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1876年—1916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06年。
小说讲述了一位没有食物的负伤淘金者在荒原中独自跋涉,中途却遇到了一头病狼,他与狼展开搏斗,最终咬死狼,喝了狼血而获救的故事。作者利用白描与写实的艺术手法和层层递进的
表达方式,描写了一个人在环境极度恶劣、孤立无援的条件下,和病痛、寒冷、饥饿、
食肉目抗争和搏击的历程。该小说以雄壮粗犷的笔触展现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描绘了生命的坚韧和力量,被称之为一首关于个体生命的赞歌。
内容简介
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在越过一条小河时扭伤了脚腕,他的伙伴——比尔无情地抛弃了他,他独自在荒原上寻找着出路。脚伤让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更可怕的是难以忍受的饥饿。处于无奈,他将淘来的金沙平均分成两份,将其中的一份小心翼翼地藏好,带着另外的一份继续艰难地前行。令他喜出望外的是,他在途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
松鸡,他似乎看到了希望,忍着剧烈地脚痛拼命地去追赶那只松鸡,结果迷路了。此时的他消耗掉了相当多的体力,因而他选择把剩下的金沙又分成了两份,然而这一次他把其中的一份儿直接倒在了地上。没过多久,他就把所有的金沙全都扔掉了。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只生病的狼。他发现这只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身躯,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最终他获救了,使生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创作背景
伦敦所处的时代,由于
工业革命,
美国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同时也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社会底层人民梦想致富并挤入上流社会,而富人又渴望更多的财富。这样人人都有自己美好的
美国梦并付诸努力去实现。1896年,不计其数的
美国淘金者涌入
阿拉斯加州,伦敦和他的哥哥也在其中。他们希望能迅速致寓。在这个庞大的淘金大军中,只有五千人进人到矿区,只有一千人实现淘金梦平安归来。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欧美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使得人民失去了乐观向上精神,
阿图尔·叔本华和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学说广泛传播。尼采的超人哲学影响最为深远。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就深受这种学说的影响。当时美国文坛“世纪末文学”的潮流正流行,这股潮流专注于死亡、病态,加重了社会的悲观厌世情绪。
人物介绍
主人公是一名淘金者,面对死亡,主人公不断战胜恐惧,拖着
扭伤的脚腕和血肉模糊的脚挣扎前行。他幻想着比尔会等待自己,他发疯地寻找食物,他抛弃所有却小心地保存着火柴,他对着无情的荒原嚎啕大哭,他对着袭来的大
棕熊发出生死关的紧紧缠着生命的根基的恐惧的咆哮,他吮吸、咀嚼狼啃剩的
驯鹿的残骨,他日夜兼程,只有摔倒时才停下脚步,但只要垂危的生命火焰闪烁起来微微燃烧,他就继续艰难的向前走、向前爬、向前扭动,只因为他的“生命”不愿意死去。正是对生命的强烈的渴望,支撑着他向前挣扎,并在与狼的殊死搏斗中取得了胜利。生存的决心最终挽救了他,生命最终战胜了死亡,小说热情歌颂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属的人性。而面对比尔的骸骨时的粗厉可怕的笑声和矛盾的心理,则表现出人性中最可贵的东两:即使在难危、绝境之中,他仍然坚守了做人的道德良知。
作品鉴赏
作品思想
在《热爱生命》中,他将主人公置于险恶的
北疆环境之中,面对严酷的现实:饥饿和死亡,让他明白自然力的强大和自身的渺小和脆弱。然而,伦敦总是不甘就范,不把自己限定在严格定义的
自然主义框架之中,他将“
现实主义的唯物论结合于对外部世界的表现中,将浪漫的
理想主义结合于主观的人。”他赋予《热爱生命》中的淘金者正视严酷现实的勇气、战胜逆境的坚强意志以及成为强者超人的英维气摄,最终在同北疆荒原、伤残、饥饿、死亡的斗争中,赢得了生存的权利,成为自然的强者。因此,《热爱生命》不应是一部单一的纯
自然主义作品,而是自然主义和
浪漫主义的有机融合,这是小说艺术力量之所在,也是其经久不衰的真正原因之一。
主人公孤零零一个人被抛在了这片“辽阔可怕的荒野”,然而造成他孤立无援的罪魁祸首却不是“荒野”而恰恰是“文明”。小说主人公和他的同伴无疑是来自文明世界的淘金者,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荒芜的北国冰原,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黄金。所以当黄金到手之后,其他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两人一起冒险时同甘共苦的伙伴情谊已变得一文不值。
小说中的这一情节也折射了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灵魂的癌变。工业文明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产品和消费品极大丰富,这就勾起了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人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最终都是为了牟取物质财富,填充私欲。然而,“与物欲横流的
物质文化相对的是几近真空的
精神状态”。当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成为文明世界的价值观念时,人与人的关系归根到底也只是经济利益关系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相互利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强取豪夺都是司空见惯,精神堕落、道德沦丧也是不可避免。
“精神的空虚、心灵的寂寞、感情的颓废”,使“温情”、“友爱”、“互助”之类的字眼变得似曾相识但却遥不可及。鉴于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心态背景,比尔对主人公的呼救置之不理,将他一个人丢在后面而不顾其生死,这种做法根本不足为奇,文明的虚伪也昭然显现。
自然界中物种繁多,人类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当小说主人公作为一个蜕去文明外壳的本真的人与一条病狼对峙对决的时候,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没有了枪和猎刀,没有了文明的伪装,人回归了他的原初,又成了自然界中一种普通的生物,在
食物链中他甚至不在狼之上,如果主人公遇上的不是一条病狼,他恐怕早己命丧利齿。此时“他的步子软弱无力,很不稳,就像跟他他后面的那只狼一样又软又不稳”。人之于狼己没有任何优势,相反显得十分相像:身处同样的环境,同样被死神追逐又同样挣扎求生,一个是受伤的人,一只是不健康的狼,他们一路对峙,相互提防又相互窥视。“病人一路爬着,病狼一路吸行着,两个生灵就这样在荒原里拖着垂死的躯壳,相互猎取着对方的生命。”此时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文明人和野兽,而是平等的“两个生灵”。人在自然界中并不高贵,也没有特权,死亡同样威胁他,而支持他反抗死神的不是高尚伟大的思想,仅仅是最原始质朴的求生欲。狼也不愿意死去,它也有求生的欲望,也有在自然界中继续生存的权利,它的生命也并不低贱。由此,人类需要重新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决不是自然的主宰,相反只是自然生命共同体中的一个普通成员。
艺术手法
场景
利用场景的优势表达情感。当被同伴比尔抛弃之时,对于自然环境的描述出现了两次,分别是“靠近
地平线的
太阳,像一团快要熄灭的火球,几乎被那些混混沌沌的浓雾同蒸气遮没了,让你觉得它好像是什么密密麻麻,然而轮廓模糊、不可捉摸的东西。”这一描述完美地对照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他几乎不敢相信比尔能够将他抛弃,将受伤的他独自留下,他多么希望所有发生的一切是由于模糊的浓雾天气给他带来的
幻觉。
类似的描述还有“这是一片叫人看了发愁的景象。到处都是模糊的
天际线。小山全是那么低低的。没有树,没有灌木,没有草——什么都没有,只有一片辽阔可怕的荒野,迅速地使他两眼露出了恐惧神色。”这种荒凉的、使人沮丧的环境描写
烘托出了主人公身处的环境,同时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他在那样的环境下的内心的恐惧和极度地失望。
比喻
生动的比喻。“谷底一片潮湿,浓厚的
青苔,像海绵一样,紧贴在水面上。他走一步,水就从他脚底下溅射出来,他每次一提起脚,就会引起一种吧哑吧哑的声音,因为潮湿的苔藓总是吸住他的脚,不肯放松。”生动地将浓厚的苔藓比喻作海绵,为后一句话中所描述的主人公在如此潮湿的环境艰难地跋涉埋下伏笔,正是有前面提到的海绵,才会有后文生动的“吸”住他的脚。而在“他像发疟子似的抖了起来,连手里的枪都哗喇一声落到水里。”一句的表述中,同样体现出作者巧妙地运用明喻的写作手法,达到了言简意,生动形象的目的。
反复
恰当的反复。作者在文中有几处恰当地使用了反复的手法,不但没有给读者留下冗长、啰嗦的印象,反而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体会了小说中主人公的经历。
对话
简短有力的对话。简短、有力的对话的巧妙运用是这篇短篇小说的另外一大特点。“
布拉德利·比尔!”他低声地,一次又一次地喊道,比尔仅仅两个词汇,虽然没有形成两个人之间的对话,然而这个简短有力的对话充分表明了当被同伴抛弃的一霎那主人公产生的恐惧感,和随之而来猛然的觉醒,或许在他内心深处,他一时无法接受比尔抛弃他的事实。这里作者没有选择使用大量的语言做心理上或者意识到被抛弃这一事实的瞬间主人公的行为上的描写,给读者留有了更大的深思、回味的空间。
作品影响
列宁在病榻上时,曾特意请人朗读《热爱生命》,并且列宁给予这部小说很高的评价。
作者简介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年1月12日-1916年11月22日),原名约翰·格利菲斯·伦敦(John Griffith London),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他一共写过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等。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狼的儿子》,中篇小说《
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
白牙》,长篇小说《
海狼》《
铁蹄》和《
马丁·伊登》等。
杰克·伦敦1876年生于
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的家庭。因家境贫困,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当过
童工,装卸工和水手等,后又在美国各地流浪。靠劳动所得曾进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因贫困被迫退学后加入过
阿拉斯加州等地淘金者的行列。早年坎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从事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他的创作思想较为复杂,受到过
卡尔·马克思、斯宾塞、
弗里德里希·尼采等多人影响,在他青年时代的作品中,跳动着向资本主义社会挑战的脉搏,成名后逐渐陷入极端
个人主义和空虚中。
1916年11月22日,
杰克·伦敦服用
Morphine过量身亡,年仅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