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理论
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西方经济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者麦克尔·波特提出的西方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特定区域的某个特殊领域,存在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了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得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从而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形成与发展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其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以及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变迁有其理论依据,其中包括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产业区位理论和新产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以及其他与集群相关的观点。
分工协作理论
亚当·斯密和卡尔·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提供了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基础。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是经济生活的核心现象。马克思则认为,生产组织方式的选择必须满足降低个别价值的目的,否则,资本增值的目标将难以实现。这两种理论都认为,分工与协作具有更高的生产率,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
规模经济理论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的规模经济理论强调了企业在特定区域集聚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
区位理论
产业区位理论和新产业区位理论从产业集聚带来的成本节约角度讨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因。曼弗雷德·韦伯认为,聚集能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而新产业区理论则强调了社会环境因素对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新兴的、技术水平较高的、有发展前景的产业,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直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业,对其他产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构成了增长极。增长极同时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技术创新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各部门的众多企业形成集群。创新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倾向于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
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
迈克尔·波特的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和分析产业集群现象。他的“钻石体系”理论显示,集群不仅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还能改善创新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其他观点
钱颖一提出了“栖息地”概念,台湾学者强调了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内地学者关注了江浙与广东省一带的产业集群,日本学者青木昌彦从企业治理角度探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问题,Dunning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Krugman从区域经济与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工业活动的集中性。
理论观点
产业集群的存在和发展有三大依据:外部经济效应、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温床,也是培育企业家才能和新企业的摇篮。
后续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产业集群的研究需要加强实证研究,整合研究资源,注重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产业集群政策,尤其是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要结合产业集群探寻新思路。
参考资料
产业集群理论.百度文库.2024-10-22
78712.人大经济论坛.2024-10-22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现状分析.2024-10-22
目录
概述
形成与发展
分工协作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区位理论
增长极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
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
其他观点
理论观点
后续研究展望与政策建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