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琪,男,
汉族,籍贯北京市,1947年出生于
西安市,在西安市读小学、初中、
高中、1968年下乡插队,1972年招工到
华州区莲花寺古碴厂任教员,1978年考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导师是
陈修斋教授和扬祖陶教授。1981年毕业后获哲学硕士学位,应邀到
华中科技大学参与筹组哲学研究所,1985年到
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工作,并担任《德国哲学》的编委并具体负责英文的校译工作。1982年9月,曾给全国理工科院校哲学教师进修班讲授一学期“西方哲学史”,甚得好评。自1984年起,参与指导马哲史和自然
辩证法等专业的研究生,先后讲授过
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小逻辑》精读等课程,并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5级的法学基础理论和宪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讲授西方文化与西方哲学。在湖北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任教期间单独指导过两届硕士研究生,同时担任
武汉大学和
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和毕业答辩工作。1993年应聘到
海南大学给五名与
南京大学合招的在职研究生(中国哲学史专业)讲授西方哲学,并从1995年起,先后给海南大学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讲授“
现象学与西方当代文学”,在全校开“现象学导论”的选修课,学生反应甚佳。1994年聘为海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自1988年起,曾翻译、校译论文多篇在《德国哲学》和《
社会科学动态》上发表,1985年获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参与撰写的由
陈修斋先生主编的《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1987年先后获得
武汉大学和
湖北省社科优秀成功
二等奖,所著的《浪漫与幽默――反省中的哲学心态》和《人生天地间》1990年分别获
湖北大学社科优秀成功
三等奖,在1991年的湖北大学学术报告中,所作的“哲学与人的处境”获优秀报告奖,以此为题的一组论文获优秀论文三等奖;与
张志扬合著的《形而上学的巴比伦塔》系国家社科“七。五”重点研究课题,1997年获
海南省社科优秀成果
一等奖,所著的《重新评点水浒传》获
海南大学1995年度吴乾齐、吴潘彩金科研成果一等奖,1995年获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享有政府特殊津贴。
多年来致力于研究
西方哲学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同时关注于中国当代哲学的走向与重建。
现象学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重点研究课题,而“文革语言”与“反省中的哲学心态”则构成切入中国现实的两大立足点,并由此推进到对“问题意识”、“提问方式”和人的“感知能力”的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