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
回族将领居评者较多,该寺周围回民亦渐增多。
永乐、
万历年间,信仰
伊斯兰教的
菲律宾苏鲁王两次来对居于此。《如梦录·街市纪》载有:“草三亭又名凤凰巷,俱回子居住,有礼拜寺”。
有清一代,此处已改名为草三亭清真寺。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翻修一次,至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风雨剥蚀,几乎倒把,众穆民捐款重修。
日本侵占
开封市后,改为东光胡同清真寺,
中华民国依孙中山先生
三民主义改为三民胡同清真寺。1931年又重修一次,大门上书有“博爱平等”四字,大殿们首有楹联,上联:“开天辟地,两用代明,似这无形造有,
莫大功能,是孰专司须理会”;下联是:“化物生人,四时迭运,如斯古往来今,神其妙用,果谁主 宰愿推求”。
“文革”期间,寺院关闭。寺院之房屋归房
产科学出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坊教民李有才等人,历尽艰难重开本寺。1989年,社长李有才、阿訇李仲谦通过民委、统战部借款重修教长室及北讲堂、浴室。
现寺占地仍有十余亩,有教长室2间,北讲堂5间。因寺人少钱缺,赁出北讲堂,以寺养寺。
礼拜殿,年久失修。
一进大门为两大花池,两边南北屋为汉文学校。大门带有角门,进二门四道扇屏,两厢前立两石碑楼,外为南北讲堂,南讲堂为武学,北讲堂为阿文大学。往后为望月楼、月台、礼拜殿。大殿顶上的绿色琉璃瓦中镶嵌着黄琉璃瓦,系皇帝敕修标志,正脊平直,上有宝瓶一座。大殿建筑共有三进,两脊一卷、“明三暗五”,前滚后不落,五梁起架。殿后为一大花园,中有养鱼池。整个寺院建筑对称、协调、静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