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头岭
抗日战争时期一场战斗的地点
神头岭伏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129师山西省潞城区东北地区的神头岭伏击日军的战斗。八路军第129师以伤亡24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50余支和骡马600余匹,以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给侵入上党郡的日军以沉重打击。
简介
神头岭在山西省潞城县东。1938年3月15日,日寇下元兵团柏谷部队一千五百余人,由潞城出发去援救黎城被围之敌,我八路军三八六旅旅长陈赓率领七七一团、七七二团在神头岭伏击,歼敌一千多人,是谓“神头之战”。
伏击战
神头岭伏击战,是我八路军第129师,于1938年3月16日,在山西省潞城区涉县之间,邯(郸)、长(治)公路上进行的一次伏击战,歼灭了侵华日军第16师团、第108师团各一部,共400余人,击(烧)毁大车百余辆,沉重地打击了入侵上党郡地区日军的嚣张气焰,破坏了敌之交通运输线,有力地策应了我第八路军第115师在晋西地区的作战行动,钳制了日军向黄河南岸和西岸的进攻。
1938年2月中旬,侵华日军为配合其津浦铁路作战,以其第14、第16、第20、第108、第109师团各一部,共3万余人,从平汉、同蒲、道清[河南滑县(原道口)至博爱县(原清化)之间的一段旧铁路]等铁路线,向晋西南、晋西发动进攻。
当时我八路军第129师,根据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在正太线上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地方武装力量。以吸打援敌的战法,在井陉县旧关之间的长生口设伏,歼敌一部。此后,南移至武乡县襄垣县地区,破坏敌后方补给线,寻机歼敌,以策应我第115师在晋西的作战行动,钳制日军向潼关县进攻。1938年3月8日,部队进至襄垣以北的下良镇、西营一带,根据当时情况拟定了"在黎城、东阳关、涉县之线,寻求敌人弱点或诱其暴露弱点而痛击之"的作战方针,并立即开始周密的侦察和进行必要的作战准备。邯长公路是晋西南的敌军从平汉线取得补给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各县城都有敌军驻守。涉县驻敌四百余人,黎城驻敌一千余人,该城是敌第108师团的重要兵站基地,潞城区驻敌三千余人。沿线敌之运输车辆来往频繁。
根据当时侦察的情况判断,和敌一处受袭他处必援的规律,我第129师决定,首先以吸打援敌的战法,在神头村地区伏击歼敌,尔后寻机再战。
神头村在山西省黎城、潞城之间的微子镇稍微偏北一点,是潞城东北20余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周围冈峦起伏。从地图上看,村子依坡而建,一条公路从村西的神头岭下穿过。为打好这一仗,部队进行了充分的政治动员和各项作战准备。准备设伏于神头村南北公路两侧,歼灭潞城区出援之敌。3月15日21时,部队向伏击地区开进。16日2时,我第386旅首长接到侦察组报告,神头村南北的一段公路是在山岭上,不在山沟内(图上是在山沟内),神头岭上地形开阔,不便隐蔽,但公路两侧20米百米处有中国国民党军队过去修筑的工事,可以利用。据此,当即调整部署,以第771团主力埋伏在张庄、王家庄以东公路两侧,正面阻击敌人,并以一个营位于申家山,作为预备队;团特务连前伸至潞河村,向黎城方向警戒,并破坏赵店木桥,断敌交通,确保主力歼敌;以第772团主力埋伏在1187高地和神头村西侧,对敌实施主要突击,利用旧工事严密伪装隐蔽;以第3营(欠一个连)在李家庄以东,准备适时出击,断敌退路;以一个连伸至潞城区东北1505高地袭扰潞城之敌,使敌不敢倾巢出援;另一个排在余庄,保障主力侧后安全;以补充团埋伏在薛家庄、安南岭以西地区,从公路东侧突击敌人,还派出便衣二十余人至潞城西南监视长治市之敌。
3月16日4时,我第769团第1营突入黎城城内,与敌展开激战。在得知潞城、涉县之敌均已出援之后,即主动撤至黎城西北乔家庄地区。涉县之敌惊闻黎城被袭,以数百人乘汽车来援。刚过东阳关,即发现我第769团设伏部队,并向我射击,我随之还击和组织出击,该敌稍事抵抗,即向涉县回撤。
同时,一支兼有押运任务的日军增援部队从潞城区出发,前往黎城,这只部队由三个单位组成:
一、第16师团(中岛中将)野炮兵第22联队(三国上校)第4大队(真边少校)段列(林清重兵少尉),将校3人,士官及士兵87人,计90人,马81匹;(定员90人,马81匹)
二、第108师团(下元中将)辎重兵第108联队(粕谷辎重兵中佐)第2中队(尾二郎辎重兵中尉),将校5人,士官及兵338人,计343人,马264匹;(定员人562,马376。)
三、第108师团(下元中将)步兵第117联队(高树大佐)第2中队(三浦大尉)第3小队(伊藤步兵少尉)。将校1人,士官及兵51人,计52人;(定员54人)
另外,还有两名随军记者高桥正男、本多德治。
以上共计487人,马345匹。(1)(我方资料为1500人)
9时30分,该敌来到神头村(日军称为神大村),经过大约十五分钟的休息后,(我军资料记载日军在休息时还派出了一支骑兵小分队,沿一条放羊小道径直朝772团1营的预伏阵地前去侦察。但以上日军并无骑兵编制,并且我接触过的所有日方资料均表明日军当时并未侦察警戒。)继续按伊藤小队-笹尾中队-林清部队的行军序列前进。不久,当伊藤小队及笹尾中队的全部,林清部队的大部(人57,马50匹,林清辎重兵少尉也在内)进入我设伏区后,我八路军伏击各部队立即按照统一信号,向该敌突然开火。霎时间,平静的山梁仿佛变成了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顿时成百成千的手榴弹雨点般在日军中爆炸,横飞的弹片,闪闪的火光,连同那弥漫的硝烟与黄土,汇成了一条愤怒的火龙,一下子便把日军的队伍和整条公路给挟裹了,吞没了。这时,林清部队的一部(人33,马31匹)还未进入我伏击圈(距离伏击圈还有约700米),见此情况立即掉头向潞城方向逃跑,我方因距离等问题没有追击,当时判断这股敌人约百余人。
伏击圈内的敌人在我突然打击下,阵脚大乱,指挥失措,四处奔逃。日军这支增援部队虽然多而战斗员少。中队长笹尾二郎中尉(秋田县人)立刻把部下的小山正美少尉、潼谷少尉、上野少尉分别安排部署,并命令战斗部队从道路的左右展开,匆忙地占领了两面的高地。布置完毕了后,开始了对峙。然而我八路军早已经在日军占领的高地前面布设了阵地。
战后,参加过此战的日本随军记者本多德治胆战心惊地回忆:在几公里长的地段上的山梁上,露出一两千张脸,“连被憎恶的心燃烧着的充满着敌忾心的目光也可以清楚地看到”。
“连―点掩蔽的东西都没有。部队散在三方面,各各都向着敌人!就在这时候断然将刀抽出来的笹尾队长叫喊道:‘大家一块死的地方就在这里!好好的干!’喊刚毕就挥着刀站在前头为指挥部队前进了数步。正在这时,敌迫击炮转瞬之间在队长的头上炸裂了,重机关枪的子弹也向着集中,当场完成了壮烈的最后。队长完结了!部下一瞬间被挡住了,又喊道:‘跟随我来!’代替笹尾队长抽出刀来的是小山正美少尉。‘我指挥放心吧! ’”(2)
战斗刚开始,该敌就被我军火力分隔为伊藤小队、笹尾中队和林清部队三部分,八路军趁势发起了冲击。第771团拦头,第772团第3营断尾,第772团主力和补充团从公路两侧向敌突击,激战约半小时,我预备队第771团第2营一部也投入战斗,敌虽利用大车、死马作掩护,并立即占领公路两旁小高地全力顽抗,但大部被我交叉火力和手榴弹杀伤消灭,包围圈内的林清部队一部回窜入神头村内凭借民房抵抗,也被我消灭。战至11时30分,伊藤小队和林清部队在伏击圈内的部分全部被歼,而笹尾中队残部则依托崖底窑洞和公路两旁小高地继续顽抗。
当神头岭围歼战激烈进行之时,黎城之敌一部曾向神头岭方向增援,但被浊漳河所隔,并遭我特务连阻击,该敌遂在炮火掩护下抢修赵店桥。当神头岭伏歼战基本结束时,我特务连奉命撤回,这时该敌才将桥修复。
13时,潞城区留守之敌为解神头岭日军之围,以一部日军向我第772团第7连阵地猛攻,第7连予以反击,将该敌击溃于神头村以南。14时,潞城日军(十川队、安达队)又出动来援,我军未能阻止,只保持接触,其继续前进,至15时,已逼近神头岭。这时,神头岭战场的敌军已大部被歼,残余日军多散于山崖草莽间,而经过长时间激战,我军已非常疲劳,加上敌人援兵逼近,我军逐撤离了战斗。17时,自黎城到的日援军(十川队、岩馆队、谷坂队)也经刚修复好的赵店桥来到神头岭。当各路增援日军赶到时,笹尾中队残部仅余45名,其中的40人都负了伤,小山正美少尉也在日军援军到来前战死。
至16时,神头岭伏击战胜利结束。此次战斗,据我方统计,毙伤日军1500余人,缴获骡马600余匹,枪550余只。我军伤亡仅240余人。我方统计与日军资料的统计数字有较大差别。据108师团老兵内藤清次郎回忆:日军第108师团参战伊藤小队和笹尾中队共计395人,(随军记者未算在内)却战死342人,失踪8人,负伤40人,仅5人安然无恙;林清部队参战林清辎重兵少尉以下57人,全部战死。这样,据日军统计,日军在神头岭战斗参战454人,共战死399人,失踪8人,马共损失314匹。(3)(15天后,即3月31日八路军响堂铺伏击战中被击毙的日军汽车伍长身上缴获的其在3月22日的日记记载:神头岭战斗108师团共计战死290人,失踪60人,负伤40人,“护卫的一个小队全灭了。这样的损害第108师团是没有过的”。另外,1939年6月13日,著名的散文家吴伯箫重访神头岭旧战场时,了解到王家油坊一家木匠铺在1938年3月16日半夜卖给了日军240个装尸灰的箱子。)。
神头岭伏击战中,我军首先在周密侦察和分析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战法。根据敌一处受袭,它处必援的规律,决定采取攻其所必救,歼灭其救者的战法,以一个营强袭黎城,吸引潞城区之敌越神头而增援,我以主力在神头岭公路两侧埋伏,凭借神头岭岭窄、两侧地形复杂之有利条件,一举歼灭援敌。事实证明,我采取这一战法,完全符合当时的客观实际,因而取得了预期的胜利。其次,正确选择设伏地区,巧妙隐蔽伪装。神头岭地区地形比较复杂,岭窄沟深,悬崖峭壁,除公路之外,不便敌汽车、骑兵运动和展开,有旧工事和草丛利于我军伪装隐蔽,突然出击。为了切实隐蔽企图,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指挥员要求各部队不要挖动工事上的旧土,踩倒的草一定要顺着风向扶起来。结果敌军进入我伏击圈时,我军犹如神兵天降,打得敌人蒙头转向,迅速被歼。最后,我军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坚决贯彻既定决心。神头岭地区的公路,从地图上判断,是在神头村以西的沟底通过,两侧正宜设伏,但部队进入设伏地区时,发现公路是在岭上,不便隐蔽。指挥员面对这种情况,不慌张,不忙乱,而是沉着冷静地进行仔细分析,发现岭上的旧工事可资利用,只要加以巧妙伪装,就可以切实隐蔽企图,收到出敌不意的效果,因而丝毫未动摇原定的伏击决心,只是作了部署上的调整。实践证明,在掌握敌人心理特点和行动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开动脑筋,仔细研究分析情况,经过主观努力,是可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伏击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