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城
日本京都市下辖城
二条城,又称二条御所,位于日本京都,是日本京都的一座城堡。
二条城始建于1603年,其为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在京都的官邸,象征将军权力高于日本天皇。其以俯瞰邻近皇居的样式,展现将军权力与财富。因有双重护城河、高墙和各种瞭望塔等保护设施,二条城从未遭受攻击。
二条城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00米,并挖有壕沟,主要建筑包括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其中,“二之丸”包括五座通过顶盖廊道相连的建筑。御殿的入口由唐门象征,殿内墙壁和隔门上画有狩野派画家的名画,二之丸庭园是由日本建筑家小堀政一所设计,是一座日式庭园。
历史沿革
永禄十二年(1569),织田信长足利义昭的居处开始兴建二条城。天正元年(1573),信长流放义昭后烧毁了这座城,然后在其它地方另筑二条御所,并将之献给城仁亲王。天正十年(1582),本能寺事变爆发。信长长子信忠在二条御所放火自刃。关原之战后,得到天下的家康在京都会见丰臣秀赖时重新修筑。二条城筑城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德川的族人及武将在造访京都时,有个休憩的寓所。
城内最大的建筑群——二之丸御殿于1603年完工,而后,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再将本丸内的城域扩建。到了1867年,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大政奉还”于皇室朝廷,奉还的仪式就在二条城的二之丸御殿内。
二条城位于当时古城平安京的二条通尽头,城以街道名称命名,突出地立于四条街道的中央。二条城的城堡和宫殿建于1603年,是当时德川家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为保卫京都御所(皇宫)而修建,同时也为到京都拜访日本天皇时能够居住而建。后来的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丰臣秀吉所留下的伏见城中的几座建筑移建至此,并对其建筑物的内部进行了装饰。所见的二条城建筑,有着日本桃山时代的样式特色。京都二条城被鉴定为名胜古迹,占地27.5公顷,总建筑面积有7300平方米。其中的二之丸御殿等共有六栋建筑物被日本政府鉴定为国宝级文物,其中的二之丸庭园被鉴定为特别名胜地;包括东大手门等在内的二十二栋建筑被鉴定为重点文物。
二条城见证了德川家的荣枯兴衰,是日本历史朝代的移转之地,里面值得一探的建筑文物相当多,例如二之丸御殿,小堀远州设计的二之丸庭园,以及由京都御所的旧桂宫御殿移筑而来的本丸等。
文化
建筑特色
建筑格局
二条城由石墙和护城河环绕,在城内建有本丸御殿、二丸御殿、唐门、黑书院、白书院、内宅(院)、位于城堡一角的天守阁及其它附属建筑。本丸御殿和二之丸御殿为二条城的主要建筑,处于二条城空间的构图中心。
其中的二之丸庭院为一回游式水庭院,水面曲回、泉流清澈,水池沿岸布置有湖石,形态豪华、搭配合度,水庭之中建有三座小岛,并在水池的中央布置了三段式的叠瀑。
水庭的周边植有高低错落、组合有致的各类树木和植物,水面、植物和湖石等相映成趣,庭院风格相对粗放,但是对于某些局部的水石和植物的处理和安排又细腻和严谨。二之丸御殿的宫室建筑很大,园林内绿化率也很高。御殿建筑的样式富有特色,殿内墙壁和隔门上绘有幕府的皇家著名画家狩野一门的画作,其中《鹰立松树图》、《守望八方雄狮图》皆为狩野派的名作。
主要特色
二条城各宫殿建筑的内部装修、装饰和细部构造等精细、奢华。屋檐和封檐板上镶嵌有纯金箔片作为点缀,运用的金色与深色的建筑木构件。建筑传统的积淀和装饰的运用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自然程序,江户时代的金色随处可见。
二之丸御殿里共有远侍、式台、大广间、苏铁之间、黑书院、白书院等六个隔间。串联各隔间的纸门画多是“狩野探幽”及其门徒所绘制的。二条城也因而俨然成了“狩野派”日本画的史料馆。
二条城有东西约500米,南北400米的围墙,并挖有壕沟。走廊铺的地板走上去会有黄莺般的叫声,以防外人入侵。1867年,德川庆喜在此行大政奉还,将统治权交还给日本天皇。现存的二之丸御殿是六栋大书院式建筑。而中式屏风上的彩绘则是出自狩野一门的手笔。本丸御殿在天明时期的大火中烧毁。现存的建筑是从京都御所的桂宫御殿迁移来的。
二条城一向以樱花种类丰富见称,是京都首屈一指的赏樱胜地。
二条城是幕府将军在平安京的行辕。内设豪华的房间,房间里挂满了绘画作品,画上镀有金箔。
前门之后是一系列会见室。内部的大殿是幕府将军接待高级官员的。二之丸御殿走廊的地板,在人行走时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声音。这是因为锔子与打入支撑地板的横木上的钉子相摩擦发出的声音。行走时发出声音常被误解为是为了通知有人入侵。(摘自官方导游手册)
历史事件
一是1611年的德川家康会见丰臣秀赖,这次二条城的会面表面上说是爷爷和孙 女婿的首次会面,但实际上代表了丰臣家从此臣服于德川家,名义上和实际上的天下人从此不再是丰臣秀赖。
二是德川家光邀请后水尾天皇造访二条城事件。本来日本历史上只有作为臣子去见君主的惯例,但德川家光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凌驾于日本天皇之上,提出要天皇到江户城拜访将军。虽然后来改成了天皇出巡二条城,但由于二条城是将军在京都的行宫,后水尾出巡二条城也象征着天皇朝廷彻底向武家政权屈服。
三是1867年的大政奉还仪式。此时的江户幕府已完全丧失人心且被维新派军队击败,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向天皇交还政权,辞去被德川家世袭了十五代的征夷大将军职位。德川庆喜向明治政府交还政权的仪式就在二条城的二之丸进行。历史往往就是这样讽刺,德川家康当年在二条城接受丰臣家臣服的时候应该想不到他的子孙也是在这里交出政权吧!
交通
地铁
搭乘地铁东西线至“二条城前”站下车即到。
巴士
从JR京都火车站可搭乘市营巴士9、50、101路至“二条城前”站下车即到。
从阪急乌丸站可搭乘市营巴士12、101路至“二条城前”站下车即到。
旅游
二之丸
穿过二条城的大门,秀辉直奔被誉为日本国宝的二之丸御殿。二之丸采用了唐门风格的装修,散发着深厚的盛唐文化气息,在江户时代是最豪华气派的装修了。二之丸里面设有若干个房间,其中最大称为“远侍之间”,面积据说有1046.1平方米,分为一之间、二之间、三之间、若松之间和敕使之间,是各地大名藩主和朝廷敕使等候征夷大将军(日本的实权者,对外称“日本国王”或“日本国大君”)接见的场所。二之间的屏风画着猛虎和豹,象征着将军家的威武;敕使之间是将军接见日本天皇朝廷使者的地方,朝廷的敕使坐在上座,将军坐在下座,以示名义上的君臣之礼。但实际上,当时的天皇朝廷只是一个摆设,职责是研究知识学问,根本无权干预政治,甚至连对外的国王头衔也没有。在明朝和朝鲜日本的国书中,中、朝所称的日本国王其实是征夷大将军,而不是当时日本国内名义上最高无上的天皇。由于权势和财富的悬殊,二条城的建筑其实比皇居还要豪华气派。
白书院
二之丸内还有供各地大名向将军家献上礼物的式台之间和黑书院、白书院。黑书院是将军和亲藩大名、谱代大名会见的场所,面积比大广间小,但装修别致,是将军会见心腹诸侯的场所;白书院是将军的起居间和卧室,内部的装修和黑书院不同,主要以一些山水水墨画
本丸御殿
二条城的中心建筑称为“本丸御殿”,在二条城创建之初,本丸御殿的规模不亚于二之丸,是一座五层的天守阁建筑。可惜因为1750年那场雷暴,本丸御殿在遭遇雷击后被大火烧毁。后来幕府虽重建本丸御殿,但因为二条城是作为幕府在京都的代表故而在明治维新时遭拆毁。现在看到的本丸,规模已不如二之丸了。
二之丸庭园
将军家的气派还表现在二条城的庭园上。一座二条城但是庭园就有三个,包括最出名的二之丸庭园、本丸庭园、清流园。庭园的设计是中国式的设计,可见明朝时代中国文化依然深重地影响着日本中央政权。
二条城内的樱之园可以看到樱花中的王者——八重樱花,历来是最最负盛名的赏樱圣地。可惜秀辉去的不是时候,无缘一睹樱花之王的雄姿,未免有些遗憾!
文物保护
二条城的整体都得到了极妥善的保护,于近处观察其城墙、护、各个建筑和庭园的细部,就不难体会所采取的保存方法的细致。建筑物的室内干净整洁,木质材料和绘画都被养护得一尘不染。每一组构件,每一处木,每一块金饰片都反映出那里所运用的细腻的匠心和认真的手法,对所有文物建筑和环境所进行的呵护与保养可谓是煞费苦心、一丝不苟。
古建筑及其环境的传统性在这里得到了最佳的维护和延续。二条城内部环境当中的各类元素全部保存着原始的材料、肌理和构造状态,不容有任何的改变,必要的维修工作也尽可能地做到保持其原质、原型、原色的做法,完全实现了“真实而准确”保留的目的。在城内院落里的地坪上,依旧按照古城最初所采用的方式,在上面散铺着大片细碎的白色沙砾。
二条城的外部空间控制较为完善。虽然古城处于平安京城市的一侧,在其旁边也有不少现代建筑物,但是对其周边建筑的高度加以控制,一般只有三到五层,而且对于新建筑的体量、色彩和建设规模的控制极为严格而周全,同时又规定二条城保护范围外部建设的建筑物与二条城之间设置了道路和绿化带,使得古迹和新建筑之间保持着较大的间距。因此,处在二条城内的任何一个位置上都不会有外部的建筑物进入视线,从而避免了外界对古城内部的干扰。当人们跨过护城河,走进二条城城门的那一瞬间,就会将外部所有的世俗思维、现代建筑和空间形式等完全排除掉了,而只能够感觉到站在这里,空间和时间都已被历史拉向昔日的远方。
现在,二条城的那些结构已经成为具象的史诗,其建筑物上面所装点着的金色也恰恰是昔日传统的一种反射,它们作为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结晶,值得保存和维护它们的人为之骄傲。
实用信息
门票
成人600日元,初中生、高中生350日元,小学生200日元,小学生以下免费。
开放时间
8:45-17:00(16:00停止入场),其中二之丸御殿9:00-16:00。休息日为12月26日-次年1月4日以及12月、1月、7月、8月的每周二(若周二为节假日则改为周三休息)。
参考资料
二条城 二条城.日本旅游局.2024-02-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文化
交通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