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古城是历史上
云南省最早设置的四个郡县之一,位于
云南省东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古时以巨额京铜的
冶炼、生产、加工和运转的“铜”文化为主要特色,被称为万里京运第一城,享有“天南铜都”之美誉。
会泽古城位于原
东川区所在地,东川府建成之初仅有土城,清雍正四年(1726年)改隶云南,始改石城。1995年,会泽古城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5月1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复同意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景区核心保护区占地0.92平方千米,古城内由东西南北沿中轴线形成十字形的主要街道,在十字形的正街上再连接巷道,形成棋盘式道路格局。会泽古城内府衙、县衙、武官
参将署和守备署都在县城内的主要位置上,八大会馆主要分布在会泽古城的西部、南部,民居民宅主要分布在街道两侧,宗教建筑分布于古城各角落,形成了以街巷、民居民宅、会馆寺庙为载体,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支撑的历史文化名城。
会馆是会泽古城的一大特色,记载着会泽铜商文化的兴盛。明清时期,各省商会在会泽建盖会馆、寺庙、祠堂共计108座(截至2023年,保存完好的有36座),独具特色的民居民宅65处,珍贵馆藏文物8241件。会泽会馆规模宏大,建筑独特,集规划、建筑、风水、雕刻、绘画、园林为一体,融儒学、道教、佛学,堪称明清时期“古建筑博物馆”,是研究古建筑艺术、铜商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2006年,以八大会馆为代表的会泽会馆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会泽古城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由时任东川知府崔乃主持建造。
雍正十年(1732年)10月,东川府石城竣工,共用工37万个,支银31425两。石城周长214丈,南北141.6丈,城墙高厚各1.4丈,设炮台八座,垛口1213个,四门城楼各两层,高2.7丈。
雍正十一年(1733年),东川7.5级大地震,部分损坏,后修复。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城墙出现部分塌,知府李德生、知县黄梦菊发动官绅士民捐银16366两重修,城墙加高三尺,达2.1丈,垛口达到1372个。
光绪六年(1880年),代理知县秦述先禀请重修了年久朽坏的四门城楼。
同治元年(1862年)10月,太平天国
石达开率西征军进入
东川区(今
会泽县)境内,曾派小股部队攻打东川府城。由于城防坚固,
太平军两次攻打未克,遂主动放弃府城,向西北的
娜姑镇进发。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2日,
长征中的
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在军团长
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率领下进驻会泽,九军团部和参谋人员立即从东门入城,登上东北角钟楼指挥队伍,红军战士搭起
云梯从西门攻入城内。
1949年4月9日,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永支队兵临会泽城下,在炮火的掩护下,利用缴获的TNT炸药
爆破北城门,攻入县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会泽古城,位于
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三省五州(市)接壤地带,距省会
昆明市市区205公里,距曲靖市区187公里,核心保护区占地0.92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气候特点
会泽古城属典型的
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明,夏无酷暑,冬季冷寒,干湿分明,高原空气稀薄,辐射波短,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晴日225天,年日照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2.7℃。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
建筑布局
古城布局
会泽古城最初是土城,为首任
知府王永玺所建,后于
雍正年间知府
崔乃镛历时一年半建为石城,城
周长2374.3米,宽4.6米,高5米。老城十字街是古城的中心,一横一纵两条街道交会构成个“十”字,加上方形的城墙,整个古城其实就是个“田”字形。
会泽县现存古城是
清代所建,距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保存着各类珍贵的文物古迹、比较完整的城市格局和部分历史街区。城区范围北到义通河、南至钟屏街、东到翠屏街、西至京运大街,面积约0.95平方公里。
三区是在中心城区周围3个古代筑城的遗址,分别为:城西北的水城遗址、城西南的土府遗址、城东的土城遗址。
二街是会泽古城内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头、二、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
十九点是指四川会馆、陕西会馆、江西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等19座古建筑。
建筑群落
• 会泽会馆群
据统计,会泽古城有馆藏文物8000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67件。会泽会馆林立、寺庙众多,名居民宅独具特色,以八大会馆为代表的会泽会馆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时期,清政府已经把铜矿开采的重点转移到国内,东川会泽一带的铜矿得到了极大的开发,铜厂在最鼎盛时期达到33个。
• 古城民居
会泽县民居可分为联排式和合院式两类,东西两公里长的东内、外街、西内、外街和南北一市里长的南北街、外街,多为联排式民居;头道巷、二道巷、三道巷及丰乐街,则是合院民居集中之地。县城的合院式民居已远不只是满足建筑作为“庇护所”的需求,更多地是体现了房主一种自我价值的满足感,所以类型各异,风格不同,其中有二进院、三进院、
一颗印、重堂式、三间两耳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等,表现出一种相似而非相同的特点。
民居几乎都有即在屋脊上面两段瓦沟上用
板瓦搭成拱形,其头部则为一高翘起的筒瓦,当地人称为“猫洞”。除了猫洞,还有“猫拱墙”,即房屋的两侧,为一段圆弧形的山墙,类似于两只弓着背的猫。圆弧形的山墙受力较均匀,地震时不易倒塌,最主要的是加入隔壁邻居失火,猫拱墙可以隔断相邻的火势,起到封墙火的作用。
主要景点
文化古迹
自然景观
• 金钟山
金钟山风景区位于云南会泽县城南面,与县城紧紧相连。因其状如钟而得名,也称“七曲名山”。金钟山上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的
文昌宫,与位于公园西侧马鞍山上的文笔塔、华宜寨的魁阁呈三角对立。2013年4月11日,
会泽县金钟山省级森林公园申报成功,成为会泽县首个省级森林公园、全省第14个省级森林公园。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 会泽海腔
会泽海腔有着较为固定的曲调,海腔历史悠久,代代相传,词可以适时翻新更换,但所形成的曲调却固定了下来,成了“凝固的音乐”,调子高,有很大的艺术难度。
• 堂琅古乐
会泽堂琅古乐,又名洞经音乐。“洞经”系道家经典的统称,洞经音乐用于道教礼乐活动,唐宋时期盛行中原,明清之际流传各地,清以后,逐渐失传。传到
会泽县后,受到了当地文人士子的欢迎,并进行了创造性的融合,发展成风格独具的堂琅古乐。
民族节日
• 龙抬头
二月二,在会泽乃至滇
东北地区有为小孩剃长发、大人剃个龙抬头的习俗。据说,男人们这天理了发,便会像龙抬了头,日后会兴旺发达,好运连连。每到农历二月二,会泽县城周围十里八乡的大人小孩就会走出户外上
金钟山风景区逛庙会,剃头发,祈求安康。
古城特产
• 会泽斑铜
斑铜的制作工艺有别于青铜器,这种人工多种金属合成的制作工艺浇铸成型后,在表面形成不同规则的自然晶斑,流光溢彩。《滇海虞衡志》记载:“锤造炉瓶成冰形,而斑斓者为斑铜”,斑铜是
会泽县独特的一种民间手工艺,采用含铜量在90%以上的自然铜为原材料,经过手工艺人手工锻打之后,使得其中含有的其他金属元素“再结晶”而产生斑驳的金属纹。然后再通过一些特殊方法的处理之后,把这些金属斑显现出来。采用传统的手工锻打的生产方式现在称之为“生斑”。
• 铁胆石
会泽
铁胆石有千奇百怪的天然造型、变化莫测的金属图纹、富丽堂皇的金属光泽,在第四届中国
成都市(国际)奇石博览会暨首届中国西部古玩珠宝、根艺、书画鉴定展销会上,会泽出品的9件铁胆石获大奖。
特色美食
羊八碗以
会泽县优质山竭羊为主要原料,采用蒸、煮、炒、炸、炖、焖、溜、滑等多种烹技法,制作的精美羊八碗系列美食:峰浪望月、羊干巴、葱芫杂碎、
黄焖羊肉、
红烧羊肉、香葱沫肉、四季水煮、糊
辣炒肚等名菜。
稀豆粉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经水泡、磨浆、过滤后煮沸,稀稠适中,配以荞丝、油条,佐以芝麻油、
花椒油、姜泥、蒜泥、葱丝等调料。
虹鳟鱼被誉为“水中人参”,头小,骨少、肉厚,味带有海味,无腥,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
• 会泽炸洋芋
会泽炸洋芋脆皮酥心满口香,麻辣适中调料齐。
会泽舂饵块,饵块是云南名特小吃之一,烹饪方法有烤、炒、煮、卤、炸等,风味各异。西汉时史游所著的《急就篇》有“饼饵麦饭甘豆羹”、“溲米面蒸之则为饵”的记载。
• 都督汤
都督汤,用洋芋泥、米汤、食用油等制成。
• 荞面汤
荞面汤,用苦荞面粉和优质酸菜加工而成。
• 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以米线、豆花为主,配以少许豆芽、韭菜和特制汤料,佐以芫荽、葱花、花椒油、辣椒油、芝麻油、肉末、酱油和醋。
古城价值
会泽古城内外的建筑类型丰富,风格多样,显示出会泽古城以
儒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古城内宗教建筑体现出文化交融和地方文化交融特点。
会泽古城的繁荣依赖于会泽铜矿业开发对各行各业的带动,经济的发展为会泽多元文化交融提供了沃土,多元文化交融又使会泽古城内部空间建设趋于丰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铜文化和会馆文化,会馆、庙宇规模宏大,建筑独特,集规划、建筑、风水、雕刻、绘画、园林为一体;融儒学、
道教、佛学于一体,堪称明清时期“古建筑博物馆”,“儒、道、佛大成地”。
保护措施
2008年,会泽古城街道恢复性建设项目实施了“三线两管”入地、青石路面恢复、绿化亮化等工程,修复了江西会馆、湖广会馆、楚黔会馆、云南会馆、四川会馆、福建会馆、吕祖阁、大佛寺、火神庙、藏经阁等文物古迹,修建了文笔塔、钱王城雕、水城扩红纪念群雕、藏经阁海灰塔等建筑。
2017年,中国工程院服务站依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帮助
会泽县编制完成会泽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内街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开展会泽历史地段保护性规划与建筑整治研究。
旅游信息
• 内部交通
1、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