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发源于平均
平均海拔达4000米以上的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喀拉昆仑山系西南麓,向西横贯
南方地区6300平方千米大地,滔滔东去注入
太平洋。她号称
亚洲第一
黄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域内包括有雪山、高原、峡谷、草原、山地、丘陵、平原等极其复杂的地理生态环境,使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均可选择适合于其经济形态的环境居住生息。
长江流经中国南方十几个省区,气候条件基本上属于
亚热带和热带,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支流数以百计,水流量达到9800亿立方米,是黄河流域的十九倍。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之下,孕育出品种繁多的动、植物资源,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厚的条件,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今天的统计数字显示出,长江流域内的耕地面积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4,其粮食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棉花生产量以及森林资料占我国的1乃以上,流域内
家鱼的总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65%以上。这些条件的形成,显然应当上溯到长江流域的远古时期。
《汉书,地理志》对我国
南方地区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江南地广,或火耕水。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蠃蛤,食物常足……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这生动的勾勒出包括长江流域在内的我国南方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影响。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一直被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是中华文明起源唯一的摇篮。这种历史观曾被称之为“黄河文明”史观,而且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都以
正统的中国文明史观自居。相对而言,长江流域则被视为一个落后的、被动接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地区,对这一地区古代文明起源问题一直未能得到系统、全面、科学的研究。这种状况,又制约着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特征、兴衰机制、传播及其
交互影响等重大问题的探讨。著名学者
李学勤先生指出:“近些年,在史前一直到文明形成时期的考古学研究上,有一项重要的成果,就是纠正了过去以中原为中心的单元论观点。以中原为中心的单元论的形成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时的考古工作大多局限在
中原地区。后来考古事业发展扩大,也便自然而然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现在看来,中华文明的起源不能是单元的,文明起源的各个因素不是在一个地区产生,而是在若干地区分别酝酿和出现的。”
近十多年来,
长江流域一系列重大的考古发现已经使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长江流域无疑是中华文明的另一个重要的发祥地,长江与
黄河一样共同哺育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我国学术界,特别是长江流域各省区的学者提出了开展“长江文明”研究的口号,作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发掘以及综合科学研究,尤其是在长江流域各区域性历史文化(如巴蜀文化、滇文化、楚文化、
夜郎文化、百越文化等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1991年底,包括
四川大学在内的
长江流域各省、市学者召开了长江
文化研究规划协商会议,更加明确酌指出:“长江流域不同地区的文化尽管各有特点,但由于它们生存在基本相似的文化生态中,又都拥有水稻种植技术文化系统,于是在文化关系上表现出有机的整体性,因而有必要把它们放在一个统一的时空背景下和体系结构中加以考察。”近年来,
日本、
美国、
德国等外国学者对长江流域的史前文化、
青铜时代文化、长江流域神话、宗教与祭祀等研究领域也愈来愈加以关注和重视,与中国学者开展共同研究,国际学术合作在这些领域不断加强,一个全新的研究局面正在形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