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城镇属于
山东省文登市(现山东省
威海市文登区)政府驻地。1998年8月13
日语政发49号文件决定在市建成区撤销香水庵等31个村委会,以原村为基础改为31个居委会,仍以文城镇政府管理为主,业务受城市居民管理委员会指导。全市辖21镇1区(经济技术开发区)828个村委会和44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5月,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文城镇,设立龙山路、天福路、环山路3个街道办事处。
简介
文城镇是文登市政府驻地,2001年5月,撤销文城镇和双龙街道办事处,所属区域分设为天福路、环山路、龙山路3个街道办事处。
所辖村庄
大众 原为城区西郊,称西关。1944年8月划为大众里,翌年改大众村。424户。
金岭屯 民国15年,
于姓自大水泊来居,北依山岭,南临金钱沟。60户。
段家 清末,
林姓自西龙格肩担全部家产来居,称担家庄,演作段家庄。1981年改今称。97户。
茅埠屯 清康熙时,
柳姓自王埠庄来居,村东土丘似帽,称帽埠屯,演作今名。99户。
王家疃 明中期,
王姓自李家汤后来建王家庵。1981年更今名。洪家庵属该村。129户。
东杨格 明正统时,
杨姓由今
河北省来建杨格庄。民国初分两村,称东西杨格庄。1981年西杨格以南临宁阳山而易名。
宁阳县285户,东杨格111户。
十里庄 清光绪四年,王姓自西汤后来居。村西河岸树林多鸦鹊,称鸦鹊河。1953年以距文城10里易名,1961年自治。25户。
九里水头 明末,
刘姓来两河交汇处立村,距文城9里。580户。
毕家疃 清
乾隆时,
毕姓自南学来建毕家庄。1981年更今名。81户。
林家岭 明末,
林姓来建林家庄。1981年改今名。139户。
管庄 清康熙时,
于姓自泊岳家来居,看管田庄。80户。
谢家庄 明崇祯十年,
谢姓自
福山区来峰山、再迁至此建谢家庵,清时称今名。72户。
七里水头 明末,丛姓来自北宫来居,北有两河交汇,南距城7里。291户。
李家汤后
宋朝,朋姓居此。元末,
王姓、
李姓来居,称北汤后。清末,
李姓众,遂易今名。200户。
河埠庄 明末,李姓自河格庄来城西北建河格庄,1981年易今名。213户。
三里河 明末,于姓来文城北3里、小河北岸居住,渐成东、中、西小河3村。民国初统称小河。1981年易今名。381户。
梁家沟 明至清,梁、鞠、吕、邓、王等姓相继来建梁家沟、鞠家疃、吕家庄、邓家沟、王家疃5村。建国后,5村连同附近3庵并为梁家沟。270户。
香水庵 清道光时,丛姓自今
环翠区天东北台来香山之阳居住,北有香水泉。150户。
城北 清乾隆后,时、陈、王、毕等姓来文城东北建24处山庵,称小北山。1981年易今名。192户。
藕湾2村 明末,
张姓和
董姓分别于文城东、西之藕湾畔居住,均称藕湾。建
国后分别称东藕湾(85户),西藕湾(205户)。
西汤后 清光绪五年,
朱姓由文城西关来建朱家庄。建国后,以位马家汤后之西而易名。98户。
宅库 明后期,
纪姓自石岭来居,北为沼泽,西有水窟,称泽窟,演为宅库。171户。
马家汤后 明中期,
马姓由
扶风县来七里汤之北建村。109户。
北 清
康熙五十五年,丛姓由北宫南街来草夼之北建村。108户。
七里汤 明初,
高姓自海阳徽村来七里汤立村。312户。
城西 明中期,
于姓由今乳山县孤山来文城西侧厢儿于家。1940年后易今名。460户。
西龙格 明弘治时,
刘姓自文城鸭湾街来居,近五龙庙、五龙湾,称龙格庄。建后称今名。269户。
西南庄 清康熙时,刘姓由今文山来文城西南立村。80户。
西楼
景泰时,
通政使司右通政陈诚于文城西建楼居住。1961年春由西龙格分出自治。360户。
北宫 金时,著名道人
王处一于城内北隅建
天宝宫,称北宫。明天顺时,丛姓来居。1961年自治。204户。
生产 明初,刘姓自牟平城来鸭湾畔居住,1944年8月,称生产里,翌年春易今名。576户。
河北省 1944年,于城内
护城河之北设文化里、繁荣里,翌年合并一村。786户。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原为文城东关。1944年设光明里、建国里,翌年合并一村,以东临文山而得名。620户。
峰西
明朝以前,杨、毕等姓来建杨家疃、春场、毕家林等村,属坊厢东南隅。1944年划作抗战里、经建里,翌年合并一村,以居峰山西南而得名。958户。
峰南 金时,
夏姓于峰山南麓建夏家庄。明万历时,随南村改名北凉水湾。民国初,称今名。245户。
凉水湾 明万历时,丛姓自河格庄来文城之东建东疃。后以村西南之凉水湾名村。又名南凉水湾。370户。
七里河 明初,
崔姓自崔家口来文城东7里、河北岸立村。78户。
五里头2村 明初,
王姓自今荣成十王坟、
曹姓由云南青马岭来文城东5里居住,分别称大五里头(200户),小五里头(152户)。
城东埠后 明天启时,
梁姓来土岭之北居住,称埠后。1981年更今名。85户。
梁格3村 明末,
鞠姓来建鞠家庄,谐音演作渠格庄。
清代,形成赵家疃、何家疃、于家疃。建国后分别称中渠格(107户),东渠格(63户)和西渠格(118户)。
松坡 清初,刘松坡由文城来居,渐成村落。84户。
泊子 明中期,
陶姓自今乳山县大陶家来河湾平泊立村。227户。
汤南 明末,丛姓于七里汤之南立村。214户。
马家庵 清
乾隆时,
马姓自马家汤后来豹山之北建庵。67户。
宋家沟 明末,
宋姓由宋村来黄泥沟北居住。296户。
苏家河
元朝,
苏姓濒河建村。建国后
石家庄市并入。238户。
城南 明初,
于姓来沟夼立村,称于家沟。
万历八年,建窑烧砖改建文城
城垣,称窑夼。1981年易今名。126户。
五里顶后 明末,
董姓来双顶山北麓、距文城5里立村。71户。
五里庄 明末,
张姓由高村来建瓦屋庄,傍沟渠,亦称张家沟;
清代,
刘姓西建刘家庄;清末,于姓南建于家沟。1958年合称刘家庄。1981年以距文城5里易名。94户。
磨山2村 清康熙时,
王姓来磨山西麓立村,后刘姓于村北立村,分别称大、小磨山。1941年改称南磨山(70户),北磨山(86户)。
孙家卧龙 明初,
孙姓由孙家来居,濒河倚山,地势低洼隐蔽。22户。
潘家夼2村
明朝,
潘姓在草夼沼泽之北建潘家夼。清康熙时,
姜姓于村南建村。遂分别称南潘家夼(107户),北潘家夼(125户)。
十里头 明初,
于姓由马山前来文城东10里开店,称十里店。清中期,称十里庄。清末称今名。202户。
西寨 元朝,
阎姓、胡姓来县城西古营寨遗址立村。236户。
麦疃后 明初,
迟姓来温泉墨汤之北立村。泉涸,谐音称今名。340户。
八里张家 明初,
张姓自云南来居,距文城8里。212户。
小嵛岭 清光绪时,
王姓来建王家庄。后以村北小嵛岭称村。83户。
孙家西山
清代,
孙姓由孙家埠来通往文城的大路之西、庙山东麓立村。159户。
帽埠(正文第30页)明嘉靖时,王姓自文城来帽形土(同上)之阳居住,称帽阳(同上)。清初易今名。245户。
歇马坑2村 明初,
隋姓自栖霞蛇窝泊,明末,
贺姓由今
牟平区姜格庄,来文城南居住,称城南。清中期,每年去三里庙行马会者必于村南石坑歇马,遂称东、西歇马坑,简称
东坑镇(96户),西坑(125户)。
架子山 清初,
毕姓由今
荣成市柳树底下来
笔架山北麓立村。200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