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丙中,男,1962年生,
京山市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经先后在
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学习,先后在美国的
夏威夷大学和UC Berkeley做一年的访问学者。主要专著有《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研究的探索》、《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合著)、《民俗志》、《居住在文化空间里》等,主要论文有《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族际文化共享
学历
1988年9月~1991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民俗学博士
1986年9月~1988年7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文学硕士
1978年9月~1982年7月
湖北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1年2月~2002年7月 美国UC Berkeley访问学者
1996年8月至1997年8月在美国
夏威夷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3年8月起任职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办公室信息部部长(1998)
1991年10月~1993年9月 北京大学
社会学博士后
1982年8月~1986年7月任
湖北省京山一中教师
承担课题
1、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费孝通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重点规划课题"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课题组主要成员。
2、1993年7月至1995年10:本所课题"社会与发展研究",编辑《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研究的探索》(
北京大学出版社95年)、《
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
天津人民出版社95年)。
3、1994年1月至1996年12月:国家教委八五课题"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课题负责人。
4、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国家教委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四次青年教师研究基金项目"
改革开放与民族文化重构",课题负责人。
5、2001年9月至2004年8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对民间组织的治理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
学术成果
(一)著作
1、《居住在文化空间里》,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民间风俗志》(《
中华文化通志》百卷之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合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4、《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二)译著
1、《满族的社会组织》,
史禄国著,
商务印书馆1997年。
2、《反文化》(合译),英格著,桂冠出版公司1995年。
(三)论文
1、Gao Bingzhong, "The Rise of Associations in China and the Question of Their Legitimacy",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XXII, No. 1, Spring 2001.
2、"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载《
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1期。
3、"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载《
中国社会科学》, 2000年2期。
4、《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与朱苏力、
葛云松、
张守文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10月。
5、"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 载
马戎、
周星主编《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5月。
6、"青海土族社会文化调查报告",载马戎、潘乃谷、周星主编《
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7、"社会团体的兴起及其合法性问题", "非营利组织发展和
中原地区希望工程国际研讨会"(1999年10月北京)论文。
8、"民间文化和民间社会的兴起",载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28-35页。
9、"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族际文化共享",载
马戎、
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11月。
10、 "文化影响与文化重构",费孝通编《甘肃土人的婚姻》,
辽宁教育出版社社1998年。
11、"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
严复先生翻译名著丛刊:群学肄言》98年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98年5期转载。
12、"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
社会学研究》97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97年4期转载。
13、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会通",《
中国文化研究》96年4期。
14、"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96年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学》96年4期转载。
15、"
圣诞节与
中原地区的节日框架",载《民俗研究》1997年2期。
16、 "变革中的冲突与交融:中国文化发展的问题与路向",载
刘世定、
丁元竹主编《走向 21世纪的中国社会问题》,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1-264页。
17、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载《
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
18、"
东北地区满族的血缘组织--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户的演变",《
满族研究》96年1期。
19、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战略:文化整合还是文化平衡?"载《文化评论--中国当代文化战略》,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
20、 "现代化与时空设置的转型",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6期。
21、"民俗模式:民俗研究的操作单位及其属性",《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22、"新疆维汉民族交融诸因素的量化分析"(与吉平合作),载《中国边远地区开发研究》,
潘乃谷、
马戎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
23、"中国学者论民俗之'俗'",载《思想战线》1993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1993年第6期转载。
24、"文本和生活:民俗研究的两种学术取向",载《
民族文学研究》1993年第2期。
25、"英美学者论民俗之'俗'",载《思想战线》1992年第4期。
26、"生活世界:
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载《社会科学战线》1992年第3期。
27、"民俗生活: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载《民俗研究》1991年第3期。
学术言论
《从民间到公民——民俗学在其中的作用》
如果在现代学术领域没有民俗研究这一块,
中原地区从一个传统的帝国,以儒家经典或者士大夫的文化为认同标准的帝国,到一个现代国家,是转不过来的。这样最基本的一个概念就是“民间”。从
梁启超、
康有为等思想家、政治家的思考来看,有一段时间,他们主张说,我们这个国家是要变,但我们儒家传统,一个更极端的概念孔教、儒教,不能变。也就是我们要有一个根本,比如“国魂”等等,用这些定位
儒家、儒教。可是对后来
新文化运动的人来说,他们就是要否定这样一个东西,要有一个新的认同。因为如果没有新的认同的话,从一个传统帝国到现代国家,观念上没有办法转变过来。要不然,我们就彻底否定我们自己,就像一种极端的说法,比如陈独秀曾经说,这种政府对于人民的害还大于我们没有政府。但是真正在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思想空间上的转变是做不到的。因为有“民间”的认同,才有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认同的转变,这是说第一个“民间”概念在当初所起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是“人民”。这个“人民”的产生也缘于我们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比如我们用人民口头的创作,包括
延安市的一些文学运动,它所提炼推出的一个观念是,真正最有创造性的、最有创造力的,在我们这个民族是“人民”。那么“人民”的创造力体现在哪里呢?因为在原来的表述里面,“人民”是体力劳动者而且是吃力气饭的,不可能是一个创造者,不可能产生这种认知。只有通过民间文学,通过他们的这些作品才可以说,这个群体真正是一个创造者,真正具有创造性。“人民”这个概念作为我们立国的基础能够成立,
民俗学关于民间文学的研究在这里也起了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再往下一步就是“公民”。只有“公民”这个概念进来,才能说我们个人的价值观、群体的合作才有可能。这个时候的民俗学研究怎么跟这个概念联系起来呢?这是我们今天仍要讨论的问题。不是说我们民俗学的研究已经将这个今天作为立国基础的概念做好了,而是说“民间”、“人民”的概念在建立现代人民共和国中做出了不可缺少的贡献。今天我们民俗学要有一个新的机会,我们要为我们新的国家变换到一个新的认同、新的形象来做出我们的贡献,就是怎么样结合“公民”概念来做!
作品介绍
基本信息
《中国民俗概论》
作者:高丙中
ISBN:9787301080696
页码:3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10-1
印刷时间:2009-10-1
字 数:382000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建构“中国民俗”的概念来描述中国人的生活传统,具体从生产、工商、生活、社会组织、节庆、人生礼仪、游戏和观念等方面描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对于读者理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活传统,对于了解中国民俗的巨大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