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曜是一个
天文学名词,在中国古代也称“七纬”“七政”,是对“
太阳”“
太阴”“辰星 ”“
金星 ”“荧惑 ”“岁星”“镇星”,即日、月、水、金、火、木、土七大天体的合称。七曜之名起源较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曾有“七曜周旋”的记载。
巴比伦曾以七曜纪日,七天为一周,顺序为日曜、月曜、火、水、木曜、金和土曜,称为星期,后来此制经由
印度传入中国。
中原地区的
南北朝时期已有大量七曜历出现,由于当时盛行七曜历,故曾以七曜泛指
天文学。
唐朝不空译《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卷下曾引及七曜的胡名、
波斯名及天竺名,其胡名是粟特语,波斯名为古
波斯语,天竺名为
梵语。
古人将
太阳、月亮同五大
行星相提并论,是因其错把太阳、月亮也当成了行星。从现在的天文体系来看,太阳是
太阳系中心的
恒星天体,众行星围绕其做公转运动,月亮是
地球的
卫星,与其他行星的卫星的地位相同。
本义
两含义
①古人对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总称。
巴比伦曾用七曜记日,顺序为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即星期日至星期六,故又称“星期”。8世纪传入
中原地区使用。
“曜”,本义为日光,后称日、月、星为“曜”,可理解为明亮的天体。关于“曜”一字,中国自古以来就曾有“五曜”、“七曜”、“九曜”、“十曜”、“十一曜”、“二十八正曜”等之称,下面对其一一作简略说明。
基本含义
七曜占在中国古代星占学上均十分重要。《易‧系辞》:“天垂象,见(现)吉凶,圣人象之。此日月五星,有吉凶之象,因其变动为占,七者各自异政,故为七政。得失由政,故称政也。”《尚书·舜典》:“在玑玉衡,以齐七政。”
孔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孔颖达疏:“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
金星,水曰辰星。”
七曜,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可追溯
周代。自两汉时期应用甚广,
刘向:“夫天有七曜,地有五行。”;《后汉书志二律历》:“夫甲寅元天正正月甲子朔旦
冬至,七曜之起,始于牛初。”
刘洪亦有著作七曜术。《后汉书·刘陶传》:“宜还本朝,挟辅王室,上齐七燿,下镇万国。”《
晋书》卷二十二:“煌煌七曜,重明交畅。我有嘉宾,是应是。邦政既图,接以大。人之好我,式遵德让。”
晋朝范宁的《春秋谷梁传序》:“阴阳为之度,七曜为之盈缩。”
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曜。”五星指火、水、木、金、土。
日曜
月曜
定义
提到“五曜”,就要谈到“五纬”。“五纬”亦称“五星”,即
太阳系里的水、金、火、木、土(此处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下同)五大
行星的合称。
中国“五星”的称法最早大约出现在公元前四、五百年,这五大行星古称分别为“
水星”、“
金星”、“
火星”、“
木星”、“
土星”,后来这些渐渐成为古代中国人民对这些行星的最常用的名称。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相应的名称来历:
水曜
水星,古名“辰星”。是
太阳系里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从地球上观测“水星”时,它一般都出现在太阳的两侧,距太阳的距离总保持在三十度内。这里的“度”,为中国古代的单位,三十度左右约为一“辰”,《新唐书·志第二十一·天文一》中就曾有“十二辰”的说法,所以由运动距离来定“
水星”名为“辰星”。
“水星”用肉眼是比较难观测到的,因为“水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最小,是地内行星,一般都是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太阳的强光盖过了“水星”,每年只有很少的几天的条件,才可成功用肉眼观测到“水星”。
金曜
金星,古名“太白”。缘于其反射光为明亮的白色,是
行星中最亮的一颗。其银白色的亮光最亮时比淡蓝色的“
天狼星”还要耀眼。《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大东》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这里所说的“启明”和“长庚”似乎为两颗不同的星,其实两者实际上都是“金星”,当其在日出前可见时,就是所谓的“启明”,而在日落后可见时,就是“长庚”了。(《韩诗》有证:“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
蒋锡金。”)“金星”有厚重的大气层,“金表”(如果可以这样叫的话)温度很高,甚至可以融化一些低
熔点的金属。
火曜
火星,古名“荧惑”。由于“火星”表面的土壤及岩石都为红色,所以其反射光为淡淡的火红色,类似于
荧光;另外,“火星”是第一颗
地外行星,它与
地球的相对运动,使其在地球上自视的运动方向会产生变化,令人迷惑,《后汉书·志第十一·天文中》就有“荧惑逆行”的记载,所以古代中国人民称其为“荧惑”。“火星”是“
类地行星”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最近,“火星”曾达到距离地球相当近的距离,给对其的观测提供了良机。
木曜
木星,古时又名“岁星”。因其在黄道带里每年经过一个“星次”(即岁行一“次”)而得名。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的运行周期是十二年,如果将黄道带分成十二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次”,那么“木星”每年经过一个“次”,即上面所谓的“岁行一‘次’”。这里的“十二次”分别为:星纪、玄、降娄、大梁、
实沈、鹑首、鹑火、鹑尾、
南极仙翁、大火、析木。“木星”为目前已知的
太阳系里最大的
行星,其“木星大红斑”曾经是天文界一项著名的谜题。
土曜
土星,古名“镇星”。“土星”古代中国人民测其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平均每年行经“二十八宿”之一,好象轮流驻扎于“二十八宿”,即称“岁镇一宿”,所以称“土星”为“镇星”。另外,也称“土星”为“填星”,其中“填”同“镇”,应为通假字。“土星”最初令人惊异的,就是它的“环”,从地球上观测,似乎长了两个“耳朵”一样。
《史记·天官书》中记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以将“五行”分别与五颗星相配,即为沿用至今的水、金、火、木、土的名字。因为这五大
行星在天空中均衡向划过,类似于纬线,所以古合称“五纬”。“五纬”、“五星”也就称作“五曜”。
应用
“七曜”,在古代所使用此合称,也比较广泛,
唐朝大诗人
李白的《大猎赋并序》中就有写道:“文章森乎七曜兮,制作参乎两仪,括众妙而为师。”《晋书·卷十一·志第一》中为:“然则
三皇迈德,七曜顺轨,日月无簿蚀之变,星辰靡错乱之妖。”
在国外,“七曜”也是相当出名的,很多地域以“七曜”代表一个星期的七日。月神主管星期一,所以星期一称“月曜日”;火神主管星期二,即称“火曜日”;
水神主管星期三,即称“水曜日”;木神主管星期四,即称“木曜日”;金神主管星期五,即称“金曜日”;土神主管星期六,即称“土曜日”;
太阳神主管星期日,即称“日曜日”。
“七曜日”分别代表一周七天的叫法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的
巴比伦文明。公元前七百年左右,古巴比伦出现了一个星期分为七天的制度,四星期合为一个月。古巴比伦人建造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分七层,每层有一个星神,从上到下依次为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神。
七神每周各主管一天,因此每天祭祀一个神,每天都以一个神来命名。所以,西方每星期是以星期日开始计算的,同中国以星期一开始的习惯不同。“七曜日”的称法在
日本被普遍的使用着,相信很多玩过日本游戏,看过日本动漫的人都有所发现吧。
九曜
我国古
天文学上,所指的“九曜”,即在“七曜”之外,再引入“罗睺”、“
计都”两“隐曜”,是为“九曜”,罗、计都源自于古代
印度天文学,
唐朝经过佛教诸经传入中国。
罗睺计都
西天竺的《七曜攘灾决》,是在公元九百年左右被翻译传入
中原地区的,此书中具体介绍了“罗睺”、“计都”两隐曜为:“罗睺,遏罗师者,一名黄幡,一名蚀神头,一名复,一名
太阳首。常隐行不见,逢日月则蚀,朔望逢之必蚀,与日月相对亦蚀……计都,遏逻师,一名豹尾,一名蚀神尾,一名月勃力,一名太阳首,常隐行不见。”
在中国,“罗睺”之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于公元七百一十八年所译的《九执历》中,所谓“九执”即是指“九曜”。“罗睺”、“计都”在唐末、以至
五代十国时已渐为我国天文学家所重视。那“
罗睺”、“计都”为何称为“隐曜”?具体在我国古代
天文学中又指代为何呢?所谓“隐曜”,就是指人的视觉中无法看到的星曜,同行星及
恒星的目视可见不同,实质上,“隐曜”是古天文学上的轨道术语,“在天只有气而无形”就是描述“隐曜”相当准确的说法。中国古代天文中的“隐曜”,大多数与日、月所被观测的运动有关,要提到“罗睺”、“
计都”在天文学上的指代,就要先简单谈谈天文学上所说的“
黄道”与“白道”。
当
地球绕
太阳公转时,相对的,从地球上看起来太阳就会在
天球上进行移动。移动的轨迹就称为“黄道”,《宋书·志第十三·天文一》中有:“黄道,日之所行也。”而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称为“白道”。“黄道”和“白道”相交于两点,分别称为“月北交”和“月南交”。普通来讲,在中国“
北交点”和“计都”知道的是“黄道”和“白道”的交点。
十曜
这里提及“十曜”颇有些外传的性质,因为“十曜”一般是相对少见的,不过,既然《
幽城幻剑录》中曾有“时轮宫”和“时轮尊者”的出现,那么,在这里简单的写一写“十曜”还是有必要的。“时轮历”中在“七曜”之外,还有两个假想的天体,即“罗睺”、“劫火”(“罗睺尾”,此处未得详细考证,不过笔者猜测为“计都”),再加“长尾
彗星”,合称为“十曜”。
十一曜
在“罗睺”、“计都”之上复加“月孛”、“紫”两“隐曜”,合称“四余”,再与“七政”一起,称“七政四余”。“七政”及“四余”中的“
罗睺”、“计都”之外,“月孛”及“紫炁”两曜,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晚一些。明代天文学家
邢云路指出,“四余”应出自于《都赖聿斯经》,此书中所提及“十一星”就是指“七政”、“四余”,又合称为“十一曜”。
月孛紫炁
根据传说,即使普通公认“四余”是肉眼不可见的星曜,即“隐曜”,但特殊的情形下,却仍然认为可同“七曜”这样的可观
天体一样能够进行观测。例如“罗睺”、“计都”掩住日、月的光线形成
日食和
月全食,所以在发生
食相时就可以测得。
古代中国人民认为当有妖孽出现时“月孛”也可以凭视觉观见,“其星为
彗星之属”,但不同的是光芒四出,不同于一般只有一条慧尾的彗星,《春秋》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孛见大辰”、“孛入北斗”。“王者德至于天”时,“紫炁”也可看见,形状如同半月,通常出现于阴历月未至月初,“助月为明”,这就是常说的“
景星”或“德星”,《汉书·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中就有:“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于有道之国。”
“十一曜”,即“七政四余”中的“四余”星曜“
北交点”、“
计都”、“月孛”、“紫炁”在我国天文上同时提及的话,有说法认为形成以下指代:月球沿白道由
黄道南过升交点入北时,称“罗睺”;再由黄道北过降交点入南时,称为“计都”;月球沿白道运行至远地点称为“月孛”;运行至近地点时称为“紫炁”。“四余”“隐曜”都和月行轨道相关。
二十八正曜
中国古代曾列出二十八“主星”,这里的“主星”也称“正曜”,即为“二十八正曜”,具体各“正曜”为:紫微、天机、
太阳、武曲、
天同、
玉衡、天府、
太阴、贪狼、巨门、天相、天梁、七杀、破军、
禄存、天马、左辅、右弼、文昌、文曲、
天魁、天、火星、铃星、擎羊、陀罗、天空、地劫。这个源于中国古代算命术。
星期或礼拜
以七曜为一周的历法观念是由
印度传入中国,与
欧洲的星期概念似乎都是源自于同为月阴历法的两河流域
巴比伦文明(日曜日一定是英文的Sunday、月曜日一定是Monday,更明确的是无论是哪一天的名称、拉丁文与
文言文所指的星球都是同一颗),七为希腊与两河流域文明常用数字,也是该地区的吉数。但学界对目前起源仍有争议。该概念在中国
唐朝时期获得发展,将7日结合七曜谓之曜日,其后再传入
日本,至清末以前皆如此,到了民国以后改为星期,以数字替代星名,之后被广泛采用。东亚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实施则是到
欧洲殖民浪潮以后重新引入西方的星期制度。惟现今中文已成星期,日本与
朝鲜半岛则继续使用古称、台湾于日据时期曾使用七政,现改为星期。
七政与星期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