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昆曲团成立于1955年,是由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
周传瑛、王传淞、
朱国梁等在原民间戏班“国风苏昆剧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昆剧表演团体。
目前,声名卓著的“传”字辈老师已相继离开了舞台,世、盛、秀三辈担起了演出重任,在舞台上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声望。他们中的
汪世瑜、
王世瑶、
张世铮、
王奉梅、
林为林、
张志红、程卫兵、
翁国生、
陶铁斧、陶伟民、
陶波等一批优秀的
昆曲表演艺术家,更是闻名遐尔,在海内外均有很高知名度。目前浙江昆剧团有各类演职员六十余人、其中五人获“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有三人获“浙江戏剧明星奖”;在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有六人分获“兰花最佳表演奖”和“兰花优秀表演奖”;在首届昆剧
中国艺术节上,有两人获得文化部颁发的“优秀表演奖”。
1994年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两团合并组建而成的
浙江京昆艺术剧院,
汪世瑜出任院长,现
陶铁斧任昆剧团团长。
昆曲,是
中原地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从起源、发展、衰败到新中国后的兴起,历经荣辱兴衰,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确立了“百戏之祖”的艺术地位。2001年5月18日,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中国昆曲“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殊荣,广受世人瞩目。
1956年,浙昆排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
十五贯》,以其高度的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轰动全国,受到了国家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称誉
昆曲为艺术百花园中的“兰花”。《
人民日报》以“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发表专题社论。从此,各地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浙江省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昆曲的发祥地。
自《
十五贯》后,剧团又相继创作和改编演出了《
西园记》、《
风筝误》、《长生殿》、《浮沉记》等,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一批传统折子戏,如《拾画叫画》、《题曲》、《
界牌关》等,经过不断磨砺雕镂,已成为昆剧表演之精品。在
周传瑛、王传淞等“传字辈”艺术家的栽培下,剧团的演员阵容曾出现了“传、世、盛、秀”四代同堂的兴旺局面。培养了
汪世瑜、
王奉梅、
林为林等一批优秀的昆剧表演艺术家,享誉海内外。1982年,浙昆获中国文化部授予“继承革新奖”,1986年获
浙江省人民政府嘉奖。
1994年,当时出于浙江昆剧团和浙江京剧团生存的共同需要,将两团优势互补,人员精简,合并成为
浙江京昆艺术剧院。合并九年来,浙江昆剧团在出人出戏上也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先后创作排演了昆剧神话儿童剧《寻太阳》(获
浙江省首届
中国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曹禺文学
提名奖、“
五个一工程奖”提名奖),昆剧新编
历史剧《少年游》(在1995年晋京参加全国昆剧新剧目展演中,普获赞誉),昆剧新编传统剧《暗箭记》(获浙江省第九届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大型优秀剧目。在首届全国青年演员交流演出中,取得了三个“最佳兰花奖”、三个“优秀兰花奖”、五个“兰花奖”的优异成绩。在2002年在
苏州市举办的“全国昆曲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中,一举夺得四个由中国文化部和
联合国颁发的“昆曲艺术促进奖”和四位受表彰有“显著成就”称号的功臣。2005年获第九届
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同年成为“国家商业演展文化产品出口项目”的入选单位。新近创作排练的
历史剧《公孙子都》,继2006年获第三届中国昆剧节“优秀剧目奖”,2007年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大奖”之后,于2008新年伊始,再次摘得“2006-2007年度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的桂冠。2009年新创排剧目《红泥关》荣获第四届中国
昆曲中国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这些年来,浙昆还多次应邀出访
日本、
泰国、美国、
法国、
瑞典以及港澳台等国家与地区,广受赞誉。浙江昆剧团现有演职人员90名,(其中获戏曲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演员五人,国家
一级演员十七人,国家二级演员和各类高级演职员近二十人),并且新培养的第五代昆曲传人“万字辈”也已展露头角。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给昆曲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中国文化部又出台了“昆曲的十年规划”及一系列昆曲艺术保护和发展的措施。鉴于此,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的关怀支持下,为了京、昆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浙江京昆艺术剧院于2003年2月正式撤院分别建团,浙江昆剧团正式恢复了其独立建制。重新挂牌的浙江昆剧团现有演职人员90名,(其中获戏曲
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演员五人,国家
一级演员十二人,国家二级演员和各类高级演职员近二十人)并且新培养的第五代
昆曲传人“万字辈”也已显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