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门村是汾河旁边的一个古村落。
汾河在这里曲折而行,由于常年冲积而形成一汾河
谷地,夏门村正是坐落在这样一块背山面水、地势较为平坦的河谷地上。险要独特的地理位置、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富于变幻的山水景观,造就了夏门村的人居环境。
夏门古村落至今尚有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巷9条。其中东西走向的街3条(东街、中街、西街),道1条(后堡道),巷5条(大夫巷、御史巷、堡九巷、梁家巷、天九巷)。各条街、道、巷
连通各个院落,并与暗道相连,方便交通和藏匿,兼具排水之功能,成为夏门古村落传统街巷空间的一大特色。
夏门村主要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年间,居住于此的梁氏家族是当时
灵石县的四大望族之一,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因而古村落选址、布局及营建极为讲究。目前古村落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
山西省传统建筑风貌,古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现有保存完好的院落6组共60余幢,窑洞、传统民居千余间。窑上建窑、院中修院、窑窑相通、院院相连,是夏门古村落建筑环境的一大特色。加之诸多造型雄浑、雕饰精湛的
庙宇、
聂氏宗祠、牌坊、店铺等,共同构成一个城堡式的古建筑群。
夏门村的百尺楼(清朝御史府)、
关林(清朝知府院)、对碑滩摩崖石碑三处历史文化遗产于1974年被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村落内还有
韩信墓、秦王岭、老生寨、雀鼠谷以及大夫第、
杨深秀宅、惇叙祠堂、祭祖堂、家庙、关驿、文昌宫、竹林书院、“志矢柏舟”牌坊等多处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2008年10月14日,夏门村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17日,夏门村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灵石县夏门村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夏门村主要建筑始建于明朝,在此居住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的四大旺族之一,族内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村里现有的古村落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院落共60余幢,其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传统建筑。民居内窑窑相通、院院相连,街、巷
连通且有暗道相连,除方便交通和藏匿外,还具排水功能。此外,村内还有多处文物与历史遗迹。目前,该村正按照已编制完成的古村落保护原则进行修缮和保护措施。夏门村已委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于2006年8月编制完成古村落保护规划,并获得
灵石县人民政府的批准。目前,夏门村干部群众正在按照保护规划所确定的保护原则和修缮措施,深入开展规划的实施工作。
夏门村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所谓“夏门”,意指
大禹打开石门之处。清人李先达有诗云“峭削夏门道,疏排禹力神”(《夏门道中》)。相传古时
太原盆地为一大湖泊,曰“昭余祁泽”。为了排除常年洪水的灾害,夏禹曾带领先民“既载
壶口瀑布,治梁及岐;既修
太原市,至于岳阳”,即选择太岳、
吕梁市两山间雍塞狭窄之处,开凿山口,将
汾河导入
黄河。夏禹开山之处曰“灵石口”,即今夏门村所在地。
山西省民谚曰“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后人为了表达对夏禹治水功绩的纪念和感激之情,特将此处命名为“夏门”,“夏门村”由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