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
浙江乐清雁荡山乡的寺庙
灵岩寺是雁荡十八古刹之一。寺有殿宇、禅房百余间,号称“东南首刹”,四周群峰环列,雄壮浑庞;古木参天,环境幽绝。清人喻长霖的一副楹联的下联,生动地写出了它周围的景色:“左展旗,右天柱,后屏霞,数千仞,神工鬼斧,灵岩胜景叹无双。该寺始建于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因寺境山水灵秀,名闻京师,赵光义特赐御书经书五十二卷。咸平二年赵恒(999)赐额“灵岩禅寺”。仁宗赐金字藏经。后几经战乱,明清时重建,规模缩小。于1984年显广法师率徒5人从国清寺返灵岩寺,恢复佛事活动,修宝殿、僧舍,重塑三宝、观世音,整座寺宇焕然一新。 1996年冬,新建的大殿圆满落成。
正文
灵岩禅寺位于乐清市东北29公里雁荡山乡岭头屏霞嶂下,处一百零二峰之内环,位居雁荡山十八刹 之首。周围群山环列,环境清幽,为雁荡“风景三绝”之一,该寺由开山祖师行亮与神昭二僧初创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盛时有屋宇百余间,藏经千卷,时称“东南首刹”。
灵岩寺后有屏霞峰,高数百丈,壁立云霄,形若屏风。寺前有高达260米天柱、展旗两峰相对而立,称“南天门”,卧龙溪穿门而出。寺左有天窗洞,再上有莲花洞。灵岩周围还有双鸾、卷图、玉女、重楼、卓笔、独秀等奇峰以及寺老僧拜塔、金龟玉兔诸景。
灵岩寺系天台宗道场,继行亮、神昭之后,著名祖师有谛闲法师、成圆法师在此住持。成圆法师曾手植银杏、方竹,现已成寺内一宝。自创建以来,寺院毁建九次之多,皆赖历代传法宗师及达士施主群屐骈填,聚沙成塔,从而使钟鱼互答,梵呗相闻,法轮常转。1958年曾开办福利事业,1960年由县招待所接收,1966年以后的十年浩劫时期,寺院文物尽毁,僧人迁散。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贯彻落实,县政府、雁荡管理局于1984年批准,礼请曾任天台国清寺监院的显广法师,携徒五人,担任灵岩寺住持。经一年多时间翻新,使该寺焕然一新,早晚钟馨之声可闻,佛法得以弘扬。在显广法师主持下,灵岩禅寺分别于1985年、1996年两次重修扩建,重建后的寺院从南至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左右分置钟鼓楼、东西配殿和西廊;寺西侧前部为禅堂和接待区,后部为佛学教学区和僧人生活区。形成集传法、教学、接待、生活、佛事诸功能于一体的一座现代化佛教综合建筑。
在灵岩寺后有小龙湫,林荫夹道,幽篁成片;两旁怪石嶙峋,奇峰林立。小龙湫单级落差约60米,飞瀑贴岩倾泻而下,直冲小龙湫潭。湫潭四周是参差的大块黑石,瀑水冲入瀑中,飞沫激流旋转,乱石间几股水流汇流而为“卧龙溪”。瀑水贴岩下来处有“沐浴观音”,湫潭中有“仙人迭石”,湫背有“猴子捧仙桃”,卧龙溪旁有“卧龙嶂”。每当雨后,瀑水狂飞,气势雄壮。
灵岩寺右侧有“龙鼻洞”,洞中存唐朝至民国摩崖题记八十二块,碑刻七通,其中刻有年代或有年代可考的四十八处,如唐朝(822年)包兴题名;宋朝(1073年)沈括题名;南宋干道年间朱熹题“天开图书”草书四字;明朝万历年间大将军杨宗业诗碑一块,草书直写:“游过千溪百叠山,洞开龙鼻水潺潺。非自山灵留一孔,九秋久旱作甘泉。”寺前还有万历年间,张文熙题“海上名山”;张惟任题“寰中绝胜”;寺门口墙壁间有清朝著名学者阮元题碑:“爱新觉罗·颙琰三年四月四日学使阮元偕客来游”;现代梁启超题“屏霞庐”三字;原寺门“灵岩寺”用大雄宝殿匾额是近代政治家书法家康不为1925年所书,寺内有普同塔一座,珍藏日本《大正藏》一部,皆为寺院珍贵文物。
灵岩禅寺现任方丈显广法师,68岁,浙江温岭人,兼任浙江省温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乐清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乐清市政协党委和人大代表,现任监院了愿法师,系显广弟子,29岁,浙江台州人,毕业于闽南杭州佛学院,兼浙江省乐清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参考资料
温州雁荡山灵岩寺.新浪网.2022-05-15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