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淇(1615-1675),字伯其,
睢州人,
清代作家、政治人物。
顺治十五年(1658年)
进士,官至江苏镇江府同知。著有《
六朝选诗定论》《粤风续九》《雨蕉斋诗选》等,被誉为“中州八大才子之冠”。
清学者,字伯其,号冉渠,睢州人。少年聪敏,十五岁能为诗赋。顺治十五年(1658)登进士第,授广西浔州
推官,办案有方,提升为
镇江市海防同知。后上司,被罢官,归里后结社赋诗,潜心研究声律。吴淇学识渊博,经史、天文、历法、易占、
吕律、音韵无所不晓,被称为“中州八大才子之冠”。著述有《雨蕉斋诗集》、《诗选定论》、《
律吕正论》、《阴阳经正论》、《睢阳人物志》、《雨蕉斋杂录》、《道言杂录》等。
其才秀人微,取湮当代。《四库全书总目·存目提要》竞将吴淇姓名误为“吴湛”,其后以讹传讹,致使有影响的著述如柯志《清史稿·艺文志》、
骆鸿凯《
文选学》也均一仍其误。据
汤斌《江南镇江府海防同知冉渠吴公墓志铭》载,吴淇为人正直博学,淡泊仕进,于
顺治十五年(1658)四十三岁时,才人都应
进士试,及第,授广西浔州
推官,署
丹阳市,后调任镇江府海防同知。吴淇著述甚多,今仅存《雨蕉斋诗选》七卷和《
六朝选诗定论》十八卷。
《粤风续九》四卷,清吴淇编。采录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歌及各兄弟民族歌谣数百篇,为研究广西各族民间文学的重要资 料。按吴淇,字伯其,河南睢州(今
睢县)人.顺治九年进士,著有《选诗定论》、《唐诗定论》、《
律吕正论》等书。《粤风续九》是吴淇任浔州推官时所编辑的。为什么书名“续九”呢?因为“
屈原有《九章》、《九歌》,拟以此续之也”。《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列之“词曲类存目”中。据
陆次云《峒豁纤志志余》载
王士祯说,此书卷数及撰人,均与《提要》不同。按《纤志志余》云:“貉峒歌谣数种.约数百篇。兹各取其一二,以概其余。次云得之王大司成阮亭先生者。先生题其简端日:‘余旧闻粤西僮、瑶之俗,以歌自择匹偶;然不知其歌词为何等语也。顷
宋荦郎中贻《粤风续九》一卷,风粤西及恨、僮、瑶人之歌悉备。’……
此书为
浔阳司理
睢阳区吴湛、冉渠所辑,其云‘修和,惟克甫’者,托名子虚也。”据此,《粤风续九》只一卷.非四卷,编者乃吴湛,非吴淇,与《提要》不同。不知渔洋所得者是不全之本呢,还是此书初编时只是一卷,后来吴淇续有增补,遂重编为四卷呢?现在都不知道。至云吴湛所辑,则与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作吴洪者,同为传写之误。查《睢州志》,有吴淇,曾任浔州府
推官,无吴湛与
吴洪.《
浔州府志》亦同。但不知是渔洋之误,还是陆书刊本之误?至于所以致误的原因,可能是本书编者以为这些歌谣不登大雅之堂,故未题真姓名。而当时传闻尚有知其事者。但传闻容易致误,“淇”字又与“湛”“洪”等字形极相近,辗转传抄,以讹传讹,所以各本歧异如此。
此书今未见,
北京市各图书馆亦不见收藏。是否亡佚不可知。书中所采歌谣数百首,可谓洋洋大观。朱彝尊《
明诗综》选录二首(见卷九十六);
陆次云《纤志志余》选录十五首。所以即使原书已亡,还可以窥见一斑。《明诗综》所选的是《相思曲》,亦见《
浔州府志》。
吴淇开宗明义,于《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昭示读者:“《六朝选诗定论》者,论《文选》中之诗也。”而所 谓“《文选》中之诗”者,特指昭明《文选》所辑上起汉、魏,下迄
南梁粱代的诗坛名作,凡432首。就其所产生的朝代而言,纵贯汉、魏、晋,以及
刘宋、齐、梁六个王朝,故书名冠以“六朝”二字。《缘起》认为,在诗歌领域内,萧统编《
昭明文选》乃是继孑L子删诗之后的又一大选手,与
孔子相比,“虽不可及,然亦艺府之率,藻林之规绳。后之选者,率不能过焉”。因此,选辑这一历史时段的诗歌,不用另砌炉灶,“昭明业有定选,余不过从而论之,所以尊《选》也”。“余之专论诗者,盖尊经也”一。这就是他编撰《
六朝选诗定论》的要旨。
《六朝选诗定论》十八卷,卷一、卷二探讨中国诗史发展演变流程,卷三以下解读昭明所选作品。吴淇在卷二《统论古今诗》、《总论六朝选诗》中,用表谱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将《
诗经》以迄齐梁诸体之间错综复杂的承传关系、衍变历程作了细致的分析描述。其最具创新色彩之点是以诗分时,将古今之诗分成三截即所谓“三际”:《三百篇》为一际,
孟子所云“王际”。“选诗”为一际,
杜甫所云“汉道”。唐以后诸近体诗为一际,今人所沿之唐制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