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00年升格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
湖南省首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园区全面落实
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贯彻“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全面建设现代化
长沙市”等省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率先打造国家
智能制造示范区,率先建设5000亿国家级园区”发展目标,坚持区县一体、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大力实施智能制造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智慧园区与人才高地“双臂支撑”,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进中趋优态势,已成为中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重要驱动力。截至2018年底,园区拥有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1家,年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5家、10亿元以上企业21家、亿元以上企业94家。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8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综合排名第20位。
发展目标
长沙经开区将争取到2021年,率先在全省建成5000亿国家级园区;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家
智能制造示范区。
特色成果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园区地处湖南省会长沙东部
开放型经济走廊核心地带,西邻
长沙市主城区,东接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黄花综合保税区和长沙空港城,北接湖南省内最大的城市内湖湿地公园——松雅湖
中国湿地公园,南连长沙高铁枢纽、
黄兴物流基地和国际会展中心
经济圈,发展腹地广阔。
G4、长永高速、
机场高速公路、
长株高速四条高速
主动脉纵横交错,
京广铁路、
京港高速铁路、
沪昆高速铁路、
渝厦高速铁路在此交会,
长沙地铁3号线、6号线贯穿全境,中国首条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联通南北,基本实现了一刻钟分别到市中心、机场、
铁路车站、中央商务区的“15分钟立体交通圈”,1小时内可覆盖中国中南部3亿人口市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具有巨大的投资开发价值,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十强开发区”。
工业经济领跑湖南
经过27年的发展沉淀,园区逐步形成了
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含
集成电路)、
军民融合的“两主一特一融合”产业格局。其中,以
三一重工、
铁建重工、
中联重科工起、山河智能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业在坚持做强做优主业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创新,实施跨界经营,品牌知名度与市场覆盖率触及全球,正加速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2018年成功晋级千亿产业集群。三一重工、铁建重工、山河智能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以
上汽大众、广汽菲克、
广汽三菱、
长丰集团、
众泰汽车、北汽福田、博世汽车、索恩格汽车、住友橡胶为代表的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集聚了六大整车知名汽车品牌,是园区首个千亿产业集群。2018年,整车产能超过100万辆,产量达59万辆,广汽三菱祺智EV、
长丰猎豹CS9 EV300、众泰汽车
众泰云100PLUS等系列新能源车型相继上市,汽车全产业链加快形成。以
蓝思科技、国科微电子、维胜科技、
纽曼数码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含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平稳,产业链条向下游制造、封装、测试等不断延伸。
智能制造引领发展
作为全国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的重要集聚区,园区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
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应用基地、示范基地和创新基地。全面实施园区智能制造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智慧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三一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智慧园区团队深入合作,构建智能制造、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成立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湖南办事处,智慧园区“一档两库一平台”项目完成验收,引进了
博世公司万物互联、大陆集团
智慧城市及智能出行项目,全方位打造
智能制造生态体系。鼓励企业分场景、多阶段、持续性地开展智能化技术改造,园区智能生产、智能产品、智能服务不断涌现,德国博世长沙工厂成为
湖南省首家
工业4.0示范企业;
上汽大众实现5种车型共线生产,与广汽菲克等企业被誉为世界级智能制造工厂的典范;
三一集团建成全球最先进、
亚洲最大的现代化数字工厂,其ECC企业控制中心被央媒誉为“中国智造”的骄傲;
铁建重工全电脑三臂
凿岩台车成为智能制造引领标杆。截至2018年底,园区共有6个国家级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专项),12个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车间),63个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项目建设量质齐升
坚持项目为王,围绕“两主一特一融合”产业、智能制造、四个优势产业链、高端现代服务业开展精准招商,近年来年均引进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以上。大力开展二次招商、以商招商,引导
三一重工、铁建重工、
广汽三菱、广汽菲克、
长丰集团、
博世公司汽车等一大批入园骨干企业增资扩股、裂变发展。2018年,
蓝思科技黄花生产基地、广汽三菱研发中心及零部件产业园、中南源品生物科技园、广汽菲克GSE-T4发动机、
五新隧装生产基地、京东无人车智能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开建;
铁建重工高端地下装备、广汽三菱
发动机、广汽菲克K8、长丰集团
猎豹汽车第三工厂及
新能源汽车项目、三一智能网联重卡、索恩格中国长沙工厂、烁普新能源汽车动力
锂电池隔膜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发展
开放型经济,支持鼓励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富余产能和优势企业“走出去”,园区共有132家
外贸企业,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41个海外企业,进出口额过亿美元企业达7家。三一混凝土机械、
挖掘机、
起重机等机械设备打入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铁建重工盾构机系列产品实现在
亚洲、非洲、
欧洲、
拉丁美洲的出口。埃塞(
湖南省)工业园项目招商和运营管理有序推进,成为“
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湖南的重要基础。长沙经开区获评“全省发展
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
四新经济蓬勃发展
扎实推进国家
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四新”经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CPU/DSP产品全国领先,静芯微电子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开发芯片级TVS器件的公司。三一智能网联重卡成功上市,开创了商用车制造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京东集团全球首个由机器人完成配送任务的智能配送站在园区投入试运行。打造了国内首个本土化工业互联网“根云”平台——三一
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获得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跨领域、跨行业)平台专项支持,开创了
工程机械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成立中部首个区块链产业园——星沙区块链产业园,与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合作成立全国首家区块链安全技术检测中心,出台《关于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试行)》,引进浪潮集团、天河国云等知名企业,区块链集聚效益逐步凸显。设立
军民融合专项基金,出台支持军民融合人才创新创业鼓励办法,建设5万平方米的长沙科技新城军民融合平台。打造了三一众创、中部智谷、德普·企业公元、长沙科技新城等一批孵化载体和众创基地,2018年新建工业地产载体17.3万平方米,引进
小微企业近500家,新长海创客总部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一众创孵化器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
改革创新释放活力
坚持区县一体、融合发展理念,园区主要集中精力抓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经济建设工作,
长沙县主要负责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区县深度融合呈现良好态势。积极申报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着力构建“大部门制”,实施差异化绩效考核,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在全面承接省市人才政策基础上,出台差异化人才政策,园区194人入选
长沙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占全市总人数的1/3。大力引进和建设知名学校、国际酒店、
三级甲等医院及高端商业综合体,加快
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产业工人活动中心、
人才公寓、精英社区等人才基础配套建设,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安居乐业的人才集聚高地。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实施项目审批“3230”工程,企业开办、备案类事项实现即来即办,工业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扎实推进“
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企业提供免费全程代(帮)办、免费政务快递、容缺受理等服务,园区143项政务服务事项中有141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比例达98.6%。完善线上审批平台,在全市园区中率先启动“多规合一”审批平台试运行,服务大厅增设综合窗口,项目报建实现“一窗进、一窗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集群注册,2018年新增市场主体3438户,增长82%。坚持精准服务企业制度,每月召开政策兑现会商会,按“一企一策”原则“量体裁衣”、精准施策,着力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围绕打造“四个一刻钟交通网”“三个十分钟服务圈”,实施三年品质提升工程和新三年造绿大行动,精心打造精品工程,加快打通断头路,园区基础设施日趋优化。强化
公共服务供给,拥有
湖南省第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外籍人士子女学校——玮希国际学校,引进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湖南省
三博脑科医院、
长沙师范学院经开区幼儿园等一批品牌项目,先后荣获“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
所获荣誉
2018年12月,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18年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第20。
2019年01月,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机械产业2018年实现产值1046.3亿元,同比增长14.7%,成功晋级千亿元产业集群。
2020年1月17日,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前3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