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俄罗斯公立理工大学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Том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简称ТПУ),位于俄罗斯托木斯克州首府托木斯克,创建于1896年,是俄罗斯亚洲地区第一所理工类大学,也是俄罗斯最顶尖的三大理工大学之一。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在俄罗斯率先建立了与欧美相一致的学位体制,七个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已经通过美国国际认证中心(GATE)的鉴定,Canadian Engineering Accreditation Board(СЕАВ)、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的信托,教学质量管理系统通过了ISO9001:2000体系认证。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引进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同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塞浦路斯韩国印度等国大学进行紧密合作,培养出了15万名各类专家,其中有500多名院士和国家优质奖章获得者。截止2023年,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拥有2000名大学教师、230名博士、1050名副博士、6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22位俄罗斯公共职业科学院及国际科学院成员、2名国家级奖项获得者和7位政府奖项获得者、14位俄罗斯联邦及国际奖项获得者,拥有包括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内的诺贝尔奖获得者4人。
2012年,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在“俄罗斯大学综合排名”中位于第七,理工排名第二,在英国泰晤士报中,进入世界前500强;2021年,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在俄罗斯最佳大学RAEX-100排名中位居第8位;2023年,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第398位。
历史沿革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原名托木斯克工学院)位于托木斯克市,是一所享有盛名的百年老校,始建于尼古拉二世时期(1896年),是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第一所工科院校,在苏联时期即名列三大工学院之一,是远东工学教育的发源地,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基础上先后分离和建立了20余所高等院校。据俄罗斯教育部的权威排名,在全俄48所综合性技术大学中名列第三。
苏联时期,托木斯克作为重要的军事基地成为封闭城而与世隔绝,1990年才开始对外开放,这座百年老校在军事封闭几十年后迅速走向世界,先后与世界各国几十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96年经俄联邦总统批准首批成为俄罗斯最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单位,俄罗斯联邦所有高校中仅有八所高校获此殊荣。
首批成为俄罗斯最有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单位,俄罗斯联邦所有高校中仅有八所高校获此殊荣,是俄罗斯高教部首批获准可以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办学条件
创建于1896年,1900年收生开课,在培养高技能型工程师方面有悠久的传统。
托木斯克国立理工大学建于1896年是最早优秀的高等学府之一,已经培养出了15万名各类专家,其中500多名院士、国家优质奖章获得者。大学内有272个博士站,培养111个专业方向的本科及104专业方向的硕士、97个专业方向的博士。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是俄罗斯亚洲区的第一技术类大学,创建于1896年。这里共培养了十多万名专家,其中有三百多名院士,还有列宁奖章、国家奖金和其他高声誉奖章的得主。
凭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排名,根据俄罗斯联邦总统1997年4月2日签署的命令,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被列入“俄罗斯有特殊价值的民族文化遗产汇编”,这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主导作用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的体现。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目前有8个学院、10个系、3个科学研究所包括核物理研究所、高压研究所、内视学研究所。还有新西伯利亚新工艺技术研究中心、全俄罗斯最先进最全面的科技图书馆,信息分析中心、大学出版社、大学博物馆、运动健身中心、俄德中心、俄法中心、亚太中心、国际教育活动中心、英国Heriot-Watt大学石油专家培训中心。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在俄罗斯率先建立了与欧美相一致的学位体制在欧美有较高的认可度,七个用英语授课的专业已经通过美国国际认证中心(GATE)的鉴定,Canadian Enginee圆环 Accreditation Board(СЕАВ),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ABET)的信托。教学质量管理系统通过了ISO 9001:2000 体系认证(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Ltd. (NQA), UK。
杰出贡献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为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化学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19世纪90年代为托木斯克理工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为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院系概况
大学状况
大学的核物理、计算机与信息、电子、微电子、化学、化工、电机、地质学、经贸等专业都是全俄罗斯甚至独立国家联合体国家当中最强劲的专业。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排名证实了它的高水平:在俄罗斯工程教育协会中排名第一,在俄罗斯技术类大学协会中排名第三。大学有国家颁发的认证书。9个专家培训教学大纲通过了工程专业独立认证中心的认证。托理工及其5个英语授课的教学大纲通过的美国GATE(Global Alliance fof Transnational Education)的认证,是俄罗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有六个部门的专家培训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NQA(英国)认证办事处的认证。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作为目前俄罗斯第一批可以用全英文授课的俄罗斯高校针对母语为非俄语的海外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英文教学水平已经符合了美国Global Alliance for Transnational Education的认证,同时其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列入英国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积极的引进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大学积极的同来自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塞浦路斯韩国印度等国的大学进行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大学图书馆藏有各种语言,包括俄语、英语、德语法语、汉语书合计270万册。 如今大学图书馆:长期阅览人数超过23000人;8处阅览大厅;英特尔网络中心,大学图书馆今天获取10000多新书以及400多本各类杂志。
大学国际教育与语言交流学院确保海外留学生学会俄语。
海外留学生可以去三处计算机网络中心使用计算机上网查询信息及浏览国际国内新闻。海外留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可以任何选择运动项目,包括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等体育项目。
大学内每年举行滑雪、排球、跆拳道等体育竞赛。
在大学校园内的学生公寓区内还有室内游泳馆、桑拿浴等供学生使用。
俄罗斯非常盛行“冬季足球”,海外留学生都很积极的参与当中。
自费生奖学金
学校为了资助自费生的学习与生活,学校可以为优秀自费学生提供俄政府奖学金资助项目,如自费生成绩优秀,每年可获得俄罗斯奖学金5万人民币,解除了许多自费学生的学费与住宿费等问题。与此同时,该校还为自费学生与公费学生提供赴德国公费生项目,每年可获得10万人民币的俄教育部资助。
学科体系
科系创建
大学创建的最初几十年中学派的形成主要要感谢俄罗斯和苏联的著名科学家们,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俄罗斯领先的科学教育中心,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取决于他们。最古老的学派有:
· 西伯利亚地区地质学;矿床的预测、寻找与钻探;采矿学——由奥布卢切夫教授和乌索夫教授创建;
· 化学与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由基士聂尔教授创建;
· 西伯利亚电工学派——由鲍杰伯尼教授创建;
· 机构学和机器理论;材料力学学派——由巴巴雷科夫教授创建; · 西伯利亚生产力经济发展可行性研究学派——由索博列夫教授创建;
· 金属学;材料热处理学派——由吉洪诺夫教授和古托夫斯基教授创建;
· 在西伯利亚的自然条件下一点能和热能的综合生产为基础的热力工程系统学派——由布达科夫教授创建;
· 化学与硅酸盐工艺学派——由包诺马列夫教授创建;
· 天然与合成燃料的工艺和获取的最优化学派——由格博列尔教授创建;
· 物质性能的热物理研究学派——由福克斯教授创建;
· 金属切削学派——由罗赞别尔格教授创建;
· 超远距离电能传输学派——由谢尔巴科夫教授创建;
· 电能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研究学派——由古加维尼教授创建; ·
核物理和加速技术学派——由阿·阿·沃罗比耶夫教授创建; ·
核技术与核燃料工艺学派——由阿·阿·沃罗比耶夫教授创建
· 电绝缘材料无力与技术和辐射物理学派——由阿·阿·沃罗比耶夫教授创建
· 固体物理学派——由阿沃罗比耶夫教授创建
· 高压脉冲技术与工艺——由阿沃罗比耶夫教授创建
· 物质的电化学分析法的理论与实践学派——由斯特罗姆别勒克教授创建。
师资队伍
大学内教职员工2300名,其中包括2000名大学教师、230名博士、1050名副博士、6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22位俄罗斯公共职业科学院及国际科学院成员,2名国家级奖项获得者和7位政府奖项获得者,14位获得俄罗斯联邦及国际奖项获得者。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积极的引进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大学积极的同来自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中国、塞浦路斯韩国印度等国的大学进行着紧密地合作关系。
中国大学与该校的“2+2”学习项目
目前吉林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跟该校进行“2+2”等校际友好合作项目,每年有大批中国学生通过校际联合培养等模式前往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目前在本校的外国学生有1000多名,其中中国学生130多名。
人才培养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在俄罗斯率先建立了与欧、美相一致的学位体制,1998年大部分专业得到了可同时用英、俄两种语言授课的水平,英语授课得到了俄罗斯联邦高教部认证。
除此之外,大学内还开设了全英文授课的八门专业课程:包括:Electr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Chem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nagement,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物理学, Geology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 Thermal Engineering.
获得荣誉
托理是俄罗斯乃至世界的超一流大学,是俄罗斯亚洲地区唯一一所可以与欧洲各大高校媲美的学校,学历认证达到了欧洲标准,达到了世界超一流大学的标准。它拥有着俄罗斯3大理工学校之一的无可捍卫的地位,物理系拥有着俄罗斯实验核反应堆,拥有1位诺贝尔获得者的建系历史,1位诺贝尔现役研究人员;化学系拥有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的贡献与创造;生物系拥有1位诺贝尔获得者研究人员。这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4位世界最高科学家人员们,奠定了托理在世界大学排名具足轻重的地位。
2021年6月,位列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395位。
知名校友
学院的第一批教授中有以下知名的科学家:
研制获取糖类获取方法的科学院院士尼马基士聂尔,其方法以基士聂尔法闻名于科学界;
叶维毕隆教授,发现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周期性重复现象,而门捷列夫本人则积极参与了学院的建设,尤其是化学部的建设;
曾在托理工工作过的还有巴·普·维依恩别勒克教授-地磁学的知名研究家暨托木斯克州固体物理学学派的奠基人。院士尼谢苗诺夫在维依恩别勒克教授的实验室中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并在后来获得了物理化学领域的诺贝尔奖;
特伊吉洪诺夫教授,尼维古多夫斯基教授和尼别契然夫斯基教授在金属学、冶金学和金属物理方面获得了具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维阿奥博卢乔夫院士和米阿乌索夫院士建立了实力雄厚的西伯利亚地区矿山地质学学派,他们的学生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地质学家,如米克科罗维恩曾预测出西伯利亚石油工业矿床。
科学研究
第一部国产罗斯勃鲁牌轿车由大学校友德米特里班达列夫设计;第一台可批量生产的拖拉机由米杰拉萨图洛夫设计。德班达列夫还是莫斯科汽车制造厂的建设者和厂长,而杰拉萨图洛夫后成为圣彼得堡普基洛夫工厂厂长。在托理工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电动轨道;第一个带动了石油工业的涡轮钻孔机;第一台国产电子回旋加速速器;第一台天然气动力发动机。机械专业毕业生米·阿·卡别留什尼科夫——苏联科学院通信院士,是石油开采用涡轮钻机的发明者。阿·比·马雷舍夫, 一生都致力于机械制造规律的研究,推出了有名的《马雷晒夫公式》。
在托理工学习过的还有闻名世界的直升飞机设计师卡莫夫和米尔。毕业生尼基金工程师的勇气则体现在以下著名建筑物上,如:国内第一座超高层建筑物——莫斯科大学楼群;奥斯坦丁电视塔;著名的卢日尼基体育馆。与托理工有关的人物还有戈伊诺索夫---马格尼托格尔斯克市冶金联合厂厂长;米克卡罗维恩——其研究工作为西伯利亚地区石油的开采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诺里尔斯克市的建造者——尼乌勒万采夫和阿沃罗比耶夫为普通物理与应用物理新学派创始人。
托理工的科学家与毕业生积极参与了西伯利亚重大企业的设计、建造与投产,如:库兹涅茨克冶金联合企业;库兹巴萨的矿井和矿山;新西伯利亚、乌拉尔及远东的工厂以及西伯利亚地下矿藏的发现、开采与开发。今天大部分大型科技生产组织,工业企业的主要专家,许多大学的校长以及西伯利亚科学研究所的所长都是托理工的毕业生及其学科流派的追随者。
2010年,普京与众官员来到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亲临托理工,慰问托理学生,与学生密切交流,慰问学校国家级与世界级诺贝尔等杰出科学家,并将托理列为俄罗斯15所大学需要拨款150亿美金研究经费的高校之一。
校园环境
交通情况
托木斯克市作为俄罗斯加强西伯利亚地区的军事力量的前哨于1604年建立的,由于当时古老的莫斯科—北京公路通过托木斯克,很快使之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贸易重镇。托木斯克现有城市人口55万,是托木斯克州的首府,著名的文化名城,10%以上人口是学生,高等以上学历的城市人口比例在俄罗斯名列第一。托木斯科位于北京—莫斯科的正中间,距新西伯利亚300公里,距莫斯科—北京的铁路干线仅有两个小时的路程(火车),可乘坐中方国际列(经二连浩特出境)、俄方国际列(经过满洲里市出境)到新西伯利前一站—泰加车站下车,转乘郊线火车到达托木斯克,也可乘飞机经北京(或天津)经新西伯利亚到托木斯克。
天气气候
托木斯克的气候与天气: 由于托木斯克地理位置位于北纬56度,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6-9月)平均气温15-20摄氏度,盛夏有时可达30摄氏度以上,冬季(11月中旬-3月)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是滑雪的好季节),隆冬时节最低气温可达到-30摄氏度以下,但寒冷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怕,因为隆冬季节多干燥无风,加上良好的供暖条件(供热期9月-次年5月),室内温度都在20摄氏度以上。尽管如此,棉帽,厚冬装和棉靴仍是托木斯克必备的越冬物品。
参考资料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2024-03-12
合作院校.哈尔滨理工大学国际工程学院.2024-03-1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科体系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获得荣誉
知名校友
科学研究
校园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