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志强(1947年1月11日-2024年1月27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字乐人,室号“醉陶斋”,宜兴紫砂陶及制作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1959年,鲍志强进厂从师
谈尧坤、范泽林学习陶刻,1962年又转师老艺人
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5年得著名陶刻家
任淦庭先生教泽,从事陶刻创作,1975年进修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后致力于
紫砂艺术的创作研究。鲍志强独创的紫砂陶刻 “乱刀法”现广泛应用于紫砂陶刻,长期形成的“文人化”陶刻装饰为专家和业内人士所推崇。2024年1月27日凌晨6时35分,鲍志强因病在江苏宜兴逝世,享年78岁。
荣誉层面,鲍志强曾先后获评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称号。
鲍志强1947年1月11日出生在
蜀山脚下的油车桥,字乐人,室号“醉陶斋”。幼年时祖母、母亲和大多数蜀山人一起制陶做胚作为主要
副业,从小耳濡目染都是些坛坛罐罐、壶壶杯杯,也经常会效仿祖母她们制作个
紫砂泥坯。
1959年,鲍志强从东坡小学毕业后没有进中学,而是直接进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做了学徒,开始了学艺生涯。进厂后从师
谈尧坤,
诸葛勋,范泽林学习陶刻,1961年又拜师老艺人
吴云根门下学习制壶技艺。1963年初,学徒毕业之前,鲍志强被分配跟沈华老师学习制壶艺术。1964年,随着企业的产品调整,鲍志强又回到了刻字组,著名陶刻家
任淦庭先生担任艺术指导,从事陶刻创作。
1975年,
江苏省轻工业厅决定委托中央工艺美院办一期江苏省陶瓷
工艺美术进修班,紫砂工艺厂被分配到了名额,鲍志强进入了装饰班,
白雪石老师对鲍志强的进修影响重大。
1981年鲍志强重新回到紫砂工艺厂,从车间主任到副厂长,到总工艺师,亲眼目睹了紫砂艺术由盛而衰、由衰转盛的全过程。1988年鲍志强担任
紫砂厂副厂长,分管技术,直到退休年纪,依然担任着紫砂厂的总工艺师。1996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鲍志强首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3年,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鲍志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2005年9月,鲍志强担任第三届无锡太湖博览会中国紫砂艺术大展总设计,并在此后担任全国
陶艺创新评比、全国
工艺美术行业展览评比评委各两次。2006年国务院委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鲍志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0年,《
中国美术报》聘请鲍志强担任
紫砂艺术顾问,并邀请鲍志强担任导师,开设紫砂陶刻高研班。
2016年9月3日下午,由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宜兴市委宣传部、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等联合主办的“涵墨壶韵——鲍志强紫砂艺术展”于在中国美术馆揭幕,展览荟萃了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精品力作80余件,这是鲍志强首次在京举行的大型个展。
2021年9月24日,“壶上清风——鲍志强师生
紫砂陶刻艺术展”24日在
东莞市石龙博物馆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与十多位弟子共展出200多件紫砂陶刻艺术作品,全面展示中国紫砂陶刻文化魅力。
2021年10月30日,“情定紫砂,薪火相传——《
中国美术报》鲍志强紫砂艺术研究中心师生作品展”在中国扇博物馆拉开帷幕,鲍志强与其学生携精品佳作近180余件参展。
鲍志强的紫砂艺术将传统紫砂工艺与文人艺术形式结合起来,他不仅把玉器、书画众多
中华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紫砂壶的设计之中,还设计了大量的挂盘、扇面等,将紫砂与现代文人生活的联系进行了完美融合与展现。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用“工、意、趣、妙”四个字概括了对鲍志强艺术的特点,他说:“鲍志强先生的儒雅大气,谦逊为人和他丰厚的艺术收藏,使我立体地感受到一个陶艺大师的内心世界,毫无疑问他的文心、文情,他所创造的
紫砂艺术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2016年9月3日在“涵墨壶韵——鲍志强紫砂艺术展”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将两件紫砂代表作品《松竹梅六方笔海》、《龙香提梁》捐赠给
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向鲍志强先生颁发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