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腿斑秧鸡(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Rallina fasciata)是
鹤形目秧鸡科斑秧鸡属的鸟类,小型涉禽,全长约23厘米,嘴较短,远短于中趾,中趾短于跗。翅圆,第3 枚初级飞羽最长。头顶、颈项、背和内侧飞羽棕褐色,具白色横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也具白色横斑。喉白色,胸棕褐色,下胸和腹以下黑色,有白色粗横斑。嘴浅黑色,基部红色。脚亮红色。出现于稻田,水源和河流等处。习性与其他
秧鸡相似,性羞怯、隐蔽,不易发现。分布于缅甸南部、
菲律宾群岛及
印度尼西亚等地。
外形特征
红腿斑秧鸡成鸟两性相似。属中小型涉禽,头小,喙细长,腿和趾都长。头、颈、胸深栗色,头顶较暗;颏、喉稍淡;其余上体,包括肩和最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或暗绿褐色,翅覆羽黑色,具宽阔的白色横斑;飞羽暗褐色,内外侧均具白色横斑;腹具宽阔的白色和黑色相间排列的横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细的白色横斑。
雌鸟的头、颈红褐色更多。上体包括肩和最内侧次级飞羽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翅覆羽栗褐色有白色斑点,到大覆羽时白色斑点逐渐变为黑宽和白细的短纹。飞羽暗褐色,内外均具白色短纹。头、颈和上胸栗红色,喉淡栗色,下胸至腹以及两胁有
黑白相间排列的横纹,其白色横纹较粗,与
红胸田鸡较细的白色横纹且仅在腹部有所不同。尾下覆羽黑色,有细的白色横纹。
幼鸟头、颈和胸褐色,翅覆羽的斑纹不清晰;下体黄白色,黑色横纹不明显。
虹膜深红色或血红色。嘴黑色,基部较淡,尖端带有绿色或铅灰色。腿和脚红色,爪石板灰色或角蓝色。幼鸟的腿和脚为黄褐色。
颈长,喙长,腿长,胫的下部裸露,蹼不发达,后趾细小,着生的位置较高;翼圆而短;尾短,无真正的囊;鸣管由
气管与
支气管的一部分构成;有的种类气管发达,能在
胸骨和胸肌间构成复杂的卷曲,有利于发声共鸣。早成鸟。
大小量度:体重
雄性80-180克,
雌性75-110克;体长雄性220-250毫米,雌性200-230毫米;嘴峰雄性20-22毫米,雌性18-20毫米;翅雄性110-131毫米,雌性100-118毫米;尾雄性48-54毫米,雌性40-50毫米;跗雄性34-38毫米,雌性32-36毫米。
(注:红腿斑秧鸡图册网址)
栖息环境
红腿斑秧鸡栖息于开阔平原湿地,河谷灌丛,以及茂密的森林中。也出现于海滨灌丛和农田地带、芦苇沼泽地、稻田、芋田以及河流、水边的
灌木丛和林间湿地。在
菲律宾也可生活在开阔的山坡和
白茅草地,在印度
阿萨姆邦可生活在最密的森林中,在缅甸有时可栖息在村庄周围的灌丛和草地中。
一般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但在迁飞时可高达海拔1400米。
生活习性
分布区内有
留鸟也有候鸟,在分布区的南部越冬。
泰国为留鸟,菲律宾可能为留鸟。
马来西亚为留鸟和部分候鸟,10-12月和4-5月迁飞,在
马六甲海峡上的岛屿和灯塔上经过。
西加里曼丹大部分为留鸟。印度尼西尼的
大巽他群岛为留鸟,冬季因有从
亚洲大陆飞来越冬的候鸟而数量增多。中国台湾、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帕劳群岛和澳洲西部(7月)见到迷鸟。红腿斑秧鸡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在中国仅见于台湾,应属偶见迷鸟。
常在河岸、湖边高草丛和灌丛中活动。善于藏匿,白天多躲藏在草丛或灌丛中,早晨、黄昏和夜晚出来活动,并且经常鸣叫,叫声清脆洪亮,很远都能听见,鸣叫时常常向前伸长脖子并且左右来回摆动。在地面上奔跑时迅速而敏捷,所以常常通过疾速奔跑来逃避敌害。在危急时和通过开阔的水面时也能飞翔,但飞翔的速度不快,两个翅膀煽动缓慢,常常飞不了多远又迅速落入草丛中。由于脚长,又有很长的脚趾,所以在湿地上行走十分方便,但在起飞和飞翔的时候,两条长长的腿只好悬垂在下面。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性机警,遇有惊动时多在地上奔跑,有时也披惊飞从地上冲出来,停息于树上。
叫声:繁殖季节于晨昏发出一连串响亮的鼻音pek,音程间隔半秒;也作缓慢的降调颤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向东到缅甸南部、
泰国、
越南南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马来西亚、
文莱、
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和
菲律宾,向南可到印度尼西亚的
苏门答腊岛和
弗洛勒斯岛,不规则地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大小他群岛和
马鲁古群岛,偶见于
澳大利亚。偶见于中国台湾的
兰屿岛和
云林县。
旅鸟:澳大利亚、帕劳。
繁殖方式
繁殖期各地不同,缅甸8-9月,
西加里曼丹4月,印度尼西亚3月。单配制,繁殖季节有领域性,营巢于远离水域的茂密森林中,置巢于在灌木或矮树上、林下草丛或灌丛中地上,巢由枯草和落叶构成,极为粗糙。每窝产卵3-6枚。卵呈卵圆形,
生石灰白色,有光泽,有时有少数模糊的暗红棕色斑点。卵的大小为29.8-34.1 mm×23.2-25.4 mm,两性孵卵。通常一天产卵一枚。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
亲鸟轮流承担,孵化期19-20天。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红腿斑秧鸡在中国仅见于台湾省,为偶见迷鸟。1929年6月曾于
兰屿岛见到一只;1988年12月于云带
浊水溪再次见到3只,为稀少种类,需要严加保护。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该鸟属中澳保护候鸟协定中受保护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