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满有(1893年-1959年),男,陕西横山人。1928年,逃荒至延安务农。1935年,参加游击队。在大生产运动中,因开荒打粮成绩显著,曾是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中共政权树立的大生产运动的典型。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号召全体边区农民开展“吴满有运动”“向吴满有看齐”,大力开荒生产,提出了“吴满有方向”。农业上的“吴满有方向”与工业上的“开展赵占魁运动”一起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1947年4月至1948年4月,胡宗南部队占领延安,与解放军在陕北地区征战年余。在此期间,国民党意外地俘虏了吴满有,迫使他投降。吴满有被逼替国民党写自白书,在南京记者会上公开认错,支持蒋介石。从此,这位被塑造成完美形象的劳动模范消失。
人物生平
1928年因逃避灾荒,移居
延安市柳林吴家枣园。1934年土地革命后分得一座荒山。因善于经营、吃苦耐劳而致富。1941年在缴纳公粮后还有一半盈余,并购买了不少公债,引起注意。
1942年4月30日,延安《
解放日报》刊登了人物通讯《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影响群众积极春耕》(作者
莫艾),全面报道了吴满有的先进事迹,得到朱德的称赞。他被命名为全边区的“劳动英雄”。1943年1月1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作者为李锐,李因此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号召全体边区农民开展“吴满有运动”,“向吴满有看齐”,大力开荒生产,提出了“吴满有方向”。因为当时吴“雇有两个长工和一个拦羊娃,农忙时还雇短工”,已经属于富裕农民。这篇社论曾经受到质疑,指“吴满有方向”是富农方向。但受到高层肯定,吴也被视为值得提倡的当时“先富起来”的农民(新富农)的代表。农业上的“吴满有方向”与工业上的“开展赵占魁运动”一起成为“
延安精神”的象征。
1943年
春节后,《解放日报》又发表吴满有给毛泽东的一封信,提出要为毛泽东代耕(当时边区政府所有人都有耕地或者织布任务),因此成为毛泽东的座上客。同年2月24日后(一说同年8月边区庆祝军民大生产胜利庆功大会上),又应战
安塞区劳动英雄杨朝臣,展开劳动竞赛。此事引起中央高层和边区政府高度重视。朱德电令全边区部队积极响应竞赛倡议。林伯渠、李鼎铭联名发出指示,要求开展生产大竞赛。吴满有因此在边区成为妇孺皆知的人物,担任过边区参议员、延安南枣园乡乡长等职务。
他的名字在《毛选》、《邓选》中被多次提及,还写入了中共中央文件。边区农业战线的“吴满有运动”和工业战线的“赵占魁运动”,使两人成为大生产运动的两面旗帜。吴满有是毛泽东的座上宾,毛亲笔为他题词:“天下有名".
1946年春节后,毛岸英从
苏联回国后,毛泽东特意指定吴满有担任毛岸英的农业大学老师,让后者跟随吴学习种地。
1947年青化砭大捷后的祝捷大会上,吴满有自愿加入解放军后勤部门,任王震任司令员的二纵民运部副部长。1948年5月8日在宝鸡战斗中被俘,是俘虏中级别最高的干部,被押解到南京。同年7月20日他在中央社和电台广播中发表了叛变声明。(注:此处有争议,另一种说法认为吴满有并没有叛变)1949年,吴满有返回
延安市。同年10月,被开除党籍。几个月后,举家迁回老家横山。1959年因病去世。
2006年吴的侄子
吴凌云筹资修复了毛岸英拜师学农时居住的旧居。
人物事件
成名背景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思维
据史料记载,吴满有为陕西横山人,1928年来到延安,住在延安城南
柳林镇吴家棘园,因擅于农耕和经营,逐渐致富。他响应边区政府各项政策,积极购买公债。简单地说,吴满有的才干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勤奋苦干,从实际工作中累积生产知识,有效提高生产力;二是对经济与政治的关联十分敏锐,善于营造有利于生产致富的外在环境,这意味着他不仅能配合政府的
经济政策,还能缔造政策的实践典范。这两种才干经与“大生产运动”结合,让吴满有成为
延安市家喻户晓的人物。
1942年,为了对抗
中国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决边区严重粮荒问题,边区政府发起了“大生产运动”,边区军民积极投入大生产活动,为实现自给自足而努力。这段时期的农村政策体现了毛泽东务实灵活的思想。其重点是,既然生产为首要任务,那么生产就应置于分配之前。应同意农民保留生产所得的财富,以奖励其生产意愿。这种富民政策等于是同意让“一部分人先富来起”,在生产技能以及财富创造上起带头作用。更深一层看,这项政策等于是承认物质刺激对于生产的正面意义;哲学上来说,就是确认人性对财富的自然渴望。这项命题在今天已被视为理所当然,可是对于当时提倡牺牲生命以实现大公无私社会的共产党人而言,却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心灵挣扎,并延伸为激烈无情的路线斗争。尤其在艰困的革命岁月中,为了将最小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人人抱着献身的精神,过着极其简单的物质生活,实行的是一种军事共产主义。任何人经由生产将财富据为己有,显然与革命道德格格不入。
革命情境中的典型人物
作为革命实践者的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是他从江西苏区时代就提出的一贯主张,当时曾遭到批判,一直到延安时期才能充分实现。其政策精髓在于,尽管在分田政策中对地主仍进行清算斗争,但不杀害对方;相反,对于积极配合,进而加入劳动队伍的地主给予鼓励。至于生产绩效高的富农,不仅同意其保留财富,,甚至树为典型,发展入党,提拔为干部。种种鼓励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能。实践证明,
陕北地区的农村建设不仅刺激了生产,也团结了人心,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非常成功。
吴满有的典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树立起来的。毛泽东在几次公开谈话中,高度肯定吴满有,要求向吴满有看齐,创造更多的吴满有。《
解放日报》对吴满有的事迹作了长篇报道,同时发表社论。诗人
艾青则创作了长诗《吴满有》,边区还生产了“吴满有牌”香烟,拍了吴满有的电影……种种歌颂和宣传,将吴满有推向高峰。此时的吴满有,已远远超出一个富裕农民的角色,而是
延安大生产运动的某种象征。与其说是吴满有主动选择当“超级明星”,毋宁说是为了革命的社会情境而形塑的结果。这一情境透过报道、公开表扬、诗歌、美术、戏剧、电影、口传等形式,使得一个个神话般的典型描绘凝结成的坚定信仰,充满了目标感与幸福感。其实,就吴满有本身而言,还牵涉到一个更深的问题,即自私的物质刺激与无私的精神奉献如何有机地结合,成为创造幸福社会的动力。
1948年9月,被幽禁的吴满有,吸一口香烟,表情默然,
延安市风光的日子恍如隔世。
对中国人而言,这并非学术的课题,而是1949年后痛苦的摸索与实验,涉及了千千万万人的青春与身家性命。最极端的时候,富裕被当成罪恶,饥饿被说成快乐。直到邓小平推动
改革开放后,延安时期曾有过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务实思想才又卷土重来,并实现了新的成就。
被俘
另一方面,尽管延安时期的农村经济建立在务实的思想上,但它毕竟只是革命的手段,并非革命的目的。作为成功的农业经营者,吴满有被宣传的重点,并不在于他替自己谋福利的本事,而更在于他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热爱
社会主义的革命道德。联系上乌托邦情境,洋溢着幸福感,令人神往。这是真实的吴满有,还是革命者想像的吴满有呢?胡宗南部进入延安后,吴满有参加了解放军,并被任命为二纵民运部副部长,随军转战年余,不料在1948年5月
陇东战役后遭
中国国民党俘虏。后经由其他战俘指认,国民党确认这名战俘就是在延安红极一时的吴满有,如获至宝,立刻押送南京。
在监狱里的表现
第一种说法:到了9月间,吴满有与另一名在1946年6月中原突围中被俘的杨经曲(曾任新四军5师15旅旅长等职),一起被安排参加了由南京国防部安排召开的记者会。吴满有在会上表示“痛改前非”,对自己的过去“深怀悔意”,今后将支持政府,追随蒋总统。吴满有还被安排到中央广播电台作了公开谈话。
第二种说法:1995年当年在延安《
解放日报》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的执笔人、
武汉大学校友李锐公开撰文,认为吴满有并没有投敌,这个被历史的尘埃封存许久的昔日明星,才再度跃回人们的视野。中共党史专家、毛泽东研究专家李锐指出,
中国国民党在广播时做了手脚:“自己是吴满有,共产党对穷人好。”吴满有刚说出第一句话,就被一个姓吕的国民党军官一把将他推开,由青训第一大队训育干事汪铿清代讲,因为汪是陕北人。此时,坐在旁边的就是杨经曲。吴满有给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捎话:“如果听到广播的话,那是假的,不是自己本人。”1949年国民党在撤退之前,释放了吴满有和杨经曲。1950年3月吴满有回到
宝塔区柳林乡家乡,一提起被俘后的事就以泪洗面地说:“不能提,冤枉事一肚子装着。算了,不提了。”延安县委组织部召集柳林乡党员大会,宣布开除吴满有党籍。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成立高级社时,柳林乡七个村就吴满有一个人不入社,他一个人在山头放着羊。吴满有曾三次给党中央写信申诉自己的冤屈,但均无回音。1959年3月,66岁的吴满有含冤去世。
后世纪念
相关文艺作品
艾青长诗《吴满有》解放区第一部故事影片《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
人物评价
事实上,1948年国军已节节败退。吴满有被俘时,占领延安一年的胡宗南部,已被迫撤出了延安。而吴满有发表屈辱性的“自白”时,解放军已在孟良崮击毙国军整编第74师师长
张灵甫,在
洛阳市俘虏国军第206师师长
邱行湘,在陇东击毙国军第76师师长
徐保,在
临汾市俘虏了国军第6集团军副司令
梁培璜,在襄阳俘虏国军第15
绥靖区司令
康泽,在济南俘虏国军第二绥靖区司令
王耀武……至于其他被俘或自动来归的国军旅级军官更是不计其数。相反地,
中国国民党只能举出寥寥数名被俘
旅团级的共军干部,他们大多不是因部队被歼而遭俘,而是在转移中因故跟不上队伍而落入敌人之手的。国共双方战俘军阶和人数的悬殊对比,反映的自然是战局的现状与大势。吴满有投降时,三大战役已开打在即,国军精锐顷刻尽失。当然,这些早已是今天的历史常识了。 因此,吴满有的被俘和自白,对于
国共内战既无实质亦无象征作用。不过,这件事仍在许多人心中勾起了巨大的伤感,因为他是延安革命圣地的重要象征,为何没有革命者理所当然的表现,例如宁死不降,从容就义呢?然而,或许这盆冷水可以让后人稍微清醒一些。事实上,只要虚心面对历史,查阅多方数据,就可清楚发现一个事实。
胡宗南部进入延安之后,,过去曾多次被表彰的参议员、劳动英雄等人士,应
中国国民党的要求公开讲几句应景话者,并不在少数。这些人物的姓名、照片、谈话,都刊登在当年的主要报刊上。胡宗南在接受《
大公报》记者
周榆瑞专访时说:“本地共产党员对他们很好的。”他的统治方略是运用边区原有社会治理架构来管理地方事务,原来共产党所表彰的地方模范,一旦转变立场,自然也就成为胡宗南掌控和称许的地方模范。而且在占领延安一年内,胡宗南并不刻意去追查过去的事,所以这个架构也没有出大问题。严格说来,这跟毛泽东十三年前初抵延安时的社会治理思维十分相似,即尽量不更动本地的社会结构,以安抚人心,团结地方。历史上,中国执政者在权力更替时面对地方治理问题,有着相似的表现与智慧,这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部分。
六十年后重现的珍贵影像
这里不妨做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现实假设。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有生产技能和生意头脑的中国人先富起来,一些更聪明的人掌握了大趋势,不仅创办名牌,也配合政府政策,捐助社会公益,支持各种爱国主义活动。然而,来自
延安市时期的吴满有注定只能留在那个时期,忠于那个时代的脚本,所以一旦真实的他现身时,就难免勾起了过多的叹息。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吴满有的故事津津乐道,不断努力地挖掘关于他的材料。唯一的缺憾是,吴满有的照片却几乎一张都没有了。原因是,过去延安经常可见的吴满有的照片,
中国国民党来时清过了一遍。随着吴满有的投降,共产党回延安后又再清一遍,以至于曾经名满天下的吴满有,其形象竟消失得无影无踪。1949年后,吴满有回到
延安市,于1959年抑郁而终。关于他最后的生命旅程,似乎没有留下正式的纪录,一切只剩下“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