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汉(1882年一1949年),一名杨天生,字青云,甘肃
皋兰县西岔乡阳面窑村人。先生幼年就读私塾,190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是
清朝翰林
刘尔炘先生。1911年毕业后又考入陕西
西北大学。1913年赴
日本留学,归国后从事甘肃教育事业。先生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乐善好施,从不趋炎附势,尤重乡梓深情。他的许多事迹至今在家乡传为佳话。
人物生平
赴日本留学
1913年,
甘肃省选派皋兰县的杨清汉和
金塔县的赵子俊二名学生,启程赴日本留学。年仅20岁的杨清汉,先在
法政大学学习。两年后转入
明治大学专攻法学。学习四年毕业后被授予法学
学士。在六年的留日生活中,先生除勤奋学习、攻读法学外,还时刻关心着祖国和家乡的形势。鉴于当时甘肃留日学生太少,先生曾多次致函甘肃
总督张广建,恳求增派甘肃留日学生。最后张批准先生恳求,增派甘肃籍留日学生六名,前往
日本留学。先生被举为留日学生的经理员,负责学生会的日常事务。学成归来后,
甘肃省总督对归来的学子十分器重,在辕上扎起彩门,安排酒宴款待,热烈欢迎。
留学期间,杨清汉先生参加了
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他十分崇拜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信仰
三民主义,在日本即加入了同盟会,并组织甘肃籍留日学生在
日比谷公园聆听
黄兴的演讲,还和黄兴、
孙科等合影留念。可惜此照片在十年“文革”动乱中被红卫兵和造反派抄家遗失。
学成回国
1919年,杨清汉从
日本学成回国时,年轻气盛、踌躇满志,想施展自己的抱负。但归国后事与愿违,遇到的正是军阀混战、各霸一方、时局不稳、民不聊生的局面。先生所学法学专业无所实施,只好从事教育事业,谋求教育救国。从归国后的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十多年间,他历任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员兼教务主任、
兰州大学教授、甘肃大学教授,并任教务主任和训育长等职。先生在任教期间,以博学多闻、治学严谨、乐育英才而著称。在长达十八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自甘清苦、笔耕舌织,为消息闭塞、文教落后的乡邦古土培育了大批人才,堪称桃李遍天下。先生为人耿直,自律清廉,他所撰书的一副“两袖清风人不信,一身辛苦我独知”的楹联,就是自我剖白的真实写照。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他所追求的
三民主义无法实现,加之和
国民政府派来
甘肃省教育界的新派人物
田昆山、骆力学等政见不和,他所信奉的教育救国的理想也破灭了,于是在1937年愤然辞职归乡。
半治学半隐居
1937年辞职回到阳面窑后,杨清汉过起了半治学半隐居的生活。出户时操心一些家务农活,领略田园风光,吸着新鲜空气,一手拿着水烟袋,一手提着火绳,抽着水烟与乡亲们拉家长,嘘寒问暖,很是逍遥。在家时,写诗作文,著述立说,抄写佛经,钻研学问。当年
吕振羽先生交厚的陈伯辅先生和
魏振皆先生说:“清汉老兄,有真才实学,他不但诗文写得好,而且书法也好。尤其品德清高,和一般人不一样,和一般人不可比”。先生认为家乡的田园生活与自己的思想是相吻合的,曾写道:“离群宿居、离乡背井、意见不合、辞职归家。三碗饭,两颗蛋,足够我饱”。1937年,曾与先生交厚的留日同学
贺耀祖出任
甘肃省政府主席,贺将先生接到官邸叙旧,并要他去
酒泉市当县长,被先生婉言谢绝了,后来贺又要他当省图书馆馆长,他也坚辞未就。
发展水利
皋兰县十年九旱,尤其
马鬃山一带更干旱,干旱经常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和生命。杨清汉先生有远见卓识,悟出只有发展水利,才能改变家乡十年九旱的面貌。为解决干旱,他自作尝试,花费
银元400元,从安宁堡水挂庄(现
安宁区所辖)请来高级木匠,打井制作木轮提水工具(俗称水挂子)两台,浇灌农田。当时有人讥笑说:“把个狗尿滩子(指劣地)还当水地发展呢”。先生则自信地说:“你不要看我的狗尿滩子,以后会变样子的”。先生非常自信,亲自动手,对所请修水车的匠工十分厚道,报酬加倍。经过认真的琢磨与推敲,换牲畜不停车,一昼夜可浇地一多(一垧合两亩五分),共发展水地四十多亩,在远近稍有名气。尤其是在大旱之年,人畜饮水困难的黑石川、董许庄、白崖川、马家湾等村,车拉驴驮水挂子上的水,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后来的天生泉、新生泉、百眼串井也是在“水挂子”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至今,群众把这一块地区还称为杨家园子。
生活琐事
先生辞职归里,群众敬而畏之,认为是留洋学生、大学问家、显要人物,多不敢接近。但先生平易近人、生活俭朴,喜欢和大家闲谈聊天,想多知道一些乡间和老百姓的事,群众也想从先生口中知道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先生对周围群众和蔼可亲,对自己的儿孙要求严格。在乎日生活和闲谈中,他以自己丰富的知识阅历结合遇到的人和事,用警句、格言、楹联、诗歌等形式,说服教育民众,有些话大家至今记忆犹新。
先生回归故乡十多年,抱着“和为贵”的思想,以自己的声望和法学知识,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如阳面窑魏家多年的土地纠纷,经他调解予以解决。尤其对阳面窑、岘子、白崖川每年耍社火常引起打架斗殴等情,先生亲自出面劝解,阻止了纠纷的再度发生。父老乡亲们称:先生对自家的事不多管,对大家的事管得好,是我们的“泥老爷”。
以读书笔墨为伴
除了应酬一般事务外,先生多以读书笔墨为伴。他撰有四本法学专著,手稿在“文革”中抄家失落,殊属可惜。先生亦擅长书法,曾与陇上书法大师
魏振皆结为忘年交,深为魏氏称道。其书法功底浑厚,瘦劲洒脱,墨迹流传于民间。墨迹现征集到的有《帝遣名花度一春》四屏真迹和《杨氏家谱序》《楞严经》抄本手稿等。先生晚年在家著书立说,写有不少作品。这些作品。连同他留日时在
日比谷公园欢迎
黄兴等人的珍贵留影及不少书籍,都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抄家时丢失。先生晚年在研究各种史书的同时,对佛学也很有研究,抄写了不少经文,如《楞严经》《华严经》等。先生跟年岁相当的老人聊天时,也讲一些佛经中的哲理,但从未见到先生有烧香拜佛的事。(
李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