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蝠科
哺乳纲翼手目下的一科
狐蝠科(食虫类:Pteropodidae),是哺乳纲翼手目下一科。截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将该科分为8个亚科,46个属,197个种,典型种类如狐蝠属(Pteropus),果蝠属(Rousettus)等。狐蝠科物种的体型中等偏大,大部分面相似狐或狗,头部和体长从50毫米到406毫米不等,前臂展开从37毫米到220毫米,耳简单,皮毛颜色多样。有些种类具有明显的性二态性。
狐蝠科物种广泛分布在旧大陆热带地区,包括东南亚、南亚、非洲、北美洲、澳洲。常见国家有印度马达加斯加越南澳大利亚等;在中国则主要位于位于华南、西南地区的亚热带区域,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该科下物种一半以上是树栖式蝙蝠,也有洞穴式蝙蝠。常在傍晚觅食,但也受月光、季节的影响,依靠视力,听力觅食,果蝠属科个别属的动物有回声定位能力,所以在黑暗环境中,回声也是寻找食物的一种方式。狐蝠科动物的食性较为多样化,有一些类群是植食性动物,以果实、花蜜为主,还有些种类是杂食性,除果实花蜜外,还会捕食昆虫纲
截止2023年,狐蝠科下199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17种为近危(NT),36种为易危(VU),28种为濒危(EN),8种为极危(CR),还有6种为最近灭绝物种(EX)。该科动物可作为传粉,传播种子的关键物种,为森林修复作为贡献,同时果蝠的排泄方式会让种子更好萌发,对生态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果蝠科动物常会携带病毒,埃博拉副粘病毒科的其他病毒也通过其传播,病毒会通过中间宿主危害人类健康。
分类
翼手目(Chiroptera)按照形态学可分为大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和小蝙蝠亚目(Megachiroptera)。其中大蝙蝠亚目的物种被称为大蝙蝠,其食性以水果或花蜜为主。这些大蝙蝠主要利用其发达的视觉和嗅觉来寻找食物。大蝙蝠又称果蝠或狐蝠,果蝠仅狐蝠科(Pteropodidae)1科。1821年,英国动物学家约翰·爱德华·格雷(John Edward Gray)最早命名了狐蝠科动物。
截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了8个亚科,46个属,197个物种,194个亚种,亚科包括犬蝠亚科(Cynopterinae)、多尖牙果蝠亚科(Harpyionyterinae)、长舌果蝠亚科(Macroglossusinae)、管鼻果蝠亚科(Nyctimeninae)、狐蝠亚科(Pteropodinae)、棕果蝠亚科(Rousettinae)、黄毛果蝠亚科(Eidolinae)和Notopterisinae。
狐蝠科物种体型差距很大,其中大型的如飞狐属(Pteropus)有82个物种,如金钟飞狐(Pteropus admiralitatum),阿尔达布拉飞狐(Pteropus aldabrensis),琉球飞狐(Pteropus dasymallus)等,其中琉球飞狐身体长221毫米,前臂长134毫米,主要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和中国的台湾地区;除此之外,果蝠属(Rousettus)的个别物种会用有舌敲击回声能力,如埃及果蝠(Rousettus egyptiacus)是同时果蝠属中使用视觉定向和回声定位的3个成员之一。
形态特征
狐蝠科体型中等偏大,头部和体长从50毫米到406毫米不等,前臂展开从37毫米到220毫米。耳简单,呈圆筒状,耳屏简单只是耳朵前端的肉质突起,并有一定的外耳缘,眼窝大,后端有框突出,且十分发达,颅骨吻部较长,大部分面相似狐或狗,但有些例外,如管鼻果蝠属属(Nyc­timene)和副管鼻果蝠属(Paranyctimene)物种的鼻孔呈管状,并从上表面突出。皮毛颜色多,如长舌果蝠(长舌果蝠属 spelaea)背毛深褐色或浅黑褐色;腹毛较浅,灰褐色;而犬蝠(Cynopterus sphinx)背毛为橄榄棕色,体侧为浅红棕色,腹面锈黄色到浅绿棕色。
前颌骨游离未与其他骨头连接,无颚骨,下颌角突宽而低或丧失。胸肌发达,由向下推入的胸大肌和锯齿肌组成。与其他种类不同,棕果蝠肱骨关节不与肩骨连接。第二指具爪,并相对独立。对于髋关节,臼与大头股骨接,提供更广泛的活动范围。牙齿平坦结实。尾多退化或无。
某些种类有明显的性二态性,如非洲中部的锤头果蝠(Hypsignathus monstrosus),雄性明显大于雌性,雄性的喙和喉宽大,头较大呈方形。雌性的头虽然也是方形,但嘴型似狐属饰肩果蝠属(Epomops)的雄性肩膀上有明显的白色斑块,与腺膜有关,而雌性则没有。并且通常情况下,雄性会比雌性体型更大。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狐蝠科广泛分布在旧大陆热带地区,如地中海东部的北部,沿着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海岸和整个南亚,以及南非南部,印度洋岛屿以及澳大利亚的北部和西部海岸。纵向范围从非洲大西洋沿岸到西太平洋岛屿。总体来说,包括东南亚、南亚、非洲、北美洲、澳洲。南亚国家包括孟加拉国不丹、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有文莱老挝越南、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在非洲国家分布在埃及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共和国等。
该科下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南区、西南区,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海南省江西省广东省云南省、澳门、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在贵州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地区也曾发现。
栖息环境
该科物种一半以上是树栖式蝙蝠,群居物种栖息在树冠状的开放树枝上。单独或成群栖息物种可以在枯死的棕榈叶、甚至树栖白蚁巢中找到。如犬蝠,它们会用树叶作为掩护,为自己建造一个类似于“帐篷”的住所。并通常喜欢树冠面积大的树,如印度飞狐(Pteropus medius)喜欢榕树,因为榕树不仅为蝙蝠的聚集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也有洞栖式蝙蝠,但大多是限于有光亮的地方,但有个别种类,如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会更喜欢居住于黑暗的洞穴,废旧的建筑物等。
生活习性
节律习性
狐蝠科物种在外行动时间具有季节性,如棕果蝠,白天藏匿于洞穴中,在落日后进行觅食,它们不喜光亮,月相和环境光也会对它的行动时间有一定的影响,春夏食物丰富,在外活动时间短,秋冬食物少,在外活动时间长。
除此之外,年龄和性别类别对返回时间也有影响,以马达加斯加果蝠为例,旱季成年雌性在洞穴外停留的平均时间最长,亚成年雄性、亚成年雌性和成年雄性依次排列。在雨季,通常是成年雄性先离开洞穴,其次是成年雌性、亚成年雄性和亚成年雌性。与其他年龄和性别类别相比,成年雄性返回时间更早。
觅食习性
狐蝠科动物的食性较为多样化,有一些类群是植食性动物,以果实、花蜜为主,还有些种类是杂食性,除果实花蜜外,还会捕食昆虫纲。如安氏长舌果蝠属(Macroglossus sobrinus)它们会降落在花朵上或悬停在花朵附近,并用舌头舔食花蜜来觅食,食花蜜的属类还有犬蝠属(Cynopterus),无花果蝠属(Megaerops),狐蝠属(Pteropus)。有些种类是杂食性,如抱尾果蝠(Rousettus amplexicaudatus)具有杂食性结构,会在食用果实时,捕捉树上的昆虫。除此之外,果蝠科动物有时还会吃嫩枝、树液、叶柄、树皮和植物的上茎,以补充微量元素。
果蝠属科动物具有发达的视觉和嗅觉,嗅觉和视力是其寻找食物的重要方式,常在树枝间反复萦绕来寻找食物,一些较大的物种可以用拇指上的爪子和第二个挖掘它的爪子爬进树叶下,寻找隐藏的果实。同时通过果实的颜色和气味进行对果实的甄别和选择,找到合适的食物后常会带回栖息地或异地进行食用。它们通过挤出植物部分的汁液来进食,然后吐出含有植物纤维和种子的被称为“喷射物”的团状物。花蜜是通过用蝙蝠的长舌头拍打来获取的。
捕食距离与体型成正比,如犬蝠属(Cynopterus)平均0.1千米而草色棕果蝠(Eidolon helvum)则有56千米。一夜移动的最大距离也与体型呈正相关,黄毛果蝠属(Eidolon)和狐蝠属(Pteropus)记录的距离最长,可达88千米。
迁移习性
果蝠科动物因为追踪食物资源个别种类会进行季节性迁徙,如:稻草色果蝠(Eidolon helvum),圈果蝠(Myonycteris torquata)、侏果蝠(Nanonycteris veldkampii)等,(Eidolon helvum)会随着季节性降雨向北迁移数百公里,只是在雨季结束时返回南部非洲。Eidolon helvum在一个晚上的距离可达370公里,个体总共旅行超过2,500公里,同时,迁移的种群规模很大,数量达到五十万左右。在迁徙时发生食物缺少的情况迁徙集体也不会解散。
不迁徙的物种,有的也会因为食物而进行长途飞行;例如,犬蝠(Cynopterus sphinx)会飞越开阔水域10公里,在喀拉喀托岛定居。
感知交流
果蝠科动物导航和觅食时经常依赖于嗅觉和视觉,果蝠视觉和嗅觉能力的加强与其以水果为食的习性是紧密相关的。这种形式的回声定位是独立于其他回声定位蝙蝠使用的回声定位系统进化而来的。
果蝠属(Rousettus)是唯一回声定位旧世界果蝠的属,其中抱尾果蝠(Rousettus amplexicaudatus)用舌头产生声纳咔嗒声;他们的点击时间非常短,每次点击大约50到100微秒;埃及果蝠的回声定位是通过舌头对口腔侧面的一系列粗糙的短促点击产生的,这种形式的回声定位是独立于其他回声定位蝙蝠使用的回声定位系统进化而来的。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狐蝠科的婚配主要分为3种类型:一雄多雌、单雄单雌、多雄多雌,其中持一雄多雌制度的有塞舌尔狐蝠(Pteropus seychellensis),玛利安娜狐蝠(Pteropus mariannus),海岛狐蝠(Pteropus tonganus),犬蝠(Cynopterus sphinx),短耳犬蝠(Cynopterus brachyotis)等;单雄单雌的如萨摩亚狐蝠(Pteropus samoensis);多雄多雌制度的有灰首狐蝠(Pteropus poliocephalus),印度狐蝠(Pteropus giganteus),韦氏颈囊果蝠(Epomophorous wahlbergi)等。
它们在求偶时,雄性会用自身优势去吸引雌性,如雄性颈囊果蝠属(Epomophorus)经常展示它们靠近肩膀的毛簇,并发出求偶的叫声以吸引雌性。除此之外,一些一雄多雌的种类,如犬蝠(Cynopterus sphinx)会提前占据有利资源,建造巢穴,同时它们有时会用不同的材料来建造巢穴,从而参与到对雌性的竞争中。
果蝠科动物交配期略有不同,以马达加斯加的三种果蝠为例,马达加斯加狐蝠(Pteropus rufus)的交配期4月,黄毛果蝠(Epomophorous dupreanum)的交配期为7月,马达加斯加果蝠(Rousettus madagascariensis)的配种期为8月。
妊娠哺育
狐蝠科物种通常每次会产1个幼崽,妊娠期通常持续4至6个月,哺乳期从7周到4个月不等。雌性在怀孕后会与其他怀孕雌性组成团体,离开栖息地,形成自己的社交网络,度过妊娠期。分娩常发生在北半球的2月至4月和南半球的8月至11月的潮湿时期,分娩后雌性照顾幼崽的时间稍长一些,但棕榈果蝠属(Dyacopterus)中,具有功能性乳腺的雄性也可以哺乳。
生长发育
幼崽可能会与母亲呆在一起长达4个月。幼崽的性成熟在2岁或更早的时候达到。雌性会比雄性更早达到性成熟。大短鼻犬蝠(Cynopterus sphinx)幼仔裸体出生,第五天睁开眼睛,第七天左右展开耳朵,第九天长出毛发。雌性栖息时将幼仔包裹在翅膀中,直到30天大,幼仔开始在母亲身边栖息。在第45天,幼仔开始笨拙地飞行,并试图寻找水果。幼仔在55天后断奶,断奶后,在65天大时能够独立觅食。
果蝠科动物至少可以活 30 年,无论是在圈养还是在野外。
繁殖策略
许多狐蝠科的生物有特殊的繁殖策略,如精子贮存、延迟植入和延迟发育三种。
精子贮存,雄性和雌性都可以进行精子贮存,只不过进行时间,贮存地点不同,雄性精子贮存会精子成熟时将精子贮存在附睾里在来年交配时排出;雌性精子贮存则在秋季交配后,交配后并不立即排卵,而是将精子贮存在生殖道内,待来年再排卵、受精卵完成生殖过程。
延迟植入指交配后受精立即进行,受精卵发育至胚泡期后定位于植入部位,但不立即发生植入,而是延缓一段时间后再植入子宫的现象。指交配后受精立即进行受精卵发育至胚泡期后定位于植入部位‚但不立即发生植入‚而是延缓一段时间后再植入子宫的现象,黄毛果蝠(Eidolon helvum)是最先被发现具有胚胎延迟植入现象的果蝠,黄毛果蝠一年四季都有食物供应,这也说明了延迟植入现象并不以食物为唯一因素,而是由光,水等多方面调节。
延迟发育是指胚胎植入子宫后,减缓发育速度,但在一段时间后发育速度会恢复正常,并完成余下的生殖过程。简果蝠(Haplonycteris fischer)、小短耳犬蝠犬蝠属 minutus)、沟齿果蝠(Ptenochirus jagori)等都被发现此现象的发生。其中小短耳犬蝠和短耳犬蝠一年会怀孕两次,均有一段时期的延迟发育。沟齿果蝠的情况比较特殊,未生产的雌蝠会在第一次怀孕时有一段时间的延迟发育期,而生产过的雌蝠则没有这个现象。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记录,截止2023年,狐蝠科199个物种中90个物种呈下降趋势,如马达加斯加果蝠(Rousettus madagascariensis),东非小领果蝠(Myonycteris relicta),增加的种类有3个,包括奔飞巴狐(Pteropus voeltzkowi),罗德里格斯飞狐(Pteropus rodricensis),大短鼻果蝠(Cynopterus sphinx),有47个物种趋于平稳,如埃及果蝠(Rousettus aegyptiacus),金钟飞狐(Pteropus admiralitatum)等。
保护级别
截止2023年,狐蝠科下199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14种被列为信息不足(DD),90种被列为无危(LC),17种被列为近危物种(NT),36种列为易危物种(VU),如琉球果蝠属(Pteropus dasymallus),马达加斯加果蝠(Rousettus madagascariensis),裸背果蝠(Bare-backed Rousette)等,28种列为濒危物种(EN),如大马斯卡林飞狐(Pteropus niger),伦内尔飞狐(Pteropus rennelli)等,8种列为极度濒危物种(CR),如利文斯通飞狐(Pteropus livingstonii),豪氏狐蝠(Pteropus howensis)等,6种被列为最近灭绝物种(EX),包括波西岛狐蝠(Pteropus brunneus),大帕劳飞狐(Pteropus pilosus),关岛飞狐(Pteropus tokudae),小马斯卡林飞狐(Pteropus subniger)在2019宣布灭绝,小萨摩亚飞狐(Pteropus allenorum)和大型萨摩亚飞狐(Pteropus coxi)在2018年宣布灭绝。
截止2023年,狐蝠科的抱尾果蝠,球果蝠(Sphaerias blanfordi),无尾果蝠(Megaerops ecaudatus)等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鬃毛利齿狐蝠(Acerodon jubatus),白胸狐蝠(Pteropus insularis),冲绳狐蝠 (Pteropus loochoensis)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利齿狐蝠属(Acerodon)和狐蝠属(Pteropus)的大部分种类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
保护措施
在东非的利文斯通当地保护非政府组织Dahari正在努力找寻蝙蝠种群并保护关键的栖息地和觅食栖息地。
在南苏拉威西岛的马罗斯,为了加强对棕果蝠的保护,当地为特有的苏拉威西棕果蝠(Acerodon celebensis)和飞狐(Pteropus alecto)创造了相对安全的栖息地,当地政府制定了一项法规来保护摄政区内的蝙蝠及其栖息地。
致危因素
城市的发展,人类的捕杀,与法律的缺少等多种原因造成了狐蝠科动物的减少。过度的城市化会对狐蝠科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栖息地的丧失带来的影响,自然山洞的开发利用,对于洞穴式狐蝠的棕果蝠来说,栖息地减少成为物种下降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城市里的触电也成为果蝠属死亡的原因,在斯里兰卡,飞狐作为体型较大的狐蝠影响更大,同时,在澳大利亚、缅甸、日本印度等国都有狐蝠触电的报道。
法律与执法人员的缺失造成的滥捕滥杀与非法交易,在加里曼丹岛,狐蝠科动物被认为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和药用进行狩猎/交易,婆罗洲的很多人都认为飞狐肉和肝脏可以治愈一般疾病和呼吸道疾病,而飞狐的肉质耐嚼,并且会更喜欢新鲜肉质,所以猎人通常会在果园狩猎,除了枪支还会使用铁钩,布网等传统工具与方法。
除此之外,人类对于蝙蝠的错误认知,气候与自然灾害也是造成果蝠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主要价值
该科物种对生态有积极作用,16种果蝠科种类已被证实为21种植物的传粉者,29种果蝠已被证实为311种植物的播种者。它可作为关键种用于热带森林的恢复,如Eidolon dupreanum被证实是马达加斯加面包树的唯一传粉者。除传粉外,果蝠科动物还会传播种子,较小的一些种类,如,犬蝠科等常会异地摄食,并且可以携带一定面积的水果,小种子(≤6毫米宽)通过吞咽和排便分散,空中排泄的行为可以将种子更好的传播在生境中,通过排便散布的最大种子为6毫米宽,大果蝠如马达加斯加的红毛狐蝠(Pteropus rufus ),就通过这种方式散布稍大的种子,而种子通过消化道被排出还具有一定的活性,增大了种子萌发的可能性。
生态关系
果蝠科动物常食用水果,花蜜,个别也会食用昆虫。但是猛禽和食肉哺乳动物,以及蛇和大型蜥蜴会捕食果蝠科动物。蝙蝠蝇是一种寄生于蝙蝠的寄生虫,蝙蝠蝇似乎更喜欢寄生的成虫,对于Rousettus madagascariensis来说,这可能与毛皮密度有关,密集的毛发会提供更大的保护免受宿主梳理。每个宿主的平均寄生虫数量存在季节性差异,旱季的侵扰率较高。
物种危害
有些狐蝠是疾病的携带者,对人类健康有害甚至危及生命,在2009年发现抱尾果蝠属携带新型汗坦病毒奎松病毒(QZNV),在2023年7月份,对尼帕病毒性脑炎的跟进防控过程中发现,它们是尼帕病毒(NiV)的天然宿主,是其主要传染源很多地区的狐蝠都存在NiV抗体阳性,果蝠通常在林间觅食水果,在孟加拉国,携带NiV的果蝠在觅食过程中会污染水果,人而猪、马、狗和猫等可通过食用这些受污染食物被感染,成为中间宿主,人也可以通过接触感染病毒的中间宿主导致感染。
除此之外,埃博拉副粘病毒科的其他病毒也通过其传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它们扩大了病毒的宿主范围,并为病毒的转录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可能。
代表物种
狐蝠科中较著名的物种有安氏长舌果蝠,印度狐蝠,马达加斯加飞狐,大短鼻果蝠,管鼻果蝠等,由于其特殊结构如鼻部构造等、体型大小、以及较为特别的颜色将其列为代表物种。
安氏长舌果蝠
安氏长舌果蝠(Macroglossus sobrinus)是长舌果蝠属动物,有较长的舌,头体70-89毫米,耳朵14-19毫米,后足10-18毫米,前臂38-52毫米;重量18-29克。口吻较长,下巴更突出,头部和口吻细长,鼻孔圆形,朝前。背皮为粘土至棕褐色,基部至毛发苍白;腹皮较浅,较灰,几乎呈奶油状。大长舌花蝙蝠是食蜜的,以各种各样的植物为食。野生和人为的栽培香蕉是首选,泰国榴莲腰果也是它的食物,偶尔以软水果为食,大长舌花蝙蝠单独栖息,母幼成对栖息,或5-10只的小群体,家庭范围很小。
印度飞狐
印度飞狐(Pteropus medius)是飞狐属动物,体型较大,头部加身体220-247毫米(无尾),耳朵37-42毫米,后脚45-55毫米,前臂163-176毫米;体重1.1-2千克。印度飞狐的口鼻长而细,呈深褐色。眼睛相对较大,有栗色的虹膜。耳朵很长,外露,尖。皮毛较短。印度飞狐是黄昏和夜间活动的。印度狐蝠是高度群居的,它们的巢穴可以容纳数百到数千只两性。在孟加拉国的森林中,种群的大小比在其他环境中更大,平均为387只,最大可达2700只;然而,在斯里兰卡有一个超过24,000只的种群,分布在2公顷的土地上,可能是已知最大的种群。
马达加斯加果蝠
马达加斯加果蝠(Rousettus madagascariensis)是果蝠属动物,头体119-143毫米,尾巴6-13-5毫米,耳13-5-17毫米,后足16-19毫米,前臂66-80毫米;重量31-81-5克。背毛和头顶基部浅灰色至褐色,尖端深褐色。整体颜色为棕色,带有红棕色和灰色调。喜欢富含脂质和钙的水果。在10月和12月怀孕,幼仔在8周大时断奶,在1岁时性成熟。栖息地距离食物来源有8公里。根据无线电跟踪观测,觅食路线可以包括长达27公里的往返行程。殖民地从几百只到一千多只不等。
大短鼻犬蝠
大短鼻犬蝠(Cynopterus sphinx)是犬蝠属动物,头体89-109毫米,尾部13-18毫米,耳朵19-23毫米,前臂 67 - 76 毫米;雄性体重34-53克和雌性28-70克。性别二态性各不相同,印度北部的雄性较大,印度南部的雌性较大。大短鼻果蝠有白色的耳缘和翅膀。口吻中等短;鼻孔短管状,边缘粗糙。人中有标记,以两个相连的上唇垫结束;唇部有两个大的三角形下垫。口吻和耳朵以及眼睛周围的皮肤是深淡紫色的灰色。大短鼻果蝠90%以上的饮食是水果。它还吃花制品和树叶,有两个觅食活动的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午夜之前。个体独自觅食并寻找定期提供的水果。第二个觅食高峰发生在午夜之后,小群体在较大果树上觅食。
管鼻果蝠
管鼻果蝠(Nyctimene albiventer)是管鼻果蝠属下动物,这类蝙蝠有大眼睛红色瞳孔,长而管状的鼻孔,从脸向侧面延伸,尾巴很短。皮毛柔软而长,上面灰褐色,但沿中背部和脊椎条纹较深。下体通常为黄白色。颈部和侧面带有黄橙色。耳朵和翅膀上溅满了不规则的黄色斑点。这种斑驳的皮毛可以帮助它们在悬挂在休息位置时保持隐藏。头部和身体的长度约为8-9厘米。前臂长5.5-6厘米。这些蝙蝠重达 45 克。白天,这些蝙蝠单独栖息在树干上或悬挂在树枝上,被它们的保护色很好地隐藏起来。翅膀和耳朵上的斑点看起来像飞溅的珐琅涂料,有时是黄绿色的,这是热带植被常见的颜色。晚上,管鼻蝙蝠以柔软的水果和花蜜为食,同时在花朵前盘旋或在花簇之间攀爬。
参考资料
Pteropodidae.catalogueoflife.2023-08-30
Pteropodidae.iucnredlist.2023-08-30
中国三有保护动物.forestry.2024-09-07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9-24
狐蝠科.animaldiversity.2023-08-30
Pteropodidae.gbif.2023-08-30
..2023-09-13
..2023-08-30
Pteropodidae.catalogueoflife.2023-08-30
Rousettus.catalogueoflife.2023-08-30
Pteropus.catalogueoflife.2023-08-30
Rousettus_aegyptiacus.animaldiversity.2023-09-13
/Hypsignathus_monstrosus.animaldiversity.2023-08-30
..2023-08-30
..2023-08-30
..2023-09-13
Eidolon_helvum.animaldiversity.2023-09-13
..2023-09-13
..2023-08-30
Rousettus_amplexicaudatus.animaldiversity.2023-09-13
..2023-08-30
..2023-08-30
Nyctimene_albiventer.animaldiversity.2023-09-13
目录
概述
分类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节律习性
觅食习性
迁移习性
感知交流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妊娠哺育
生长发育
繁殖策略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致危因素
主要价值
生态关系
物种危害
代表物种
安氏长舌果蝠
印度飞狐
马达加斯加果蝠
大短鼻犬蝠
管鼻果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