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报》是一份由中国气象局主管、
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大气科学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25年,编辑部位于北京市。该刊物为中国大陆基础科学类双月刊。2018年,《气象学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评为2017年全国“百强报刊”。
办刊历史
1924年10月18日,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后的第1次理事会上,经研究决定出版发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即《气象学报》的前身。
1925年,《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创刊;同年7月,《中国气象学会会刊》在
青岛市面世,为年刊。
1935年7月,《中国气象学会会刊》更名为《气象杂志》,并由年刊变更为月刊。
1937年,日军侵华后,时局动荡,办刊经费拮据,《气象杂志》被迫停刊近3年。
1941年《气象杂志》复刊,并更名为《气象学报》,并由月刊变更为季刊。
1966年,文革期间,《气象学报》再度被迫停刊,从1966年下半年至1978年8月停刊长达12年之久。
1978年9月21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气象学报》再度复刊。
1996年,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2002年,《气象学报》进行改版,即版面由正16开改为大16开。
2014年11月,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
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气象学报》以气象及水文、海洋、环境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气象学报》主要刊登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气象学等
大气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代表中国研究新水平的创造性论文;中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大气科学新观 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大气科学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会议报道;中国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
《气象学报》主要设有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气象学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气象学报》官网显示,《气象学报》第二十八届编委会共有编委49人,常务编委37人,海外编委14人,顾问14人。
编委:王东海、
王式功、
王春乙、田文寿、刘屹岷、刘树华、孙颖、孙建华、孙继松、孙俊英、
严登华、何清、吴立广、
吴兑、宋丽莉、张强、张鹏、李柏、李建、李维京、李建平、李跃清、沈学顺、
邱崇践、陈葆德、周波涛、林朝晖、罗亚丽、郑国光、姜彤、
姜大膀、段安民、洪延超、赵春生、钟中、
倪允琪、钱维宏、陶祖钰、陶福禄、
高守亭、梁建茵、银燕、黄刚、
黄嘉佑、
龚建东、曾晓东、
琚建华、
雷小途、薛惠文
常务编委:王会军、王建捷、王斌、
卢乃锰、宇如聪、
严中伟、张华、
张人禾、
张小曳、张庆红、张宏升、杨、杨修群、邹晓蕾、陈文、陈德辉、周广胜、周天军、罗勇、
郄秀书、俞小鼎、胡永云、胡非、赵平、赵坤、徐祥德、谈哲敏、郭学良、黄耀、黄建平、傅云飞、管兆勇、
翟盘茂、
谭本馗、穆穆、薛纪善、戴永久
海外编委:CHANG, C.-P. 、HIGGINS, Wayne、KANG, In-Sik、LAU, Gabriel N. C. 、LAU, William K. M. 、LI Jun、LIU Zhengyu、STOCKDALE, Tim、WANG Bin、WANG Yuqing 、WU Renguang、XUE Ming 、ZENG Xubin、ZHANG Fuqing
学术交流
2012年,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期刊专题讲座于2012年9月13日在
沈阳市举行。《气象学报》与其他7家刊物就各自的发展近况和办刊心得与其他刊物编辑进行了交流。
2013年6月7-8日,
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期刊工作委员会在京举办“气象期刊编校规范研讨会”。来自中国各地的40余位期刊编辑代表参加了会议,针对气象刊物编校的行业特点、重点问题和长远规划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15日
中国知网显示,《
塑性工程学报》出版文献共3936篇。
据2018年5月15日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塑性工程学报》载文量为1680 。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气象学报》总被下载720673次、总被引83048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671、(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827 。
据2018年5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气象学报》被引量为35977、下载量为61679;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气象学报》影响因子为1.57,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372名,在
天文学、
地球科学(226种)中排第34名。
在1992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00种中,《气象学报》位居第15名,名列气象科技刊之首。
1998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地球科学类)中,按“被引频次”排序《气象学报》列第10位,按“影响因子”排序列第5位。
收录情况
在国际上,《气象学报》进入了SA等
检索系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CSTPC)提供的“期刊检索报告”表明,自1998年以来,《气象学报》中文版一直被
英国的《
科学文摘》(SA)和《日本科技文献快报》两大检索系统收录。此外,《气象学报》还是
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并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收录。
荣誉表彰
《气象学报》两次获“
国家期刊奖百名重点科技期刊”,八次荣获“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11、2014、2017年,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
2013、2015、2017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百强报刊”。
2012、2013、2014、2015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
学术期刊”。
2016、2017年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
2021年6月11日,入选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名单。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办刊宗旨
反映中国
大气科学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交流阵地,推动中国大气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迅速发展,服务于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