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寿山
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的景点
齐寿山,国家AAA级景区,古名嶓冢山,又名寿丘、兑山、云台山崦嵫山,是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传说唐李渊诞生于此,故改名齐寿山,取“与天齐寿”之意。齐寿山位于中国天水市秦州区东南30千米处,海拔1958米,起点于秦岭主脉,呈东西走向。齐寿山北山诸水为渭河支流赤峪沟河,西山为西汉水之源,东山细流经李子乡入白家河汇入嘉陵江,有“齐寿山不大不小,压着三江河”的美称。
齐寿山历史悠久,《山海经》《纬书》《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秦州志》和近代的《甘肃通志》《天水县志》等史志中均有记载。相传位列“五方上帝之首”的黄帝就出生在齐寿山,故齐寿山有“轩辕故里”之称。屈原班固郦道元胡缵宗范振绪和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等多位古今名人都曾为齐寿山留下诗句翰墨。
齐寿山西南为山门梁,是沿川河及刘家河分水岭。山门梁东南延伸至娘娘坝村,山门梁向西为彭梯湾梁,是西汉水主干及南支流分水岭。山门梁向西南为小山梁,东侧为刘家河及黄河分水岭。小山梁西北为丁家梁,小山梁向南为烽火山,为西汉水支流南河发源地。烽火山西省南延伸至大门村。
轩辕传说
齐寿山因其山岭如冢,故有寿丘之异称。又名番冢山、兑山、崦嵫山云台山。虽不以高峻而闻名遐迩,却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声名远播。山以文名,亦以人名,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黄帝就诞生在这里,后逐渐强大,灭蚩尤,败炎帝,天下大治,文明大倡,完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的伟业。《尚书 禹贡》:“山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屈原所吟“望而勿迫,举长矢射天狼”。《秦州新志》中的“上有云观台,下有稍子站”。都提到了齐寿山。至于“齐寿”之名,相传为黄帝向广成子问“与天地齐寿”之道而得来,又一传说唐李渊诞生于此,故改名齐寿山,取“与天齐寿”之意,自唐而后,此山便称齐寿山。另外,在《纬书》、《山海经》、《水经注》和近代的《甘肃通志》、《天水县志》等史志中,对齐寿山的人文历史和自然历史都有明确记载,也曾留下东汉班固郑玄桑钦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名学者的足迹,亦留下清人胡缵宗蒋廷锡范振绪无产阶级革命家薄一波等多位名人翰墨。传说中的帝王将相和圣贤墨客,在这里留有不同时期的佳话,如此之类,不可胜举。
日落之地
悠久的历史,赋予齐寿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轩辕故里,也是先秦的发祥地,被伟大诗人屈原认为是“日落之地”而倍感雄浑苍茫,又因传说中李渊先祖“逐鹿知机”的美丽神话而显得愈加神秘莫测,再加上历代文人登临游揽,挥毫泼墨,使得原本俊秀的齐寿山平添了几分灵气。
自然景观
齐寿山是镶嵌在秦岭山麓的一颗明珠,把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独特的自然造化合而为一。岳镇三江的磅礴气势,崦嵫落日的雄浑苍茫,齐寿松涛的幽静深远,番冢岛浪,古树盘根,荫天日,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霁霭清泉,真乃人间福址。有凤凰咀、分水岭、射鹿处、石龙穴和黑龙潭等人文和自然景点,供游人观赏。曾一度成为佛教、道教兴盛之地,曾有轩辕庙,建废何年何月,现难究其详。北魏修一寺一观,后历尽沧桑随建随毁。大量珍贵文物,也多散佚。浩劫之余,现存文物更显弥足珍贵。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为了弘扬和保护齐寿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齐寿山旅游资源,把齐寿山建成集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寻根问祖的又一圣地,近年来,当地人民政府、各界有识之士在考证黄帝的出生地,整理李姓文化,恢复传统的佛教、道教庙观,建设长防生态工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1989年,当地群众积极捐款,重建“慧福寺”,所有这些使齐寿山逐渐又恢复它钟灵秀的面貌。
二00二年,薄一波亲笔题写“轩辕故里齐寿山”,这为齐寿山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齐寿山旅游开发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每年农历的3月20日为齐寿山的民间庙会,这一天来自各地的人们都会齐聚齐寿山进行朝拜,民间会自发的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包括唱大戏,颂佛经等等。
齐寿山的植物以松树柏树为主,还有许多的珍贵动植物,包括野猪,梅花鹿等,
古籍记载
1、《山海经·西山经》:“鸟鼠同穴山西省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郭璞注:“日没所入之山也。”
2、屈原离骚》:“吾令太阳神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3、南梁江淹《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虚堂起青蔼,崦嵫生暮霞。”
4、唐武元衡《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昆浪黄河注,崦嵫白日颓。恭闻天子孝,不忍望铜台。
5、唐李益《置酒行》:安得凌风羽,崦嵫驻灵魄。无然坐衰老,惭叹清东陵柏。
参考资料
齐寿山AAA风景区概况.秦州区人民政府.2024-03-08
目录
概述
轩辕传说
日落之地
自然景观
古籍记载
参考资料