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堡镇
福建省连江县下辖镇
透堡镇位于连江县的东北沿海,北靠炉峰山脉,面临罗源湾,怀抱平坦肥沃的马透平原。辖8个行政村,是著名革命老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2017年,透堡镇行政区域面积2560公顷,常住人口11095人。
地理环境
透堡镇位于连江县的东北沿海,北靠庐峰山脉,面临罗源湾
透堡镇透堡镇位于福州市连江县境东北罗源湾畔,镇驻地透堡,海拔10米,距县城43公里。透堡镇是宋末爱国诗人郑思肖的故乡。明嘉靖间建有城堡,副总兵戚继光曾驻屯这里进剿倭寇。清代迁界有不少居民被迫迁徙内地。清末辛亥革命时透堡是革命党人重要活动基地,中华民国是闽东土地革命策源地之一。透堡镇自宋至清均属五贤乡安德里。民国初属第六区。民国24年编查保加利亚足球甲级联赛设透堡联保。民国29年为拱透乡。民国33年6月与马赤乡合并成立马透乡。民国35年改称所南乡。新中国成立后属第六区,曾为区委驻地。
历史沿革
1952年后为区属镇。
1958年属马鼻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撤销公社建制仍属马鼻乡。
1990年9月从马鼻析出成立透堡乡。1992年8月改为镇建制。
1995年透堡镇陆地总面积25.1平方公里,设8个村民委员会,67个村民小组,计4560户,20143人,分布12个自然村。
行政区划
透堡历史上始终隶属连江县辖。连江建县于晋太康三年(282年),始称温麻县。至隋大业三年(607年)并入闽县,唐武德六年(623年)重设温麻县,同年改名连江县至今。透堡在唐以前的建置区划己无考。唐朝,连江共设5乡,辖24里,透堡属五贤乡之安德里。里下又设2个图,为德一、德二。据清乾隆版和爱新觉罗·颙琰版《连江县志》记载,安德里有24个村,即:透堡、陇柄、拱头、田端、透堡半街、尖墩、龙头、东乡、后田、月峰寺前、净安寺前、卢家巷、状元坊兜、昼绣坊兜、鱼市、财岭兜、叶舍头、后溪、王坞、庐山下、白云陇、童井、葫芦门、三墩。除东乡区(即今东湾)、拱头今属马鼻镇外,其余均属透堡镇。还有馆读村清以前则属保安里。
民国初,县内曾划为19个自治区(只是空架子),透堡属马透赤自治区(“马”即马鼻,“透”即透堡,“赤”为赤石)。
民国17年(1928年),国民政府实施《县组织法》。以5户为邻、25户为闾、百户以上集镇为里,透堡复名安德里,其余乡村为村,约20个里(村)为一个区。民国18年,里(村)均改为乡或镇。据民国22年连江县长康瀚编的《三个月之连江县政》载:全县共设8个区、辖149个乡(镇),乡镇之下有附乡(即自然村)397个。透堡属第六区,辖23个乡镇、22个附乡(以下括号为附乡数)。今透堡辖内设南靖乡(l)、西安乡(1)、尚仁乡、尚德乡、尚义乡、馆读乡(1)。
民国24年8月,连江土地革命时建立的苏区己全部沦丧。国民党中央军委南昌行营训令强化保甲制度,福建省政府随即颁布《福建省各县分区设署办法施行细则》,连江县被列入重点“剿匪”县,第一批编查保甲,于同年10月编完。全县设3个区署,计编55个联保(后调整为40个联保)、487保、4891甲。透堡编为一个联保,下辖7~8个保,归第三区署辖。
民国29年,福建省实行所谓“新县制”,撤销联保,改编为乡镇公所。原保长办公处亦改为保办事处。全县计31个乡(辛勤,透堡与拱头等合编为拱透乡,计辖12个保,即:透堡东堡、透堡西堡、透堡南堡、透堡北保、陇柄保、岭塘保、龙头保、尖墩保、馆读保、拱头保、半塘保、东湾保。
民国31年4月,东湾保、半塘保划属马赤乡。拱透乡剩下10个保,下设115个甲。
民国33年,因日本侵略军第二次攻陷连江,县财政拮据,裁撤区署,缩减乡镇,全县仅编15个乡(镇)(竿塘、西洋仍在沦陷之中未编)。拱透乡与马赤乡合并为马透乡。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县乡(镇)复查整理保甲,民国35年初编查结束,全县设18个乡镇,马透乡改为所南乡(纪念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字所南)。直至1949年连江解放。据民国36年5月连江县政府《户口编查表》载,所南乡辖13个保、169甲,计4873户,18741人。透堡境内设5个保:横西保,14甲、357户、1457人,保驻地设透堡马头顶:泗洲保,14甲、353户、1510人,设透堡寺厅街;陇柄保,12甲、314户、1147人,设透堡大王宫:馆读保果,15甲、388户、1478人,设东村(包括馆读、鲤溪、东湾、湾头、中头澳、大皂、后曲等);拱头保,21甲、541户、2199人,设尖墩(包括尖墩、拱头、田墙、上澳、讲桥墩等)。
1949年8月16日连江解放。9月,宣布建立6个区,区之下暂时保留原有保甲,原所南乡及所属改为第六区,区驻地初设官坂,后迁马鼻。1950年3月开始分批建立基层乡镇政权,废除保甲。至同年年底,全县计设8个区,己组建81个乡镇。透堡设乡,属第六区(区公所设马鼻,透堡一度为区委驻地),1952年4月,透堡乡改为透堡镇(区属镇)。第六区增设馆读乡和尖墩乡等。
1955年9月全县调整区划,区序号取消,以驻地名称命名,原第六区改为马鼻区。1956年3月,扩大区乡规模,尖墩乡和馆读乡被撤销,透堡仍为马鼻区属镇。
1958年7月,撤销区建制,全县71个乡(镇)合并成立16个乡和2个县直辖镇。透堡镇改为乡(村级乡),仍隶属马鼻乡(科级乡)。同年9月,全县以乡镇为单位成立17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马鼻乡撤销,成立跃进人民公社(不久改马鼻人民公社),下辖l0个大队,内有透堡大队、尖墩大队等。此后社队体制曾多次变动。1961年6月后基本稳定下来。马鼻公社计辖23个大队管委会,其中有8个大队今属透堡,直至1984年初。
1984年6月,全县经过普选,依法建立18个乡镇人民政府,撤销了延续26年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马鼻人民公社随之撤销,建立马鼻乡人民政府,原所属大队管委会一律改称村民委员会,原生产队改为村居小组。
1990年9月20日,从马鼻乡析分出西门、北街、南街、龙头、塘里、陇柄、馆读、尖墩8个村民委员会,新建透堡乡人民政府(科级)。1992年8月29日改为镇建制。至2000年,透堡镇仍辖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41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
人口
透堡倚山面海,土地肥沃,早在3000年前就有居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987年福州市连江县文化部门在全县开展地面文物普查时,曾在透堡馆读村的后门仑、碗窑坪发现并采集到印纹陶瓷残片等历史文物,经初步鉴定,属于青铜器(商周时代)产物。这是古代闽越族先民在此路褴褛、艰苦开拓的陈迹。汉、晋,尤其唐朝以后,随着中原汉族相继南移,闽越族逐渐被汉族所同化。建于南梁的净安寺,就是中原佛教文化南移的一个重要标志。据1994年的初步调查,居住透堡境内的居民19965人,分别属于37个族姓。其中18个姓保存着族谱28册。各姓族谱记载的祖先,几乎都是从河南省河北省江苏省中原地区南迁的移民。是年人口在900人以上的有黄、林、王、杨、刘、陈、郑7个姓。这7个姓都是在唐代前后入闽,经辗转迁徙而卜居透堡境内的,其后裔亦有相当部分迁居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上述7姓迄今仍居透堡的共有17848人,占全镇总人口的89.4%。其中黄姓最多,为3655人(1994年调查数,下同),聚居西门的1900人、北街的1500人,余散居各村;林姓3644人,聚居北街的2000人、南街的600人、尖墩的400人、西门的300人、龙头的202人、塘里的110人、陇柄的32人;王姓3481人,聚居尖墩的3336人,占96%,余分居各村;杨姓3403人,聚居南街的1500人、陇柄的1000人、西门的500人、塘里的300人、北街的100人,余零星散居各村;刘姓1515人,聚居龙头的1400人,占91.8%,余散居各村;陈姓1225人,聚居馆读的775人,占63.6%,余分居塘里、北街、西门等村;郑姓925人,聚居塘里的350人、北街的300人、龙头的100人、馆读的90人、西门的50人、南街的30人、陇柄的5人。
人口在100人以上至500人的有6个姓,依次为:李430人、许334人、颜305人、吴296人、蔡166人、廖141人。人口不上100人的24姓依次是:赖66人、江56人、郭50人、孙49人、何48人、邱46人、张31人、谢28人、瞿25人、章11人、钟6人、邓5人、蓝5人、曾4人、雷3人、阿2人、熊2人、戴2人、彭、庄、宋、贺、程、罗各1人。24姓人口计415人,仅占全镇总人口的2.1%。
到2000年,透堡镇有5171户、20678人。
2017年,透堡镇常住人口11095人。
村落介绍
早期入迁透堡的居民大多聚族而居,逐步形成大小不等的村落,但比较分散。由于历史上迁徙频繁,村落亦兴废无常。透堡地理位置相对较好,背山面海,地势平缓,发源于炉山的大溪,从西南向东北蜿蜒穿越透堡境内,历来是居民生产生活的水利命脉,不少村落即沿溪而建。随着人口增加和住宅区扩大,部分村落已连成一片,形成一条约1华里长的直透的街道,俗称“透街”,其外形颇似凤鸟,故又称“凤城市”,传说曾与连江县城争夺县治。明嘉靖四十年(1661年),为防倭寇侵扰,在透堡营建城堡,周310丈,设4道门,此后遂改称透堡,沿用至今。据清代《连江县志》载,透堡辖内有名称的村落计24个(详见本章第一节),透堡逐渐成为附近村落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一些居住偏僻小村的居民也逐渐向透堡及附近迁移,从而使村落规模逐步扩大。到民国后期透堡境内的自然村仅剩下15~11个。但部分历史村名仍流传至今。
新中国成立初,透堡曾作为第六区区委所在地,不久移驻马鼻。透堡是区属镇,至1958年9月公社化后归属马鼻公社,透堡境内有11个自然村,分设8个大队。1958年年底因兴办小型发电厂需要,炉山下自然村迁移到透堡。1992年和1996年,大溪里和上澳2个自然村,也相继搬迁到透堡与尖墩之间的三叉路旁定居。到2000年,全镇只有透堡、尖墩、龙头、塘里、陇柄、馆读6个自然村,共设8个村民委员会。其中透堡是全镇最大村落和中心集镇,为镇政府所在地,有3个村民委员会(北街、西门、南街),总人口10834人,计30个姓氏。其中林、黄、杨、郑、李姓的占86%。
(一)北街村
2000年,人口4393人,23个姓氏。林、黄、郑3姓近占90%。其余20个姓仅占10%。全村耕地面积1937亩,粮食总产1635吨,水果产量403吨,肉类禽蛋产量119吨,蔬菜产量1297吨。社会总产值384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128万元,农业产值830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706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80万元。村财政年收入2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50元。
(二)西门村
2000年,人口3613人,19个姓氏。其中,黄姓2000余人,约占55%,杨、林、颜约1200人,占33%。其余15个姓仅占12%。全村耕地1751亩,粮食总产1359吨,水果产量462吨,肉类禽蛋产量104吨,蔬菜产量1125吨。社会总产值294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770万元,农业产值694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248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232万元。村财政年收入2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
(三)南街村
2000年,人口2828人,28个姓氏,杨姓1600人,占57%,林姓600多人,占21%,李姓300多人,占11%,其余25姓仅占11%。全村耕地1299亩,粮食总产1180吨,水果产量310吨,肉类禽蛋产量88吨,蔬菜产量968吨。社会总产值317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835万元,农业产值571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550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215万元。村财政年收入2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30元。
(四)尖墩村
为透堡镇第二大村落,在透堡东北部近1公里,紧靠罗源湾。原有田、上澳2个自然村已与尖墩连成一片。只设1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人口3873人,只有7个姓氏,其中,王姓3400多人,占88%,次为林姓400余人,占11%,其他5姓仅占1%。全村耕地面积1770亩,粮食总产1400多吨,水产品产量1394吨,水果产量80吨,肉类禽蛋产量106吨,蔬菜产量954吨。社会总产值246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779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593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70万元,工业产值27万元。村财政年收入1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12元。(五)龙头村
在透堡镇东部,距镇1公里多,紧临罗源湾。因山形象龙头而得名。2000年,总人口1729人,主要聚居刘、林、郑3姓。其中,刘姓140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81%。全村耕地512亩,粮食产量500多吨,水产品产量1004吨,水果产量40吨,肉类禽蛋产量63吨,蔬菜产量339吨。社会总产值2491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699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414万元,工业产值359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19万元。村财政年收入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05元。
(六)陇柄村
在透堡镇西南部,距镇不到1公里。因在龟山麓之后垄头而得名。历史上又称阪头、西安市。现设1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人口1191人,25个姓氏,其中,杨姓1000余人,占全村人口的84%。其余黄、林、陈等24个姓只占16%。全村耕地575亩,粮食总产546吨,水果产量205吨,肉类禽蛋产量59吨,蔬菜产量328吨。社会总产值239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617万元,农业产值357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301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21万元。村财政年收入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9元。
(七)塘里村
在透堡镇的东部,距镇约0.5公里。古名东里,亦称东导、东阳市。因“东”与“塘”音近,习惯称为塘里。古时罗源湾海域曾延伸至塘里口,可供通航。一度成为港口和货物集散地,后来逐渐淤积成陆。该村右边是岭兜自然村,90年代后,居民住宅已与塘里连成一体。因而也有合称为“塘岭”。只设1个村民委员会,叫塘里。2000年,人口1391人,有11个姓氏,以郑、杨为主,各有300多人口,陈、蔡、林、廖各有100余人。以上5姓占80%,其他6姓仅占20%。全村耕地632亩,粮食总产754吨,水果产量171吨,肉类禽蛋产量62吨,蔬菜产量406吨。社会总产值1853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060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430万元,农业产值347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6万元。村财政年收入1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3元。
(八)馆读村
在透堡镇的西北部,紧倚炉山,距镇约2公里。古时村口是罗源湾海域,经长期淤积成陆。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有青铜器及石镞、石斧等文物。在金鸡座地方地层中尚有堆积的牡蛎科壳。传说古时该村有一位林氏官员弃官回乡设馆收徒教读,故名馆读。现设1个村民委员会,2000年,人口1344人,主要聚居陈、许、黄、郑、吴、邓等6个姓。其中,陈姓为元末迁来,现有人口近800人,占一半多,其次许姓330多人,黄姓120多人,郑姓近100人。全村耕地657亩,粮食总产700多吨,水果产量179吨,肉类禽蛋产量65吨,蔬菜产量448吨。社会总产值856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81万元,工业产值213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150万元,交通运输业产值112万元。村财政年收入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20元。
经济
透堡镇西南部群山环抱,东北部为冲海积平原,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县内重要农业区。1990年后增加农业投入,不断改善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结构,初步形成以农业经济学为主体,多种产业齐头并进的格局。1995年透堡镇耕地面积9133亩,粮豆总产量7307吨;山林面积16435亩;果园3200亩,年产1280吨;蔬菜产量4982吨;茶园3800亩,年产250吨;茉莉花2800亩。透堡镇茶叶多产在炉山,色质皆佳,久负盛誉,远销国内外,建有茶、花专业市场,现有精制茶厂15家,在北京、上海市等城市设有茶庄。乡镇企业已发展到378家,产值8700万元。建筑、服装、食品加工已初具规模。透堡镇农村社会总产值1.24亿元。镇财政收入48.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0元。
2010年工农业总产值35859万元,其中工业产值14210万元,农业产值2164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超额完成财税收入795万元,水产品产量327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6764元。
交通
透堡交通便捷。福温铁路横贯镇区,可门铁路支线穿越全镇,与可门港口直线距离仅15公里,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复线在透堡设立互通口。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人口民族
人口
村落介绍
经济
交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