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铁券
中国现存唯一的唐朝铁券实物
钱镠铁券(又称金书铁券、钱王铁券、丹书铁券),是中国现存的四件丹书铁券之一,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唐代铁券实物,国家一级文物,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钱镠铁券是由李晔干宁四年(公元897年)八月赐给浙江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钱鏐的。钱镠铁券形状呈覆瓦状,铁质,长52厘米,宽29.8厘米,厚0.4厘米,重约132两,铭文正文共计有333字,末行落款为17个字。
1951年,钱元瑞代表长乐钱皇后将钱镠铁券捐赠给嵊县人民政府,后转送至浙江省博物馆。1959年被调入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
钱镠铁券是中原地区现存的四件丹书铁券之一,其历史文化价值是永恒的,诠释着一个家族的兴衰与荣辱,也见证了千年历史的沧桑与变迁。钱镠铁券在唐朝统治中发挥着一种媒介性质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表现为一种矛盾:一方面维系着唐朝廷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反噬着其统治。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唐朝廷的统治之道。
历史沿革
铸造背景
公元895年,唐王朝藩镇割据,战事蜂起,各地节度使早已各自为政。钱镠在唐朝末年的时候,跟随董昌保护乡里,屡建奇功。895年,董昌叛唐在越州自立称帝,立国号大越罗平,建元顺天李晔命钱镠讨伐董昌,钱镠在讨伐征战的过程中,逐渐占据了杭州市为首的两浙十三州。干宁三年,义胜军节度使董昌叛唐称帝,钱镠率军平定了董昌之乱。次年,唐昭宗加封钱镠为镇海节度使、镇东节度使,并钦赐此宝物。
文物流转
宋代
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吴越王钱镠之孙,钱俶“纳土归宋”,封淮海地区国王,迁居开封市,吴越亡。后迁都南阳市,但钱镠铁券和历代所赐的竹卷、文书、诏诰等家传文物,仍旧留在杭州钱氏祖庙里。宋淳化元年,赵光义调阅铁券。皇帝阅完后,又赐还给钱氏的长子钱怀浚,从此钱镠铁券就从杭州市的钱氏祖庙迁出来,改藏在汴京。赵祯赵顼也都调阅过钱镠铁券,一直到第六世孙钱景臻,成为宋仁宗第十个女儿鲁国公主驸马,铁券移藏于驸马室内。靖康之变后,宋徽宗之子赵构南逃,钱景臻这一家也就跟着赵构南逃。高宗赵构在绍兴四年的时候,下诏为大长公主在浙江台州,就是现在的临海建立府邸,让钱皇后这一支子孙世居于此,安享尊荣。钱氏家族从此在临海定居下来,成为台州市的名门望族。这以后一百多年,钱镠铁券就在临海钱氏中递承平安无事。到了南宋末年,德祐二年,援兵公婆临海,钱氏祖传的钱镠铁券,当时由钱焘保管。他携带铁券逃避到黄岩区,在匆忙的逃忙中,他把铁券投入了黄岩县南泽库(今浙江温岭的泽国库),却忘了投的地点,于是就把这个钱镠铁券给丢了。
元代
时隔56年,有一位捕鱼的人,在南泽库的深水中撒网打鱼,打到了这个钱镠铁券。捕鱼以为是金的,用斧头劈了一角,发现是铁的就丢弃了。临近村里的一个学究出钱把钱镠铁券买下了。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钱焘的儿子钱世珪,钱世珪用十斛谷买了这个钱镠铁券。钱世珪是钱氏宗祠的族长,从此铁券又回到钱氏宗祠里。这样,铁券又回到了临海的钱皇后手中。可惜的是,由于留在水中的时间太久,嵌在钱镠铁券后半部的金字,大多剥落了。但这是一件传家宝,钱氏后裔又小心地把它收藏起来。一直到元朝灭亡。明朝,洪武二年八月,太祖朱元璋想效仿古代帝王,表彰开国功勋的做法,给他的开国功勋赐予铁券。可是谁也没有见过铁券的样子,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就到了台州让钱氏把铁券送到京城来。钱世珪的儿子钱尚德接到圣旨后不敢怠慢,就把钱镠铁券送到京城。朱元璋观赏后,命令照这样子雕个模子,并翻刻成做成木刻的铁券,把钱镠铁券交还给了钱尚德,让他带回临海继续保存。
清代
光绪辛丑年(1901),由于保管不慎,铁券被人盗走到嵊州市寻机出手。当时的嵊县县令徐印士慧眼识珍,出钱买下。长乐钱氏族人得知后,多次协商,最终赎回此券,由中段、前段、后段三段房长轮流保藏。日寇侵华时,为防止国宝落入日寇之手,轮值保管的房长钱庚麟果断将铁券用蜡密封,藏在自家水井里。日寇投降后,铁券一直保藏在长乐商会会长钱元瑞家中。
如今馆藏
1951年,钱元瑞代表长乐钱氏将铁券捐赠给嵊县人民政府,后转送至浙江省博物馆。1959年被调入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基本情况
铁券形制
钱镠铁券形状如覆瓦,为铁质,纵 29.8 厘米、横 52 厘米、厚 2.14 厘米,重量约 6.6 千克(132两),以金粉书写铭文 25 行,每行 14 字,共 333 个字。字体稍小,全文端楷甚工,字体在欧虞之间,雕嵌技术很精。
铁券铭文
维乾宁四年岁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咨尔镇海镇东等军节度、浙江省东西等道观察、处置营田招讨等使兼两浙盐铁制置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兼中书令,使持节润越等州诸军事兼润越等州刺史,上柱国彭城郡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百户钱镠,朕闻铭邓之勋,言垂汉典;载孔悝之德,事美鲁经。则知襃德策勋,古今一致。顷者董昌伪,为昏镜水,狂谋恶贯,渫染齐人。而尔披攘凶渠,荡定江表,忠以卫社稷,惠以福生灵。其机也氛清,其化也疲羸泰。拯於粤於涂炭之上,师无私焉;保馀杭成金汤之固,政有经矣。志奖王室,绩冠侯藩,溢於常,流在丹素。虽锤繇刊五熟之釜,窦宪勒燕然之山,未足显功,抑有异数。是用锡其金版,申以誓辞。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我念功之旨,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文物价值
文化价值
钱镠铁券是中原地区现存的四件丹书铁券之一,目前中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唐朝铁券实物。其历史文化价值是永恒的,诠释着一个家族的兴衰与荣辱,也见证了千年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钱镠铁券是一件传世文物,除了文物自身的价值外,其传承的历史本身也是重要的历史资料。
研究价值
作为一项制度,铁券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两汉魏晋的草创阶段、南北朝唐宋的发展阶段、明朝的完备阶段。钱镠铁券则是在发展阶段出现,通过对钱镠铁券研究可以管窥彼时唐朝社会的变化。唐朝初始阶段,铁券不赐予外姓,因此钱镠初次求赏赐铁券时曾被拒绝,但后来唐王朝晚期社会政治局势动荡,皇权的稳固必须依靠忠于朝廷的官员维持,于是厚赏帮助中央朝廷出兵助战的地方节度使,钱镠因平定董昌叛乱而获赏铁券。
钱镠铁券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唐朝廷的统治之道。钱镠铁券作为一种古老的组织媒介,是维系中央与地方势力组织秩序的工具,是当时政治活动过程中的要素之一,是唐代朝廷政治秩序建设的手段之一。钱镠铁券反映了唐代朝廷对媒介的理解:媒介是政治秩序建设的内在的工具。然而,这一内在指的是媒介在政治活动过程(政治活动主体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起着建构与解构政治秩序的作用。钱镠铁券在建构唐王朝政权稳定的同时也孕育着解构王权的结构性能动。直到后唐时期(公元923年),钱镠吴越称帝的行为将这种解构唐朝皇权的行为完全显露出来。钱镠铁券在唐朝统治中发挥着一种媒介性质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又表现为一种矛盾:一方面维系着唐朝廷的统治,另一方面又反噬着其统治。
保护与馆藏
收藏与保护
1951年,长乐钱氏后裔将钱镠铁券献给人民政府,由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鉴于铁券的重大历史文物价值,1959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展出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公开展出。
相关文集
相关争议
诏书字数
钱镠铁券诏书的具体字数是有争议的,现在国博公布的字数为333个字,史籍上的记载说是有322个字,也有说325个字的。
铁券丢失
有一种说法是钱焘带着他的儿子钱叔澴一起逃避战乱,钱镠铁券在钱叔澴的身上,结果钱叔澴落水而死。元兵第二次进攻临海时,全被攻陷,钱焘也被俘,所以被拘留了好几年才被放回来,钱焘也记不清楚铁券被丢的具体地址。还有一种说法是,钱叔澴带着铁券等传家宝南逃,在兵荒马乱中,钱叔澴落水而死,从此铁券不知去向。
相关轶事
功臣井
秘藏过铁券的“功臣井”立了碑,石碑阳面直书“金书铁券秘藏井”7字,阴面刻《金书铁券秘藏井碑记》,记录了钱镠铁券的经历。
免除死罪
公元1391年,铁券由钱用勤收藏,督查院查勘其在建昌知府时,有贪污行为被抓。钱用勤的儿子钱怞,捧着铁券来到了明朝的首都南京。朱元璋皇极殿接见了他。钱怞引奏唐黄赐券,以及他的先祖“纳土”的功德,最后,朱元璋免除了钱用勤的贪污罪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铸造背景
文物流转
宋代
元代
清代
如今馆藏
基本情况
铁券形制
铁券铭文
文物价值
文化价值
研究价值
保护与馆藏
收藏与保护
展出
相关文集
相关争议
诏书字数
铁券丢失
相关轶事
功臣井
免除死罪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