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制造
媒体制造
这套丛书共由10本组成,每本都是各位评论家在九十年代以来所作研究成果的精选结集,它们包括:王彬彬一嘘三叹论文学》、王干《灌水时代》、黄发有《媒体制造》、李建军《必要的反对》、张清华天堂的哀歌》、贺仲明真实的尺度》、张学昕《唯美的叙述》、张新颖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杨扬《无限的增长》、张颐武《新新中国的形象》等。作为“e时代”青年评论家的代表,他们以各自不同的一套批评笔墨,或深刻精警、或犀利独特、或严谨扎实、或自由放达,从不同的视角或层面来切入当下的文学创作,表达诉说着他们作为一个文学评论家的良知、正义、职责以及对于当前的文学现象、文学性质、文学发展以及具体作家作品的独到见解与鲜明立场,撇开浮沫,洞入真知,再现了当下文学的本真状态与精神走向。可以说,近十年来我国文坛的潮起潮落,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理论上的突破与收获,在这些批评家们的著作中都得到了评说和总结。
图书目录
瞧,他们走来了(代总序)
自序
导言文学传媒与文学生态
第一部分文学期刊
第一章先锋文学与期刊分化
一、从潜滋暗长到锦衣夜行
二、从金蝉脱壳到假面狂欢
第二章期刊策划与文学制作
一、反抗危机
二、文学作坊
三、个性之牢
第三章《当代》与现实主义
一、薪尽火传的接力
二、现实主义的限制
第四章《小说月报》与“选刊现象”
一、现时主义
二、中庸趣味
三、转载效应
第五章《山花》与边缘期刊
一、边缘的意义
二、无边的探索
三、主编的风格
第六章“东北阵线”与批评风尚
一、行动中的美学
二、锋刃上的交响
三、冻土里的守望
四、“偶然性”的困境
第七章《美文》与散文流向
一、“不是像散文的散文”
二、“把枝末细节做大”
三、“文章最重要的是有人气”
第二部分文学出版
第八章“改写”问题与版本变迁
一、旧我与新我
二、无我的合唱
三、忘我的共谋
第九章文学出版的文化转型
一、名利的夹缝
二、“自由”的枷锁
三、空洞的盛宴
第十章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当代境遇
一、辉煌与遗憾
二、复活的梦想
三、利润与信念
第十一章“布老虎”的品牌策略
一、为娱乐正名
二、不变的慰藉
三、耐久性时文
第三部分跨媒体传播
第十二章影视时代的文学危机
一、文学的脚本时代
二、独创性的幻灭
三、离心灵越来越远
四、文学的新生或者终结
第十三章网络文学的情感模式
一、文化游魂
二、自恋游戏
三、冷血狂欢
第十四章文学评奖的文化反思
一、诗外功夫
二、宏大梦魇
三、平衡游戏
第十五章媒体批评和寄生文化
一、影子批评
二、卖骂批评
三、寄生人格
第十六章传媒趣味与文学症候
一、信息化写作
二、备份式写作
三、文学健忘症
跋:像火焰一样地沉思
——论黄发有的文学批评
文摘
书摘
随着照相术、电影和电视的发明,图像文化在二十世纪逐渐排挤文字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世纪之交电脑的普及和不断的升级换代,以及互联网的横空出世,文字文化原有的地位变得岌岌可危。德国文学媒体学家费利德里希·基特勒甚至在《记录系统》一书中预言:“在未来,以书的形式为主要存在形态的文字文化将彻底消失,文字将仅仅成为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的对象,普通人将成为真正的‘文盲’,不再会阅读和书写。”这样的恐慌毕竟离我们尚远,但世纪之交的文学不论是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都受到了传媒特别是电视的挑战,而且正在那里节节败退,已经丧失了大量的阵地,文学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媒体权力因新技术的不断加盟而如虎添翼,这种权力以城市为核心并向广大的乡村辐射,它对聚居于都市的人构成一种无形的群体压力,个人差异必然引起不安和焦虑,人人相似才是最安全的。传媒塑造的消费意识形态巧妙地利用现代人的孤寂和从众心理,培育出大众寻求感官刺激的庸俗趣味。在这样的情境下,文学的传播接受内外交困,经受着多重压力。宁肯的《蒙面之城》在发表与出版之前遭到过出版社的多次退稿,想不到在新浪连载一个月后,就获得了五十多万次的点击率,作品在二00一年出版后销量超过五万册,次年获得“第二届老舍文学奖”。这一个案表明:在传播方式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文字传播的影响力逐渐削弱,并受到图像与网络传播的制约。
更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写作变得更加随意,兼容而无限、共时而互动的网络空间作为一种崭新的信息载体,切合文学创造的自由本性。BBS和博客空间的即兴化、交互性、共时空等特性,也为网络写作带来一种口水化的游戏色彩。比如,网络诗歌为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不景气的诗歌写作拓展了一片自由天地,网络交流的偶然性、随机性、消遣性,摆脱了历史和文化强加给文学的功利、忧患、责任等沉重的负载,让诗性可以以比特的形式自由飞翔,但缺少限制的网络写作似乎并没有带来审美的突破与超越,充斥人们耳目的是脏话的泛滥、“下半身”的暴露,“灌水”的网络语言使写作变成了大批量的垃圾制造,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苦吟成了明日黄花。写作进入了一个无聊的废话时代,四处飞扬的都是口水,空话、大话、假话、疯话、鬼话横行无阻,那些以几何级数成倍增长的量化写作,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千疮百孔的语言废墟,那种具有高度表现力与概括力的语言销声匿迹,历久弥新的经典表达已经成了一种文化遗迹。更为重要的是,当收视率和点击率成为文字传媒的指挥棒时,文字传播将沦落为双重意义的奴仆——图像和网络的奴仆、市场的奴仆。正因为此,如今的小说叙事变得越来越影像化和直观化,以满足电视观众和网虫用“眼睛”阅读的习惯,与心灵的距离越来越隔膜。
受传媒控制的文学创作为了获得传播和接受的便捷,就不能不委曲求全。世纪之交的文学已经难以绵延先锋作家一度高涨的形式探索的激情,为了迎合传媒对于效益的追求,作家们在语言表达上逐渐向大众的阅读习惯与趣味靠拢,对于“触电”的热忱更使许多作家唯导演的口味是瞻,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逐渐模糊,印刷文学与影视文学的鸿沟逐渐被填平。优秀作品和平庸作品的竞争由于后者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令人愉悦,低劣的东西驱逐了优秀的东西,这就使那些形象粗劣、简单、重复,内容荒诞、俗艳、恐怖的作品被大量复制。也就是说,世纪之交的文学日益濡染上文化工业的品性。与此相适应,作家对复杂而沉重的现实进行轻化处理,以油滑的调侃呈现趣味却牺牲本真,以调和主义的折中消解价值的边界,现实生活的惨淡和艰难的一面被粉饰和遮蔽。世纪之交的文学似乎拒绝悲剧意识,它给受众带来感官的刺激而不引起灵魂的震惊,它泯灭人们的反抗精神却催生麻木的宿命意识,它抑制人们的主观创造能力,将想象力和自发性导向萎缩之途。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里,第一手信息已经越来越少,所有的信息都在多渠道传播中裂变。与这些“信息”相比,文学原作的力量变得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在主流传播中流通的都是那些被反复“改写”的信息,文字文本和印刷文本在传播中逐渐地缩水、走样,被一些貌似公正的、削足适履的三言两语所“格式化”,成为一个被各种话语和利益榨干的简单符号。在传播学研究中,莱斯利·怀特针对大众媒介的体系、制作、选择与流动,构造了一个守门人模式,即新闻从信息源到达受众的过程当中,新闻从业人员扮演着“守门人”的角色,他们选择一些新闻同时舍弃另一些新闻。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更为完善,他认为新闻从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到达受众的过程当中,要经过各个中间环节的编辑、记者的反复选择、拒绝和改变,不断地循环下去。
多种形式的媒体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它就像蜘蛛编缀的蛛网,等待着那些自投罗网的飞虫的光临,而这个年代的作家、批评家和诗人,其命运与那些小小的飞虫何其相似,他们通过媒体的网络来传播自己的作品,但同时也付出了代价,往往让自己变成了媒体的囊中之物。文学的跨媒体传播之网,更像城市地下盘根错节的各种管线,有煤气管道、通信光缆、自来水管,它们输送的资源点燃了城市的炊火,迅捷地给城市带来各种信息,滋养着城市中的生命。不能忽视的是,在城市的地层深处,最为庞大而复杂的管道网络是排污系统,它汇聚了城市最肮脏的液体,将它们排泄出城市的躯体。今日的媒体和文学同样如此,其中既包含着像水、火、通讯一样的不能或缺的精神资源,也不断地生产出大量的文化垃圾,如果不能正常地将它们排泄出去,文学和文化的生态都将遭到摧毁性的破坏。而且,这个年代的媒体和文学,产量最高的一定是日常化的精神消耗品,就像煤气、自来水和信息一样,它们带来了种种便利,但它们在被消耗之后,也会留下废气、废水和垃圾信息。在这个一次性消费主宰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的年代,经典的退隐是一种必然。我们能够见证和缅怀的,似乎只能是逐渐黯淡的经典的背影。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图书目录
文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