂大多已用电解银作催化剂生产甲醛。回校后,他和几位同事一起进行了
电解银法制甲醛的实验研究,并很快在全国几十家工厂推广应用。自此,邓景发的科研方向由电化学转向
催化,后又扩展到表面化学领域。
80年代初,邓景发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表面化学的发展,催化化学正在经历由技艺变为科学的过程,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固体表面上的
吸附和催化过程,需要有表面谱仪。在没有足够经费购置昂贵的能谱仪的情况下,他利用国内现有条件,自行设计组装了多种研究固体表面的能谱仪,建成了一个从分子水平研究表面吸附和催化过程的表面化学实验室。利用这个实验室,对
电解银催化
甲醇制甲醛的催化作用作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开发出银系列催化剂,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1984年,邓景发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目光始终对准学科的前沿。198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非晶态
合金催化剂的研究,几年后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1987年开展了
高温超导材料的
催化性能研究。通过对高温超导体的组成、结构以及电性质与催化性能间关系的研究,首先提出晶格中OI位的氧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可逆地放出和进入,并且在催化反应中充当活性中心。1989年,当他了解到
中国石化中“
碳五馏分”还没有很好开发利用,而
戊二醛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工业原料和医用消毒剂时,就立刻开展了从
环戊二烯催化合成戊二醛的研究,研究成从
环戊烯一步合成戊二醛的新方法。
科技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长期的艰苦劳动使邓景发取得了多项成果。
成功地研制出电解银系列催化剂,并已分别应用于
甲醇制甲醛、
乙醇制
乙醛,丁醇制
丁醛和
乙二醇制
乙二醛的工业化生产。其中甲醇制甲醛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年为国家创利数千万元。这些科研成果于1980年获
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
二等奖、化学工业部
科技成果奖,1981年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自行设计组装的能谱仪首次从分子水平阐明了甲醇在电解
银催化剂上转化为甲醛的反应机理。提出并实验证实了IB族金属
吸附氧的反馈键模型和
催化剂表面存在的诱导酸性,指明了s电子在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充实了
金属催化剂的催化理论,在应用上指导了催化剂的改进和
新型催化剂的研制。根据
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机理,推断出用
电解银同样可以催化氧化
乙二醇制
乙二醛,研制成的工艺已应用于工业生产,使乙二醛的产率提高20%,属国际首创。诱导酸性概念指明了具有孤对电子的物质(如Fe)对Ag催化剂的中毒作用,这类物质与缺电子的Agδ+结合,阻止甲醇的
吸附和反应,从而阐明了杂质铁对
银催化剂的中毒作用。而另一类物质会导致氧吸附时功函数的升高,吸附氧电子密度增大,从而增大了银氧键的强度。利用这种电子效应,找到了良好的
助催化剂,研制成新一代的修饰
电解银催化剂,使甲醛产率提高。以上研究成果分别于1986年和1990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和
三等奖。
在电解银催化剂上研究乙烯氧化为环氧乙的反应机理,取得重要的结果。乙烯氧化为环氧乙烷工业上使用负载银(Ag/αAl2O3)催化剂,虽然工业生产多年,但对反应机理和助催化剂的作用,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为了排除载体和金属的相互作用,邓景发首次用电解
银催化剂研究了乙烯环氧化机理和
助催化剂的作用。研究表明,
吸附态的分子氧对乙烯的环氧化和深度氧化不起直接作用,而吸附态的原子氧则是反应的活性物种。反应机理为:长期以来都认为吸附的分子态氧是环氧化的活性氧物种。根据分子氧
反应机理,
环氧乙烷的最大选择性不超过85.7%。邓景发通过研究银和吸附氧的相互作用,阐明了添加剂是通过电子效应提高环氧乙烷的选择性。在
电解银中加入微量的和后,使
乙烯环氧化的选择性达到94%,突破了85.7%。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原子氧是活性氧物种。这一研究成果于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在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非晶态合金作为
催化材料的研究始于80年代,邓景发于198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已在两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一是用骤冷法制得的非晶态比表面积小,一般为0.1~1.0m2/g,很难用于工业生产。邓景发在国际上首次用
化学沉积法将非晶态合金负载在大比表面的载体上,制成了大比表面(85m2/g)的非晶态合金。这种把非晶态以高分散形式负载在载体上的方法,受到国外同行的高度重视,认为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方法。二是在反应过程中非晶态易转化为晶态,从而失去非晶态特有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邓景发通过在非晶态合金中添加稀土元素,稳定了表面物种(如Ni-P-O)使其难以还原,将非晶态的晶化温度提高了100~150℃,从而提高了非晶态催化剂的实用温度,为非晶态合金作为催化剂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非晶态
合金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比晶态好的原因,文献一直存在分歧,多数人认为是电子效应。邓景发采用多种原位表面分析方法对不同处理条件下的非晶态合金进行了研究,发现合金表面(Ni和P)的电子价态并未改变,表面组成的变化是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超细非晶态Ni-P和Ni-B的活性研究,得到活性的差异来源于活性位的数目的不同。通过掺W的Ni-P非晶态合金的研究,得到非晶态合金的几何微结构的差异直接导致活性的差异。由此,他提出了非晶态合金的高催化活性是由几何效应引起的观点。他已研制成二种新的非晶态合金Ni-W-P和Ni-Co-B催化剂,后者对苯加氢的活性比Raney Ni高8倍。
研究成从环戊烯一步催化合成戊二醛的新方法,突破了国外专利必须使用无水体系的限制,为“
碳五馏分”的利用开拓了新领域;与国外以
丙烯醛为原料经四步合成戊二醛的生产方法相比,具有步骤简单,成品价廉等优点。
邓景发的科研成果丰硕,截至2001年5月,在中国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代表论著有《物理化学》《催化作用原理导论》《物理化学学习指导》等。他的科研成果在理论上充实了
金属催化剂的催化理论,在应用上指导了催化剂的改进和
新型催化剂的研制。
论文著作
邓景发已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先后应邀赴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
早稻田大学、
东京大学、国立
新加坡大学讲学和学术交流。
人才培养
治学态度
邓景发认为知识需一遍遍的打磨,学生的基础知识才会更加扎实。他要求学生每个实验一定要重复三遍,因为三遍都证实的数据才有可靠性。邓景发对于硕士和博士有更高的要求,每个硕士生毕业时至少发表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每个博士生毕业时至少有两篇以上的SCI论文被发表或录用。
编著教材
讲授课程
邓景发长期主讲《物理化学》基础课,还为研究生们讲授《表面化学》《分子催化》等课程,并为他们开设“化学前沿”讲座,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培养成果
邓景发培养了大批的科研人才,截至2001年5月,他培养了28位博士和22位硕士,如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
陆靖,
复旦大学教授乔明华、曹勇、李振华等都是他的学生。
教学奖励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邓景发是中国电解
银催化剂基础研究和应用的开拓者,高校真空表面化学研究的先行者,非晶态
合金催化剂研究的重要奠基人,对推动中国金属催化和新催化材料的基础研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卓越贡献。”(《邓景发先生传略》评)
“邓景发是开拓创新的先驱,是科研成就等身的化学家,是桃李天下的著名教育家,更是高尚的党员模范。他用朴素的品格,朴实的精神,不灭的热情,不懈的坚持,引领
化学领域创新;他教书育人,撰写教材、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严师也是慈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定
共产主义信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他用行动诠释‘要一生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评)
“他(邓景发)追求真理、崇尚实践、开拓奋进、勇于创新、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同济大学评)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邓景发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旧社会家庭,家境贫寒。年少时,家遭到侵略军炸毁,曾随母亲流浪街头,后在友人帮助下,母子靠摆饭摊谋生。邓景发白天上学,早晨和晚上协助母亲购物、记账,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母亲常以国难家难的事例教育他“勤奋读书,做一个有用的人。艰难的少年时期和母亲的谆谆教导对他的爱国情怀与坚持精神有着深深的影响。
亦师亦友
邓景发具有慷慨博大的长者仁爱,有慈父般的关怀,对待学生就像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为了改善饮食条件,他购置了在九十年代初还属于高档消费品的电冰箱和微波炉,为加班熬夜的学生送去宵夜;对于在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邓景发也慷慨相助。
个人荣誉
邓景发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1986年他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0年由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和“金马”奖章。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邓景发已年近古稀,仍充满旺盛的进取精神,坚持每天上班,时刻关注学科的前沿发展,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的第一线工作中。他说:“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要花巨大的劳动才能得到”,“要一生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