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模,字子范,晚号蔗园老人,安徽合肥人。世系出于
襄阳市。明中叶一世祖应先等六兄弟由
江西省始迁
合肥市,遂入籍。生于
爱新觉罗·颙琰丙子九月三日(公元1816年10月23日),卒于
光绪丁丑九月二十一日(公元1877年10月27日)。官至授中议大夫、三品衔补用道、
夔州府知府、监督渝两关税务随带加二级。赠资政大夫。
幼颖异,十三岁始就傅,后补博士弟子员。与
李鸿章及其兄瀚章为少年同学,过从甚密,时相与论诗文。然制举文法古而不合时流,九进南闱而无果,然力学不倦。
咸丰末,
太平军兴,渐抵合肥,遂以诸生治团练,力保家乡,随大军攻克
定远县、庐州,兼理筹饷,并助知府
马新贻理善后,积功先后保训导、教谕加五品衔。
同治初,李鸿章督师
上海市,招之往,任以务,持大体,商旅乐输,叙劳晋知县,留
江苏省补用,赏戴
蓝领。
同治三年,署长洲。时
苏州市新复,盗日数发,德模侦之辄获,时或亲自持剑率吏卒以往捕。有匿镇将营者,亲往擒以归,一营环视而无如之何,遂置之法。或以盗治盗,无不获者,地方以安。车渡民聚众抗租,或欲慑以兵。德模曰:“是激之变也。”扁舟往,治首恶,散胁从,事立平。治有天主堂,
雍正间
西林觉罗·鄂尔泰抚苏,改祠
孔子,泰西人伊宗伊以故址请。德模曰:“某官可罢,此祠非若有也。”卒不行。奸人诱买良家女,倚势豪为庇,德模挈女亲属往出之,豪亦屈服,其不畏强御类此。常周行乡陌,与田夫走卒相酬答,周知民隐。驭下严而恤其私,胥役奉法,不敢为。附郭讼狱故繁,日坐堂皇判决,细察堂下人等辞气,务得情理之要,间用俳语钩距发摘,豪猾屏息。然执法平,不为缴刻,时有于法外宥之者。
上官姓遇疑狱,辄移治,多所平反。治长洲四年,判八百馀,尽惬民意,灿然成章,外国报纸多刊载之,或以歌谣颂其事焉。兵之后,百废待举,
坛庙、仓庾、书院、善堂、祠宇及先贤祠墓,率先修复;不足,则斥俸助之,万金不惜。江北大水,灾民麕集,德模请於大吏,分各县留养,三万馀人无失所。民有为饥寒偷窃者,设化莠室,给衣食,使习艺,艺成遣归。为
浒墅关镇营筹粮草费,永免地方百姓供给之役。修望亭塘,为桥二十八,以利行旅。余则施医药,立义冢,停粟米之征,里之税,长洲百姓称其“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且摧强植弱。徵漕,旧有淋尖、踢、花边、样米、捉猪诸色目,又有截串差追切里征村诸弊,一皆革除,不追呼而赋办。惟大小户均一,便於民而不便於绅,
御史朱镇以浮收劾奏,事下按治。
总督曾国藩、
巡抚郭柏荫查明覆奏。上谕曰“该员洁己爱民,为地方兴利除弊”,“能尽心民事,办理漕粮、破除情面,访诸舆论,亦皆称为好官”。诏以“是非倒置”切责原奏官。由知县累保至
知府、加道衔,换花,又以海运出力保补缺后以
道员用。
丁日昌任江苏巡抚,因滞狱太多,遂以德模权
苏州市知府为之清理。在任五月余,对局属吏以断狱多寡定其殿最,己则废寝忘食,精思诚索,决狱二百多起。巡抚因其劳绩,保加随带二级,予封典。旋为
太仓市知州。长洲民留之不得。去之日,百姓沿娄江数十里焚香拜送,复于
浒墅关镇南建蒯公亭,勒碑颂德。
方到太仓,便微服探访,查获私铸、盐枭等积年巨恶置诸法。娄江一带濒海,农田水利关系民生尤重。因考求脉络,濬盐铁塘、玉带河等处,引水灌田以利民。同时缮城垣、新学宫,建昭忠、节孝二祠,修太仓当地前贤烈妇墓多处。创安道书院,购经史,遴选高材生读书其中。盖仓、筹备积谷、设
牛痘局、建普济堂。苟利于民,靡不兴举。良家子有于兵乱中陷入乐户者,出资赎而归之。是时,因办理漕粮最好,加三品衔,开
长洲县缺。
太仓市民闻之,赴省请留。未几,檄守
镇江市。太仓民送行如离长洲时,并以其配享于南园台光阁
曾国藩、
李鸿章生祠。
同治九年,调署镇江时,
天津市民击毙法兰西领事
丰大业,沿江戒严,设烽燧,士民闻警远徙,镇江成一空城。有劝其缓行者,则毅然曰“臣子避难不忠,上游知我不去不义”遂趣往。至则规度形势,以城包北固瓦子山,据险宜修葺,甘露港不通则城河塞,应疏浚。然公私皆无钱财,乃以书召富绅,责以大义,众因其声名,不数日输金累万,居民之闻警远徙者渐归,人心始定。诸项兴作未完工即调署
江宁区知府。
江陵县兵后,民户散亡,市井荒秽,急思培养元气,劳来而安集之,条陈数十上,因入朝觐见未及施行。廷对时,
爱新觉罗·载淳详询其于各地为官情况,六日后下旨补授四川夔州知府。
夔州府城滨江,沙土浮松,屡於水,修筑辄不就。德模自出方略,议建木城,捐万金以倡其役,筑保坎十三道,以方丈大石,层累而上。不二年遂成。
奉节县有臭盐,盛涨则没水,水落,贫民相聚煎盐。嗣为云阳灶户所持,旧时请封禁,然冬令私煎如故,煎户数千人,聚众抗捕,官无可如何。德模以货弃于地可惜,遂请弛禁,官买其盐,运销
宜昌市,以不夺奉节贫民之业,不侵
云阳县销引之岸,遂著为令。刊印《蚕桑实济》,分发各保甲,劝民种桑,派员督促检查,不到两年,仅奉节一县就植桑二十二万余株,他邑称是。
建文峰书院,课经学词章,优给膏火,己则判事之暇日进诸生与之讨论。其他所行善政与在
江苏省时无差。在夔四年,
丁丑九月二十一日病逝于任所。夔人停市易、门前悬素以志哀。殡于
纯阳观五月余,绅民来吊者不绝,至相堵于门。
蒯德模事亲孝,父廷理患风疾,扶掖不离左右。事兄弟行极友爱,以己之所得祖产予诸弟。于子侄辈则督之严而待之厚,以四弟遗孤留养身边,待之甚于己子。仁爱之心厚笃,同僚有
云南省、四川人客死
苏州市者,为之敛并归其榇。善决狱,多中夜对卷深思,探明事理,绝少用刑,凡可从宽者极力宥之。谙于政事,勤恤民隐,富于阅历,勇于任事,天性沉毅,明达干练,临危不乱,刚正不阿。所行因时因事制宜,故所至建树卓然,户颂途讴,绩誉远播。
一生勤学,治学深于《易》,为文钩沉幽,不规规于风尚,承家学,谙于医。好吟咏,所作诗为本身行迹见闻政事,风格近乎白香山、
陆游。多有为民吁呼者,如《比租行》、《厘卡行》、《征漕行》、《谳局行》等则得
杜甫《三吏》、《三别》之风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