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狐蝠(学名:Pteropus giganteus),也被称为
大狐蝠、大飞狐、马来亚飞狐、
马来西亚飞狐、大果蝠、卡朗或卡隆,是一种体长约20-25厘米的蝙蝠。它栖息在果实丰富的森林地带,属于夜行性动物。主要以水果、花蜜和花朵为食。印度狐蝠以其巨大的体型而闻名,几乎所有其他旧大陆的
棕果蝠都没有回声定位的能力,但它们通过发达的视力进行补偿。
印度狐蝠体长为20-25厘米,没有其他蝙蝠所具有的尾巴,体重约为300-400克。头和颜面部狭长,吻尖而突出,耳长且直立,结构简单,没有耳屏,眼大而圆,牙齿尖锐,整个面部看起来很像
狐属,因此得名“
狐蝠科”。
颈部较长,前肢特化成翼,掌骨和指骨除第一指外,均特别延长;达60-70厘米,仅具1指,指的末端有爪。前后肢与体侧张有弹性的飞膜,后肢扭转,比前肢短得多,约为12厘米,具5趾。膝向背侧;第一指不包在翼膜内,很短,该指的爪和后足各趾的爪都很发达,呈钩状,便于将身体倒挂着休息。前肢和后肢完全由张有弹性的皮膜联结在一起,皮膜展开时,宽达150厘米。头部及皮膜均呈
栗色,颈部及腹部为浅棕色。耳廊相当大,有发达的耳屏;尾巴被于股间膜之间,这些游离膜以起自跟部的
软骨或骨质距所支持;沿距的基部有延展的小片皮膜称距缘膜。乳头有1对,位于腹部。
颅骨愈合程度很高,轻而坚固,吻部较短,听泡特别膨大,颌间骨通常发育不良甚或缺失。牙齿属于异型齿,比典型的原始兽类缺少第一对门齿及第一对前臼齿,下门齿非常弱小,犬齿(特别是上颌的)较大,为典型的肉食型牙齿;原始的第二、三对前
臼齿为小前臼齿,呈圆锥形,仅有单一齿尖,最后一对前臼齿为大前臼齿,其齿尖几乎达到犬齿的高度,典型臼齿的齿冠有“w”形的切缘,具二枚齿根。
栖息于
东半球热带和
亚热带地区,果实丰富的森林地带。
大狐蝠的
栖息地包括马来半岛、
菲律宾东部和
印度尼西亚群岛的
苏门答腊岛、爪哇、
加里曼丹岛和帝汶。在某些地区,这种蝙蝠更喜欢沿海地区,但也可以在海拔高达1370米的地方找到。它们栖息于原始森林、
红树林、椰林、混合果园等多种栖息地。白天,红树林和椰林中的树木可能被用作栖息地。在
马来西亚,大狐蝠更喜欢365米以下的低地栖息地。在婆罗洲,它们栖息在沿海地区,但会到附近的岛屿觅食。
印度狐蝠栖息于果实丰富的森林地带,属于夜行性动物,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就从栖身之所倾巢而出,寻找食物。白天则用长而弯曲的爪钩住树枝、屋檐、石缝或洞穴的墙壁等,倒挂着睡觉或休息,靠着足腱的特殊构造,钳握得非常紧,甚至死去时还在这样悬挂着。喜欢集群生活,常常数百只,甚至上千只聚合在一起。印度狐蝠以植物的果实和花蜜等为食,特别是香蕉等软质的果实尤为喜食。吃果实的时候总是倒悬着头,大口地咬食。它的食量很大,在果实丰盛的情况下,几个小时内所吃进的食物总量居然能达到体重的两倍以上。
印度狐蝠的胸肌十分发达,
胸骨具有龙骨突起,锁骨也很发达,这些均与其特殊的运动方式有关。它非常善于飞行,但起飞时需要依靠滑翔,一旦跌落地面后就难以再飞起来。飞行时把后腿向后伸,起着平衡的作用。外出觅食的时候,往返飞行的途径往往是固定的。它在休息的时候,也经常抖动身体,拍动皮膜。与其他蝙蝠不同的是,据说它的视觉也相当灵敏,能够在夜间靠视觉的帮助进行活动、觅食。
蝙蝠一般都有
冬眠的习性,冬眠时
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
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
受精卵”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印度狐蝠的发情期不固定,孕期约为6个月,每胎产1-2仔。寿命为20-25年。它也是动物园中的观赏动物之一。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