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蓝
原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
柯蓝(1920年-2006年12月11日),原名唐一正,湖南长沙人,笔名亚一、木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记者、编辑。1935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在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陕北公学和鲁迅美术学院学习,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担任延安群众报社记者、主编。柯蓝是中国散文诗学会的主要创建人和举旗人,创作了新中国第一本散文诗集《早霞短笛》。他的作品多次获国际大奖,语言凝练,诗意盎然,富于哲理。
人物经历
1936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
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赴延安陕北公学鲁艺学习,任陕甘宁边区《群众报》记者、主编。
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5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6年12月11日在深圳病逝,享年86岁。
社会任职
上海市劳动报》总编辑,市文联党组书记、文协党组书记。华东作协秘书长,湖南省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中国作协全委会名誉委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香港中国散文诗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写成反映人民抗日斗争的章回体中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由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洋铁桶的故事》在十一个解放区用九个版本印行,还受到毛主席的推荐,由军调部带到大后方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流行东南亚,被日本苏联翻译。1945年写成反映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中篇小说《红旗呼啦啦飘》。小说《红旗呼啦啦飘》在香港出版后受文坛泰斗茅盾先生的赞扬,也被日本、苏联翻译。
新中国成立后,他创作的《早霞短笛》是中国第一部题材、形式多样的散文诗集,他首创提出了以中国散文诗的联组形式、载体论和散文诗的四大美学特征等理论,改变了中国散文诗的历史面貌。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历任《劳动报》副社长兼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副所长、《文艺月报》编委等职。1958年与文秋合写长篇小说《蔺铁头红旗不倒》。1961年回湖南省深入生活,从事专业创作。我国第一个国际上获多次大奖的电影《黄土地》是根据他本人的散文《深谷回声》改编的,创散文改编电影获国际大奖之先。他创作的传记文学《王孝和的故事》《徐特立传--命运之谜》等也改编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并获大奖。他和夫人文秋共同创作的历史革命长篇小说《风满潇湘》是以毛泽东主席秋收起义为背景的,被湖南广播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上演。《苏联大百科全书》也开设了关于他的辞条。由于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2001年中国作家代表大会授予他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还专门开设了"柯蓝文秋文库",收集了他们的全部著作和手稿。柯蓝先生现为中国作家协会荣誉委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长、(香港)中国散文诗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他的一生,勤奋不懈,闻名中外,关于他的辞条已收入多种中外版本辞典。现已出版《柯蓝文集》六大卷,每卷六十万字,包括长、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尤以散文诗创一代新风。
有人评价说,他刷新了中原地区散文诗的旧面貌,开辟了联组体、同题体、政论体、报告体、旅游体散文诗等新形式,并提出“载体论”,让散文诗与其他艺术,如摄影、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使散文诗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他还完成了一部三十万字的《中国散文诗创作概论》,为中国散文诗的理论研究系统化奠定了基础,旗帜鲜明地总结出了散文诗作为独立文体的美学原则。
他的作品,《少年旅行队》被选入北京师范大学版五年级下册教科书、鄂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上册教科书。《飞红滴翠记黄山》被选入苏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书。
柯蓝创作的小说《洋铁桶的故事》、《红旗呼啦啦飘》,受到毛主席的表扬,获延安市文教大奖,由地下党转送香港特别行政区出版,并被译介到日本苏联。著有《柯蓝文集》(六卷,360万字),长篇小说《风满潇湘》(合作)、《命运之谜》(均被改编为电视剧在全国播放),短篇《打铜锣》(改编为花鼓戏电影)等。花鼓戏电影《打铜锣》获中南局汇演一等奖,《我和毛泽东》获中央文献局全国征文二等奖,《柯蓝的来历》获2003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金奖,散文《黄土地》被改编为电影《黄土地》,多次获国际大奖。创作新中国第一本散文诗集《早霞短笛》、第一本《中国散文诗创作概论》。
人物评价
笔耕不辍热爱家乡
“柯蓝这个人有个优点,不讲条件一心创作。”陶冶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之后,他就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群众报》当记者,还兼职做了新华出版社的战地记者到前线采访,直至成为该报主编。后来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有四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在做记者期间,他还一边从事文艺创作。
他写了一篇抗日小说叫做《洋铁桶的故事》。这个小说是用章回体手法写的,毛主席阅读了之后大加赞赏,于是就在《群众报》上连载。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室主任的杨尚昆托人将书稿送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翻译成七国文字出版发行,所以柯蓝在世界文坛也享有极高声誉。
解放以后,柯蓝就留在了上海市工作,是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文协主席。他写的一本散文集叫做《早霞短笛》,在当时的知识分子当中影响很大,众人纷纷传诵和抄阅。
“我曾经听别人说上高冲出了个角色(人物),我又不晓得姓甚名谁。我就跑了去问,可那里尽是姓唐的,没有姓柯的。”陶冶老人说,时任大连港第一任港长的长沙县毛达恂回到湖南省,就任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一次毛达恂回到家乡五美山,我就问他知不知道柯蓝这个人。毛达恂说,柯蓝就是唐一正,唐一正就是柯蓝。
1959年一个鹅毛大雪天,陶冶正在给柯蓝写信讨教写小说。一对夫妇戴着宽边眼睛,提着帆布袋来到公社办公室。男的拿着介绍信给陶冶,自称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要找公社书记,后来我才知道他兼任该厂的厂长。介绍信上面写着柯蓝、文秋。“啊?您就是柯老师啊!我多时想会你们呢,我也想写写文章呢。”陶冶说,于是帮他们去找书记。
陶冶对公社刘书记说:“来了个客人,是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刘书记听到是什么厂长,就不以为然。陶冶就说,他17岁闹革命,是老革命。从浏阳市收集秋收起义的材料,在老家上高县冲住了半个月,想回长沙市去,顺便过来看看家乡领导。”刘书记这才出来见了他们夫妇俩。
柯蓝肯定了家乡的成绩和变化,也指出了一些资产阶级扩大化的问题。他把从上高冲了解的一些情况讲给刘书记听,刘书记听了以后发很大的气,甩手而去。柯蓝冲着书记的背影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柯蓝丝毫没有因为刘书记的无知而有任何的不满。那次回乡,他把自己的一栋老房子交给大队办学校,临走时又拿出5000元给大队办橘园。
“过了几年,柯蓝又回到了家乡,大家都跟他亲热得很。”陶冶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良多。
当年柯蓝捐献给村里办学校的老屋,已被栋栋的小洋楼和新建的校舍所替代。通往五美社区上高冲组的羊肠小道也一一硬化。当地许多村民去了外地经商发财,留在家乡的就在附近的水泥厂当工人。路宽了,人富了。听说过他的故事的家乡人,都常常怀念这位大作家。
人物事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立波康濯、柯蓝和蒋牧良并称湖南省文学界四大巨头。当时中央号召作家回原籍体验生活、搞创作。柯蓝积极响应号召,二话不说从上海市回到湖南。
“柯蓝这个人淡泊名利,领导问他要不要安排个职务,他一口回绝了,说自己要安心创作。”说到柯蓝的人品,陶冶赞不绝口。
“他平时顺便还写点小文章,主要是小说。那时候他住在浏阳镇头白泉,住处很简陋,门到处是缝,他自己用报纸糊起来的。”1963年他回到家乡湖南,从事专业创作,与其夫人王文秋合作写的《秋收起义》,后改名《风满潇湘》拍成了电视剧。
他的老家就在现在的五美社区上高冲,柯蓝的父亲是个小学教师,在当地口碑和声望都很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时候他们家秘密救助了不少革命同志。他的父亲唐贻承和革命老人徐特立是小同乡、世交,曾共同发起长沙新文化运动。他们全家为革命做出很大的牺牲,一家人都参加了革命,他的大姐夫就是因为在他家里避难和他的大姐结识相爱的。
解放后,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徐特立有感于他们一家人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为他父亲题写了一块石匾立在墓前:正气长存。在坟墓的两边立起了两支华表,时任国家救济总署、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新华日报社总经理的熊瑾玎亲笔题写挽联:此公千载著无限之光荣,子女三人皆有功于革命。
笔名来历
“谁说记忆属于过去,记忆给未来增添力量。”1992年,柯蓝与夫人回到长沙县江背镇乌川湖村避难故地重游时,给乌川小学的孩子们留下这样一句诗,其寓意还得从他名字的来历说起。
“柯蓝一直都在,我用她的名字继续活着。”柯蓝生前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肯定和坚毅地告诉他们。
“他的大姐名字叫做唐荣前、二姐唐荣枚,他叫做唐一正。”曾担任过江背区副区长的陶冶老人,与柯蓝打过多次交道,对柯蓝的故事知之甚多。
老人告诉笔者,1937年抗战,徐特立奉命回长沙市成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介绍柯蓝前往八路军第115师学兵队。于是,17岁的唐一正和二姐夫一起去延安。刚到西安市,相关负责人告诉他,延安市急缺音乐人才,他的二姐夫是音乐人才,只让他的姐夫到延安去,却要唐一正去山西省抗日。“唐一正得知不能去延安了,内心很矛盾,他的理想就是去延安,去鲁迅美术学院求学深造。”陶冶说,不过他还是去了山西一一五师学兵队。
一次日本飞机轰炸,他所在的学兵队队长负伤了,他被派往护送队长到前方医院就医。当时,医院里有一位漂亮的女卫生员,叫柯蓝。她是南洋华侨富商的女儿,代表华侨联合会赠送大批药品给八路军总部后,便滞留在了八路军医院。本来,唐一正把队长送到医院就可以归队了,但面对有共同文学爱好的女孩柯蓝,情窦初开的他和16岁少女碰出了爱情的火花。
唐一正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与小护士柯蓝产生了感情。到队长伤愈之后,唐想留在医院里,可组织上不同意,要求他回前线。美丽的女孩柯蓝舍不得唐一正离去,于是就随同唐一正一同去前线抗日。两人当时想等抗日战争胜利后再去考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完成共同的心愿。
随后不久,柯蓝在一次掩护伤病员转移时遭到日寇伏击,身中8枪,生命垂危之际还大声喊着一正的名字。
“他告诉我,每次只要想到她,他都是精神恍惚,悲痛得不行。”陶老说,他和柯蓝(唐一正)结识以后有过多次谈话。每每说到此事,柯蓝(唐一正)都不觉潸然泪下。唐一正为了继承恋人的未尽事业,考上了鲁迅艺术学院。为纪念这位美丽而英勇的恋人,1939年,唐一正向组织正式申请改名为柯蓝,一直延用到他去世。这个就是柯蓝笔名的来历。
参考资料
柯蓝_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网.2022-01-13
柯蓝 Lan Ke (豆瓣).豆瓣.2022-01-1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社会任职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人物评价
人物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