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桂荣(1905年12月23日—1999年5月4日),女,
陕西省志丹县(今
吴旗)九咀坡村人,是
共产主义战士,第四、五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
刘志丹的夫人。
1921年,同桂荣与刘志丹结为夫妻,婚后,她跟随刘志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20世纪20年代初,同桂荣努力筹集资金与物资,帮助刘志丹赴广州
黄埔军校深造。1934年,同桂荣投身革命。1937年1月,同桂荣随中国共产党抵达
延安市,随即向市民宣传党的抗日政策。1938年,同桂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她积极参与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并对康生在整风中的不当行为提出了批评。此外,由于同桂荣推动机关生产,被选为机关劳动模范。
新中国成立后,同桂荣长期投身于幼儿教育工作,担任过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名誉院长及顾问。1969年,同桂荣被下放到
三原县。1971年“9·13”林彪事件发生后,她才得以重返
西安市。1999年5月4日,同桂荣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94岁。5月18日,同桂荣的遗体在西安火化。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铁映等人送了花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同桂荣于1905年12月23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出生。1921年,她与
刘志丹结为夫妻,婚后,她跟随刘志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20世纪20年代初,同桂荣努力筹集资金与物资,支持刘志丹前往
陕西省榆林中学就读,并助其赴广州
黄埔军校深造。在北伐战争和
渭华起义期间,同桂荣全力支持刘志丹在外开展革命工作。1928年,刘志丹回到
陕北地区秘密组织地下斗争,同桂荣积极为党组织传递信件,站岗放哨。当
谢子长、阎红彦因病相继来到刘志丹家中时,同桂荣妥善掩护他们,上山采药为他们治病,使他们迅速康复并重返战场。
参加革命
1934年,同桂荣投身革命。同年,同桂荣在
中国国民党军队烧毁了
刘志丹的房屋后带着4岁的女儿刘力贞逃入深山,靠雨水充饥,以炒面糊口,在山中躲藏了十多天。食物耗尽后,她们开始采摘
食用野菜野果充饥。实在找不到吃的时,同桂荣与婆母决定外出寻找食物,却遭遇了搜山的敌人。敌人要求她们带路,同桂荣与婆母跳入路边布满树木的山沟中。敌人开枪射击,她们翻滚躲避,最终脱险。陕甘边区根据地政府主席习仲勋知道后,派出游击队员,秘密寻找到她们,接回根据地。之后,同桂荣开始组织农村妇女给部队做军装、军鞋和军旗,打仗时照顾伤员。
1935年,“左”倾机会主义者诬陷
刘志丹及其战友为“反革命”。同桂荣前往监狱探望他们,却遭到无理拒绝。她去保卫局质问,结果她和女儿立即被打入劳改队,且母女俩被断绝了粮食供应。然而,群众和后勤人员暗中为她们母女送水送饭。当同桂荣见到毛泽东时,发现他冬天仍穿着布单鞋,便立刻为他做了一双新棉鞋送去。
1937年1月,同桂荣随中国共产党抵达
延安市,随即向市民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当时,一些在
中国国民党党政机关工作的人员,因认识刘志丹,纷纷来找同桂荣。她认出他们是民主人士后,立刻为他们出具证明,使他们得以参加革命工作。接着,同桂荣前往难民工厂,为逃到延安的难民提供安身之所,并组织他们缝制军装,支援前线。不久后,她又加入了边区妇联。期间,她两度进入边区党校学习文化和理论。1938年,同桂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文革”后期,同桂荣被提名为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42年,她积极参与了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并对康生在整风中的不当行为提出了批评。此外,由于同桂荣推动机关生产,被选为机关劳动模范。
投身教育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同桂荣长期投身于幼儿教育工作,担任过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名誉院长及顾问。1969年,同桂荣被下放到
三原县。1971年“9·13”林彪事件发生后,她才得以重返
西安市。1999年5月4日,同桂荣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94岁。5月18日,同桂荣的遗体在西安火化。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李铁映等人送了花圈。
个人生活
1921年,同桂荣与
刘志丹结为夫妻。1936年4月14日,同桂荣得知刘志丹在东征战斗中阵亡的消息后,当即
昏厥过去。
刘志丹早逝,留下唯一的女儿刘力贞。同桂荣不辞辛劳,抚养这位遗孤。女儿结婚后,她严格教导双方亲属,告诫他们不能因为刘志丹的贡献而寻求特殊待遇,不能为先烈抹黑,更不能忘本。
人物事件
乐于助人
在革命战争时期,同桂荣经常在部队宿营地协助“大师傅”(即炊事员)做饭。每当
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开会时,她就会拿出剁荞面招待大家。平日里,她身上总带着针线包,一有空闲就为指战员们缝补衣服。一旦有了布匹,她就会给
刘志丹做件新衣服。
同桂荣比贺子珍大五岁,两人亲如姐妹。同桂荣爱听贺子珍讲述长征故事,而贺子珍则喜欢听“陕北通”同桂荣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和生活常识。当同桂荣忙碌时,贺子珍会帮忙照看她的女儿。1936年冬季的一天早晨,贺子珍即将分娩。毛泽东立刻派警卫员去请同桂荣来为她接生。同桂荣还带来了早已缝制好的婴儿小被子、小衣服等物品。后来,贺子珍的母亲带病从
江西省来到
延安市,同桂荣便主动帮忙为老人熬中药、梳头、洗衣服。
1935年冬天,
陕北地区严寒,出身
湖南省的毛泽东仍穿着
长征时的布单鞋。同桂荣看到后,立刻缝制了一双新棉鞋送给毛泽东御寒。接着,她又给其他几位领导同志每人做了一双。1960年,同桂荣在北京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紧握着她的手说:“刘嫂子做的棉鞋,又软又厚,真要谢谢你。”1936年底,毛泽东与周恩来、张闻天等人在
志丹县窑洞里开会,欢迎和招待从
中国国民党统治的南京市奔赴陕北的著名女作家丁玲。他们还专门请同桂荣作陪。
哪位姐妹分娩后缺奶,同桂荣便急忙为婴儿寻找奶妈,或是
羊奶、米汤等替代品;哪位同志需要寄养孩子,她也细心地为他们挑选当地可靠的农民家庭。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老干部被抄家、关押,子女们流离失所。同桂荣毅然照顾他们,她的部分工资已被扣发,但她宁愿自己喝
稀粥,也要让孩子们吃饱。孩子们感激地称她为“刘妈妈”。从战争年代到“文革”时期,同桂荣照顾过的孩子数以百计。后来,这些孩子分布在中国各地,从事不同职业,许多人成长为
高中级领导干部,有的甚至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
被“下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造反派纷纷找同桂荣,企图从她那里搜集老干部所谓的“反动历史”和“反党材料”。然而,她毫不畏惧威胁与利诱,总是实事求是地回答不能随便给革命同志乱扣帽子。同桂荣用自己的坚定和智慧,保护了一批老同志。然而,她自己却在64岁那年,被“下放”到
陕西省三原县。直到1971年“9·13”林彪事件发生后,她才得以重返
西安市。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同桂荣时刻不忘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处处以党的利益为重,识大体、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和名利地位。表现了一个老党员的高尚情操。她时刻不忘老区人民,为改变老区的贫苦面貌多方奔走,慷慨解囊,集资办学,扶贫帮困,为发展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含辛茹苦,扶养遗孤,严格教育下一代,要求他们不能因有
刘志丹而有任何特殊思想。表现了一个老红军、老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怀和优秀品质。(《志丹书库》评)
同桂荣作为刘志丹的妻子和助手,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平凡而伟大的陕北女性——缅怀刘志丹将军夫人同桂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