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镇隶属于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位于揭西县境东南部,
榕江上游,东与
灰寨镇接壤,西与
龙潭镇,
坪上镇毗邻,南与
钱坑镇相连,北与
南山镇交界。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数为20805人。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设乡,属五联区。
1976年9月,由钱坑人民公社分出大溪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撤社设区。
1986年12月,撤区设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溪镇位于揭西县境东南部,榕江上游,东与灰寨镇接壤,西与龙潭镇,坪上镇毗邻,南与钱坑镇相连,北与南山镇交界,距揭西县城15千米。区域总面积35.3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大溪镇处于金山北麓梅江南河中上游,属半山区。
气候
大溪镇境内年均气温20.5℃,年均降水量2050毫米。
人口
2017年末,大溪镇常住人口18808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数为20805人。
经济
2019年,大溪镇农业总产值1.7亿元,同比增长0.13亿元,增幅约8.3%。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大溪镇共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溪圩社区。
农业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番薯、小麦次之。
经济作物有
长山药、姜薯、花生、
玉蜀黍、
甘蔗、黄
罗布麻等。2003年,水稻种植面积8650亩,产量3187吨。有大东、岭埔、井新、赤寨、后洋、大光六个淮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1200亩;大岭埔、溪新两个
甜玉米基地,种植面积1000亩。养鱼185亩,产量74吨。山地广阔,宜林山地栽种率达95%,普遍种植松、杉、
桉属、
台湾相思、青竹等,
森林覆盖率52.2%,活立木蓄积量32万立方米。水果有
青榄、香蕉、荔枝、
龙眼、
元宵节柚、
青梅、桃、李等,年产量500吨。荔枝是县生产基地之一,主要品种有凤花、桂味、金钟,尤以新楼风吹荔枝为著名。2000年,建立良种荔枝示范基地700亩,种植“
妃子笑荔枝”、“糯米糍”良种荔枝8000株。
工业
2003年,镇办企业有农副产品
加工厂、
凉果厂、综合加工厂、金山茶叶公司等14家;私营企业有春燕玻璃制品厂、雄峰茶叶公司、翔兴制衣厂、大溪综合凉果加工厂等9家。
交通运输
大溪镇位于榕江南河中上游,水路上通坪上、河婆,下达
棉湖镇经
揭阳市至
汕头市入海。陆路西接坪上、河婆,东连
钱坑镇、金和、棉湖。
水利电力
1993年,投资300万元开通大溪至金和1万伏供电线路。1999年,筹资100万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到户电价每千瓦时从2.8元降至每千瓦时0.79元。
邮电通信
2003年,有电信组1个,邮政支局1个。全镇电话容量3000门,
固定电话2250户,卡式公话6个,公共电话4户,宽带业务10户,移动、联通电话
基站共3个。信箱55个。电信收入127.5万元,邮政收入17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79—2003年,全镇共投入资金600万元,新建、改建、扩建校舍9所,中小学校实现楼房化。有
初中1所,小学9所,幼儿园2所,在校生4404人,其中中学生989人,小学生3415人。中小学教职工176人,其中中学47人,小学129人。
截至1992年,大溪镇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9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800多人。
文化事业
有线电视站2座,镇、村文化室17个,老人活动中心(华阳纪念亭)1个,敬老院1个。
截至1992年,大溪镇有娱乐文化场所17个,群众文化生活有舞狮、
英歌舞、潮汕大锣鼓等。
医疗卫生
1992年12月,投资27万元重建大溪卫生院,建成一幢三层的门诊大楼,并购置
x光机、B超机等一批配套设备。全镇有卫生院1所,乡村个体医疗站16个,医务人员34人,病床6张。1997年投资110万元,兴建大溪自来水厂,铺设供水主干道2公里,日供水量500吨,解决全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截至1992年,大溪镇有医疗保健设施卫生院1所。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方言
历史事件
清光绪六年(1880年),现大溪镇新楼管理区农民李阿福领导的有
潮汕地区各地的农民数千人参加的三点会农民起义,因秘密泄露,被清廷镇压。首领李阿福、田孟德被
潮州市总兵
方耀斩首。
潮汕工夫茶
潮汕工夫茶是
广东省揭西县大溪镇潮汕地区一带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之一,被尊称为“中国茶道”。潮汕工夫茶是
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
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汕工夫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剧又名潮音戏,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一个古老地方戏曲剧种。是大溪镇当地的戏剧之一,它是宋元南戏的一个分支,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
广东省潮汕地区、
闽南地区、
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东南亚等地。潮剧传统剧目分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文明戏和新编历史剧两大类,有剧目两千多个。传统剧目在潮剧中占据重要地位,有《
荔镜记》《苏六娘》《刘明珠》等精品剧目;传统
折子戏《
扫窗会》《杨令婆辩十本》《闹钗》汇聚了传统潮剧的精华,被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