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门镇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下辖镇
夏门镇,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地处灵石县中部。
1949年,分属灵石县第一区、第五区;1983年10月,夏门公社改夏门镇。至2020年6月,夏门镇辖1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夏门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夏门镇常住人口为7866人。
历史沿革
1949年,分属灵石县第一区、第五区。
1956年,分属文殊原、庄立、峪口3个乡。
1958年,属卫星公社。
1961年,属夏门公社。
1971年,张家庄镇从夏门公社划出。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行政区划
辖26个村委,44个自然村。
夏门村
山西省晋中市境内,与长治市吕梁市临汾市三市的接壤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夏门村。地处太原盆地南端的夏门村,居住人口1400余人,用地面积约63公顷,是灵石县夏门镇政府驻地。在国家大力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作的时代背景下,夏门村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特色,正焕发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夏门村主要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年间,居住于此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县的四大望族之一,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因而古村落选址、布局及营建极为讲究。古村落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省传统建筑风貌,古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现有保存完好的院落6组共60余幢,窑洞、传统民居千余间。窑上建窑、院中修院、窑窑相通、院院相连,是夏门古村落建筑环境的一大特色。加之诸多造型雄浑、雕饰精湛的庙宇聂氏宗祠、牌坊、店铺等,共同构成一个城堡式的古建筑群。
夏门村的百尺楼(清朝御史府)、关林(清朝知府院)、对碑滩摩崖石碑三处历史文化遗产于1974年被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村落内还有韩信墓、秦王岭、老生寨、雀鼠谷以及大夫第、杨深秀宅、惇叙祠堂、祭祖堂、家庙、关驿、文昌宫、竹林书院、“志矢柏舟”牌坊等多处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
灵石县夏门村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夏门村主要建筑始建于明朝,在此居住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的四大旺族之一,族内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村里现有的古村落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院落共60余幢,其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传统建筑。民居内窑窑相通、院院相连,街、巷连通且有暗道相连,除方便交通和藏匿外,还具排水功能。此外,村内还有多处文物与历史遗迹。该村正按照已编制完成的古村落保护原则进行修缮和保护措施。
梁家疙瘩村
位于灵石县城南8公里处的夏门镇境内,东临张家庄村,西接后庄村,北靠燕家庄和鹿坡岭,南依汾河同蒲铁路相望。大运公路108国道线横贯村内、经梁家圪塔桥与国道东夏线相通,交通非常便利。
全村耕地面积600亩,387户,总人口1213人(男635人,女578人)。其中党员39人,团员53人;大学生、高中生在校49人,小学学生218人,学龄前儿童72人;55岁以上村民161人,流动暂住人约2000余人。支部书记张海龙,村委主任王利峰,报帐员李云杰。
由于本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依山傍水,为发挥区域优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路。村党支部和村委决定,实施“开放引进,创建工业园区”的重大举措。先后引进6家大中型企业,解决了30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带动了运输、餐饮、修配、商业等服务业的发展。集体所收入60万元,农民年收入4000元,农民生活走向富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目标,对村域的桥、路街、小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配套,40余家商铺设在了大运路的两旁,新建了自来水供水站,综合办公大楼和娱乐活动场所等。同时退耕还林、护河林植树,“园林村”工程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进行。明天,梁家圪塔村将会成为大运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村域的桥、路街、小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配套,同时退耕还林、护河林植树,“园林村”工程正在实施。努力完成“三清六改
”(清污泥、清垃圾、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沟),确保解决95%群众饮用上洁净水,村庄改造面实现60%以上,乡村公路硬化率达100%。“五有”(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功能齐备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文体娱乐场所、有标准的宣传栏)和“五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使我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村奠定扎实基础。
安家庄村
村委位于夏门镇西山片,距解木路2公里,村委分别由安家庄村、王家庄村、王家岭村、瓦窑占村四个自然村组成,居住人口1000余口人,耕地面积1900余亩。
我村委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响应党的政策与号召,急村民所急,办村民所想,1990年村委投资271万元扩深井一口,建立了西山万人供水站,解决了村民人蓄吃水紧缺问题,2000年国家号召绿色产业结构调整,我村委四个自然村栽植核桃树1200亩,村委累计投资约40万元,现核桃树已初见成效,大批挂果,使村民又有一块可观的收入。
2004年政府号召村村通柏油路,我村委给四个自然村的循环公路铺了砂路,并路面修通了排水渠,总投资160万元。
2006年国家号召移民并村,我村委的四个自然村面临村庄下的煤田被挖空,村民房屋大都处于裂缝状态,我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峪口村修建了安家庄村民住宅小区,新农村建设总投资约2200万元,新农村能容纳210户村民入住,并每位村民村委白给10平方米楼房折价6500元,到2008年9约底,新农村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安家庄村委的发展,使全体村民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家庄村
位于夏门镇西山,总人口527人,耕地面积710亩,192户。支部村委各四人,共八人。
庄立村
位于夏门镇西山,辖区内有3个自然村(庄立、堡只上、西坡村),全村共296户,762人,拥有耕地面积3311余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玉蜀黍属。支部村委成立以来,致力于解决全村人畜吃水工程和道路修建,现已竣工,村委还将4496多亩林地分到户下,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庄立村人民如今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沟西村
位于夏门镇西山,辖区内有2个自然村(沟西、郭家上),全村共224户,756人,男女劳力483人,有两处卫生所,拥有耕地面积1600余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新一届支部村委成立以来,致力于解决全村人畜吃水工程,现已基本竣工,村委还将6498亩林地分到户下,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沟西村在历史上曾有多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如今人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弓家庄
人口237,户数82户,耕地750亩。现有煤矿一座“晋山煤业”,弓家庄将在煤矿利润的带领下向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带领全村人民奔小康。
后庄村
位于夏门镇之北,与大运公路相连,距镇政府约0.5公里,交通条件非常方便,地理条件非常优越,是开拓创业者投资的好地方,现有人口545人,其中:男273人,女272人,现有耕地485亩,水浇地80亩,现有私营洗煤厂1座,汽车运输户20户,经济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我们村正向一个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现代化新农村迈进。
2009年后庄村加大对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修建5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投资4万元;计划硬化村公路4公里;在村庄环境整治上下大力气,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村庄。在党委组织建设上,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真正使群众得到实惠。使整个后庄村踏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占道洼
村位于夏门镇西山,总人口155人,耕地面积493亩,56户。
碾则焉村
村委位于夏门镇西山。全村129户358口人。
尹家庄村
村委位于夏门镇西山。全村156户442口人。
寨头村
位于夏门镇西山,总人口411人,耕地面积449亩,147户。支部村委各四人,共八人。
寨立村
位于夏门镇河西片,全村共有163户,总人口458人,支部村委共6人,其中支部3人。
寨立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村两委积极筹措资金,2008年村委投资七十万元硬化路面8400平方,新建一处健身广场,充实党员活动室。投资二十五万元绿化村庄,路旁街道绿树成荫,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改观。自来水、通讯网络进户,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在建构建和揩开拓创新的历程中,支部、村委把道路硬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多次开会研究道路硬化方案。由村委投资70多万元,硬化路面8400多平方米,大大方便村民出行,告别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不便。为了搞好服务、村里还专门成立了8人的环卫队,负责清洁路面,除草、刷树等工作。打造出一个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明和谐的新局面。
陈家岭村
位于夏门镇北山,紧邻英武乡候木村。由陈家岭村与托子洼村合并而成。总人口340人,总耕地面积950亩,101户。支部三人,村委两人,共五人。现有煤矿一座“华赢煤业”。村委将在煤矿企业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
堡上村
位于夏门镇北山,紧邻北庄村、文殊原村。总人口386人,总面积645亩,146户。支部村委各三人,共六人。村委将带领村民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
西河底村
位于夏门镇北山,紧邻火山村、南村、文殊原村。由西河底村与李家疙塔村合并而成。总人口420人,总面积1345亩,164户。支部村委各四人,共八人。
文殊原村
位于夏门镇北山中部,黄土高原,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文殊原村、杨桃岭村,全村共有180户,总人口600人,共有耕地面积2156亩,其中良田面积1896亩,支部村委共9人,其中支部5人。
文殊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小学一座,2006年建成竣工后校园面积达10500平方米,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厨房等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学习活动,2007年规划为县园林村,粉刷墙壁12000平方米,硬化地面600多平方米,硬化6条主干道,村里还成立了15人的环卫队,负责清理路面、除草、刷树等工作,自来水、通讯网络进户,修建了30多个沼气池,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文殊原村土地平整且肥沃,在种植、养殖、林果业等方面有很的潜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燕家庄村
位于夏门镇北山,辖区内有2个自然村(燕家庄、社底洼),全村共63户,132人,男女劳力80人,拥有耕地面积500余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种植玉蜀黍属。村委还将4000多亩林地分到户下,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燕家庄村在历史上曾有13位烈士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如今人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曲村村
位于夏门镇北山,总人口459人,耕地面积942亩,182户。村委将在村支部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许家店村
位于夏门镇境内,紧邻镇政府,现有住户185户,人口397人,占地面积3272.3亩,这里交通便利,与夏门镇仅有一桥之隔,公交车可直达县城,108国道横穿村内。
大部分土地退耕还林,剩余小部分弃耕搁荒,所以大部分村民以在外务工为生,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大部分企业均已经停产,村组织收入大不如前。
我村孤寡老人、困难户都加入了低保,大部分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
柏坡底村
村委位于夏门镇后河下片。全村134户370口人。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峪口村
位于夏门镇北部,毗邻108国道,位于交口河、段纯、英武三叉路口,素有“潞路之喉”之称。该村现有农户776人,耕地800亩,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带动着峪口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镇政府领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改善,群众的健康卫生意识得到了明显加强。
北庄村
位于夏门镇北山,辖区内有1个自然村,全村共192户,448人,男女劳力338人,有一处卫生所,拥有耕地面积1680余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新一届支部村委成立以来,致力于解决全村移民安居工程,为老百姓安居乐业、增强农村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北庄村在历史上曾有多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如今人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火山村
村委位于小河公路东上边2公里,离解木公路2公里,离县城10公里,距夏门政府6公里。火山村委共有三个自然村,113户,303口人,60岁已上的老人45人,党员10人,有耕地面积1155亩,退耕还林面积430亩,建筑面积25亩,企业占地70亩,良田面积630亩,
村村通
灵石县夏门镇筹资1724万元实施村村通工程。2008年10月底,灵石县夏门镇共完成村村通工程39公里,村通数达到22个,占到行政村总数的89%,夏门镇全镇已初步形成了干支贯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夏门镇地处灵石县中部,东、南均与翠峰镇接壤,西南与段纯镇相连,西与坛镇乡毗邻,西北与交口乡接壤,北与英武乡相邻,东北与两渡镇为邻,行政区域面积93.86平方千米。
水文
夏门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汾河、交口河2条。河流总长度25.8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汾河,从北至南流经境内梁家圪塔、夏门等村,长12.8千米。
自然资源
夏门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赤铁矿、铝土等,其中煤地质储量为3.5亿吨。耕地面积22900亩,林地面积61000亩。
经济
综述
2011年,夏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184元。
2018年,夏门镇有工业企业30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2011年,夏门镇完成农业总产值3210万元,比上年增长8%。
夏门镇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高粱、谷子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233.59吨,人均粮食262.04千克,其中241.97吨,玉米3911.69吨,高粱17.16吨,谷子4.03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92亩,产量3.68吨;蔬菜种植面积1800亩,产量910.6吨。
夏门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1万头,羊饲养量8000只。2011年,生产肉类890吨;畜牧业总产值1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6.1%。
截至2011年末,夏门镇有森林面积2.69万亩,其中防护林2.01万亩,经济林68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2万株。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3000亩,产量495吨,主要品种是核桃和枣。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8台(辆)。
工业
2011年,夏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17.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职工1289人,实现工业增加值5.3亿元,比上年增长70%。
商业
2011年末,夏门镇有商业网点155个,职工29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900万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7400万元,比上年增长13%。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夏门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430人,专任教师6人;小学5所,在校生861人,专任教师5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9人,专任教师3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夏门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9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0人,农村实用人才180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夏门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7个,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6个。2011年末,广播综合覆盖率80.7%,现有广播喇叭42只,通响率100%。有中央、省、市、县150多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2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5%。
2011年末,夏门镇有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夏门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个,其中镇卫生院1所;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张。专业卫生人员1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2.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2900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夏门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6户,人数142人,支出32.4万元,比上年增长54.7%,月人均189.8元,比上年增长49.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2户,人数691人,支出82.1万元,比上年增长9.1%,月人均99元,比上年增长0.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6人,支出9.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1人,支86100元;农村医疗救助7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22人次,共支出18.45万元,比上年增长75.71%;农村临时救济352人次,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夏门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28千米,投递点25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12万份、期刊8000册。固定电话用户1900户,宽带接入用户1500户。
基础设施
供电
2011年末,夏门镇有35千伏变电站(所)2座,主变压器2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6%,供电可靠率99.5%。
交通
夏门镇境内有108国道经过。
文化
地名由来
大禹治水时,有“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之说,“灵石口”即今夏门所在处,夏门指大禹开通之门,镇由此得名。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人口民族
行政区划
夏门村
梁家疙瘩村
安家庄村
关家庄村
庄立村
沟西村
弓家庄
后庄村
占道洼
碾则焉村
尹家庄村
寨头村
寨立村
陈家岭村
堡上村
西河底村
文殊原村
燕家庄村
曲村村
许家店村
柏坡底村
峪口村
北庄村
火山村
村村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水文
自然资源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社会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基础设施
交通
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